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4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6篇 |
农学 | 143篇 |
基础科学 | 115篇 |
52篇 | |
综合类 | 816篇 |
农作物 | 107篇 |
水产渔业 | 58篇 |
畜牧兽医 | 695篇 |
园艺 | 146篇 |
植物保护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4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傲登才其格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19,(4):86-87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患病羊主要表现为睾丸发炎、流产和关节炎。本文主要总结了羊布氏杆菌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加强检测、严格消毒、做好免疫预防和大力宣传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2.
以谷优3301为对照品种,选择近几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9个杂交中稻新品种在宁化县安远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667、福两优366、广优明3186、广两优676、花2优3301均比谷优3301增产达显著水平,可在当地推广种植;泰丰优3301、谷优353、中浙优8号、中浙优10号比谷优3301增减产均不显著,考虑米质和抗病性因素可酌情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63.
【】 目的 探索一套护理实习生操作分级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能力。方法 通过成立研究小组精心制定操作分级管理办法、编制考核表、进行全面的效果评价等,形成一套特色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结果 护生基础护理项目考核优良、达到预期效果;出科考试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 护理实习生操作分级管理模式是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4.
65.
在天然低地草甸上使用除草剂灭除害草光果大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对草地地上植物生物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宜浓度的除草剂能效地灭毒草,提高退化草地植被优良牧草含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6.
利用线粒体DNA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牦牛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 0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tDNA D-Loop区长度为945 bp,共发现变异位点127个,单倍型71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09±0.01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82;其中玉树牦牛发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7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5±0.03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4;申扎牦牛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均最高;5个牦牛群体D-Loop区序列具有一定的A/T碱基偏好性。玉树牦牛不遵循中性进化(P0.05),其余4个牦牛群体符合中性进化(P0.05);玉树牦牛与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的遗传距离较近(0.023、0.018),申扎牦牛与斯布牦牛的遗传距离最远(0.533)。发现玉树牦牛与其余4个群体的牦牛在同一个分支。斯布牦牛和申扎牦牛群体出现两个分支,说明玉树牦牛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不存在相互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67.
为探索SLC27A1基因对牛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类群牛公牛、阉牛各20头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分析SLC27A1的基因遗传多态性。检测到SNP位点为S5650:TC,该位点存在有3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频率较高(62.5%),TT基因型频率最低(12.5%)。采用GLM对肉质相关性状与SLC27A1基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力、肉色a、肉色b表型中,CC与TT及CT与TT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他性状间差异不显著(P0.05),阉牛与公牛间对肉质的弹性与咀嚼性差异显著(P0.05)。采用Real-time PCR分析,CC基因型在肌肉与脂肪中的表达量比基因型CT与TT差异显著(P0.05),阉牛与公牛之间的表达量在肌肉中差异极显著(P0.01)。SLC27A1基因S5650:TC位点突变对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类群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68.
滇西北高山牧场入侵物种土大黄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8月,对滇西北贡山县迪麻洛村色娃龙巴夏季高山牧场进行了植被和土大黄空间分布调查.结果表明:45%的样点中出现土大黄,9%的样点中覆盖率>25%;土大黄的出现与‘草地’景观、放牧强度、牧民住所的近远呈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和坡度呈负相关;土大黄的分布和扩张与传统的轮牧体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9.
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为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控制麦蚜的天敌优势种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燕麦蚜茧蜂、烟蚜茧蜂。天敌利用指标为:麦蚜盛发期百株蚜量500~600头,瓢、蝇有效虫态数量之和与蚜量之比为1:80以下,三日蚜变系数为1以下;或蚜茧蜂寄生的僵蚜率20%左右,三日内蚜量趋于下降。改善种植结构、使用选择性药剂、改进用药技术,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为害,示范面积100万亩,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选择性农药是否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方法]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以武运粳7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25%扑虱灵和10%吡虫啉对稻纵卷叶螟2龄和4龄期的幼虫进行喷雾处理,研究这2种选择性农药对稻纵卷叶螟产卵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幼虫2龄期用扑虱灵300.0、112.5、60.0 g/hm2进行喷雾处理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在稻纵卷叶螟幼虫4龄期用吡虫啉60.0 g/hm2喷雾处理也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并且其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结论]扑虱灵和吡虫啉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