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疆绿洲型城市优化选址的环境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疆冲积扇型城市为例,从分析其形成的环境地质基础出发,探讨了影响绿洲型城市选址的环境地质要素,建立了绿洲型城市优化选址的理论性数学模型,并以奎屯市为例进行了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12.
农用土地评价参评因子的权重问题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着重对农用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中参评因子权重的确定和检验原则、赋权的意义和效果、因子权重的来源与构成、赋权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因子权重的大小 ,取决于因子自身在区分土地适宜性差异方面的能力 ,而与因子所给定的土地用途的重要性大小之间并无确定的一致性 ;因子的权重至少来源于因子改良的难易程度、作物生长和土地肥力对因子的依赖程度 (对非有害因子 )或耐受能力 (对有害因子 )以及因子限制级在比较区内分布的离散程度 3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土地变化多尺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变化是生物物理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时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多尺度特征,目前多以遥感、G IS、统计回归分析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分析表征土地变化的多源数据,获取土地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土地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①缺乏土地变化微观与宏观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②小尺度土地变化过程的聚合不能正确表征大尺度的变化过程,而且受测量范围和分辨率(精度)的限制,所得到的观测数据仅能描述部分土地变化;③现有的土地变化模型多基于单一尺度,在分析土地变化的多尺度特征时,存在明显的不足。对现有土地利用模型的整合以及与土地经济学模型的集成,将是深入研究土地变化多尺度科学问题的潜在方向,具体包括:土地变化的微观与宏观表达研究;土地变化多空间尺度的表征研究;土地变化的微观与宏观之间、不同空间尺度相互关系研究;土地变化多尺度分析模型研究。这将深化土地变化的驱动过程与机理研究,并推动土地变化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亚(五国)干旱生态地理环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亚五国位于地球陆地北半球温带面积最大的世界级干旱区,地处青藏高原西侧的帕米尔高原西北坡,成为亚洲中部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世界上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相对富集的区域,揭示其生态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已成为中亚五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自1989年以来,国际合作研究注重亚洲内陆干旱区的生态地理环境科学问题。为此,基于该区域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出发,来论述中亚五国的地理环境形成、演变及其基本生态特征,籍以力促中亚五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平衡和快速发展,造福当地的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系统地了解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笔者利用基于过程的新型全球动态植被模型(Agro-IBIS)模拟了1979—2009年间新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农田NPP对不同气候因子和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1979—2009年间,新疆农田NPP平均值为723.78 g C/(m2·a),总碳储量约为237.15 Tg C,净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年平均值为-63.36 g C/(m2·a),并总体上呈碳汇特征。对新疆农田NPP的空间变化而言,除了在天山地区绿洲农田NPP出现较小幅度的减少外,总体变化呈逐步增加趋势。31年来,新疆农田年度NPP总量与年均气温的相关性比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高。说明以灌溉对新疆干旱区绿洲田生产力的影响远大于自然降水。经验证,Agro-IBIS模型对于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模拟结果合理,可以为中国西北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的模拟预测和科学制定区域碳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以及谢高地等人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近3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76-2002年问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以未利用地大量减少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为特点,所产生的环境响应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年度总价值在波动中提高,由1976年的103.57×10~8元增长到2002年的132.85×10~8元,各单项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