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将丁香油以不同的体积比加入40 L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梯度的麻醉剂,并分别在不同水温下对不同规格的罗非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显示,28 ℃水温时,随着丁香油浓度由0.05 mL/L增加到0.15 mL/L,罗非鱼麻醉、恢复时间均缩短.在0.1 mL/L浓度下,随着水温从21 ℃升高到28 ℃,罗非鱼麻醉、恢复时间也缩短.对罗非鱼成鱼作血液分析结果表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麻醉中的变化均分别与麻醉前、麻醉后变化差异显著(P<0.05);血浆中的尿酸(UA)和尿素氮(BUN),麻醉后24 h变化均分别与麻醉前、麻醉中表现显著差异(P<0.05);肌酐(CREA),麻醉前含量分别与麻醉中、麻醉后显著差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麻醉前含量明显高于麻醉中和麻醉后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40尾初始体重为 (3.5±1.0) g的团头鲂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实验配制了茶多酚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00、300和500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团头鲂幼鱼8周后测定鱼体生长性能、肌肉组成、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肠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摄食300 mg/kg茶多酚组的增重率(WGR)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低添加量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500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了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茶多酚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血浆葡萄糖(GLU)含量,且300和5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团头鲂肝肠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无添加组。100和3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鱼体肝肠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3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鱼体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养殖实验结束后,通过腹腔注射浓度为50%的四氯化碳(CCl4)溶液诱导急性肝应激损伤,发现注射后24 h,300和500 mg/kg茶多酚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100 mg/kg茶多酚组,且1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注射浓度为50%的CCl4溶液24 h后鱼体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茶多酚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急性肝损伤后团头鲂肝脏MDA含量,5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3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肝脏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团头鲂幼鱼饲料中添加300 mg/kg茶多酚能有效促进团头鲂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提高肝肠抗氧化能力;茶多酚添加量为500 mg/kg具有保护团头鲂抵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茶多酚在团头鲂饲料中的研究提供依据,为其更好地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肌醇及其添加量对建鲤生长性能、生理生化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以蛋白含量34.64%和脂肪含量7.86%制备基础日粮 (C),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 (C+400E-MI)和400 mg/kg化工法肌醇 (C+400C-MI)配制3种实验日粮,选取当年繁育的健康的建鲤幼鱼 [(1.5±0.01) g]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养殖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制备方法的肌醇均具有提高建鲤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的作用;能降低血浆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有效保护肝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可以显著提高建鲤幼鱼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活性,增加谷胱甘肽 (GSH)的含量。添加400 mg/kg化工法肌醇能够显著提高建鲤幼鱼肝脏GPX的活性,但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丙二醛 (MDA)的含量。进一步对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2种肌醇的添加均显著降低了建鲤幼鱼肠道中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12在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还显著降低了肠道中抗炎因子TGF-β1和IL-10在mRNA水平的表达。总体而言,饲料中添加400 mg/kg 化工法和酶促法制备获得的肌醇均可以提高建鲤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抑制了肠道炎症反应,而酶促法肌醇对建鲤幼鱼的生长促进和抗氧化能力增强效果更优,因此,酶促法肌醇是一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水产动物营养添加剂。本实验可为不同方法制备的肌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具有食性广、养殖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高、易捕捞、易繁殖等特点,且具有味美、头小、含肉率高、体形好、规格适中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增加优质水产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综述了团头鲂全产业链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新品种培育及育种技术、饲料营养需求调控及投喂技术、养殖应激与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新型养殖模式、营养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提出了具有生产性能优、抗病抗逆性强和适于加工的团头鲂种质资源的挖掘,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建立及精准营养供给、生态防控和高品质加工调理技术的研发等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方向,以期为团头鲂全产业链的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串叶松香草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40尾初始体重为(3.85±0.5)g团头鲂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串叶松香草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4%和6%的实验饲料,饲喂8周后测定鱼体生长性能、肌肉组成、血液生化、肝肠抗氧化和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4%和6%串叶松香草组的增长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降(P<0.05),6%组的终末均重显著降低(P<0.05),饵料系数显著增加(P<0.05)。在抗氧化能力方面,2%串叶松香草组肠道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脂肪沉积和代谢方面,4%和6%串叶松香草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和6%串叶松香草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串叶松香草组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和6%串叶松香草组肝脏中脂肪合成基因fas、srebp1c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6%串叶松香草组肝脏中脂肪分解基因lpl、cpt1a、pparβ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应激24h后2%串叶松香草组累积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总之,在饲料中添加2%的串叶松香草对团头鲂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无不利影响,并且能够提高肠道的抗氧化能力,而当添加量增加至4%和6%时会抑制鱼体生长,并引起团头鲂幼鱼脂肪沉积。[意义]本研究结果为串叶松香草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