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92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36篇
  68篇
综合类   508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47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122.
荸荠(Eleacharis tuberosa),俗称"地栗"、"马蹄"、"乌芋",属莎草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取用于地下匍匐球茎,是一种多用途的农产品.除作水果食用外,还可作菜肴、制淀粉、加工罐头及药用.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荸荠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荸荠已成为镇宁县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部份.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493 hm2,平均667 m2产1 450kg,比正常年份减产550kg,减产率27.5%,严重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和县财政收入.鉴于镇宁县实际情况,结合气象因子、品种资源、品种布局及耕作制度等综合分析,对2004年荸荠减产原因特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3.
在果树栽培中,利用药剂打破芽休眠的试验由来已久,特别是多在温室和塑料大棚中栽培较多的葡萄上进行试验。现已查明石灰氮、美利道兰。硝酸铵等具有促进发芽的良好效果,且其中有的已作为促进发芽药剂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栽培白玫瑰香占90%以上的冈山县,为达同样的目的,却在广泛采用在剪口上涂沫大蒜汁液的方法。作  相似文献   
124.
125.
本文就六种陆生植物饲料(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燕麦、红三叶、苦荬菜和聚合草)的营养成分及草鱼对它们的消化率和利用率,草鱼的生长及鱼肉的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和苦荬菜为草鱼适口的饲料,其蛋白质消耗分别为77.45%、76.79%和78.20%,饲料系数分别为28.69、32.81和26.30。鱼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也以食一年生黑麦草(83.40%)、多年生黑麦草(88.07%)者为最高,食聚合草者最低(75.92%)  相似文献   
126.
常言道:“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对于高投入、高产出的果树更是如此。山坡地果园由于交通不便,运输粪肥困难,缺乏灌溉条件,果农每年仅依靠少量的速效氮肥和天然降雨来维持果树生长结果,既费力效果又不好。据调查,该类果园丰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主要是肥水问题。为此,我们连续5年在陕西陇县半阴坡成龄苹果园试验推广了“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7.
煎茶、锅沙茶和乌龙茶等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特殊香型。为了探讨这些特殊香型的茶叶香气成分,并弄清各种茶的香气特性,对煎茶、锅沙茶、包种茶和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茶类香气成分组成的不同)。供作试验茶叶,采用煎茶(川根、金谷产)、  相似文献   
128.
将同一薮北种鲜叶用2K型制茶机分别制造釜炒茶和煎茶。釜炒茶经杀青—揉捻—初干—再干的工艺过程而制成,各工序取样分析。所取茶样均保存于-80℃冷藏箱中,减压  相似文献   
129.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环境(沙丘不同坡位、不同伴生植物、不同流动性沙丘)中的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羽毛针禾分株平均高度、节间长、分蘖株数、根茎直径、地下根状茎数、平均地下根状茎长等指标,分析羽毛针禾的克隆构型及不同环境中的分株种群特征。结果表明:羽毛针禾分株强度大,分枝多,分株间的间隔物(节间长)高度缩短,表现出典型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同时,比较半固定沙丘不同坡位羽毛针禾的分株种群特征,坡顶上的羽毛针禾在分蘖株数和平均根状茎长均显著高于坡底;分析羽毛针禾与不同伴生植物的分株种群特征表明,羽毛针禾与鹤虱的伴生群落中,其分蘖枝数显著高于羽毛针禾与白茎绢蒿的伴生群落,且有较高的分枝密度和较短的平均根状茎长;与半固定沙丘相比,生长于固定沙丘的羽毛针禾分株种群具有显著的分蘖株数、根状茎数,以及较长的根茎直径、较大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根状茎生物量。最后,结合克隆植物对资源的利用对策及表型的可塑性,对不同环境中的羽毛针禾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0.
以陕西省杨凌区、河南省卢氏县汤河镇、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毫山林场和山西省阳城市横河林场的15~20a生健康毛梾单株为研究对象,进行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和物候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毛梾单株大小年现象普遍,约占调查单株的58.9%;毛梾结果枝率和当年生枝条长度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39.2%和30.4%,变异幅度分别为10%~44%和58~142cm,可作为毛梾高产单株的选优参考指标;2)进入结果盛期后,每结果枝上可着生16~54个花序,每个花序有73~133个白色小花,而座果率仅为2.63%~13.70%;3)毛梾物候期依种源地先后顺序为陕西>山东>山西>河南,但总体来讲,毛梾属于先叶后花植物,各物候期的持续时间与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前后相差约7~15d,有些可能更长;4)毛梾具有2次开花现象,虽然整齐度低花量少,但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无霜期较短地区育种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