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胡瓜钝绥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胡瓜钝绥螨分类地位、分布、生物学特性、大规模饲养和应用的相关研究,为今后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海南岛螺旋粉虱寄主植物新记录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运用野外跟踪调查与室内接虫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螺旋粉虱在海南岛的寄主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海南岛螺旋粉虱的寄主植物有49科97属115种(含变种)。其中螺旋粉虱能完成世代发育的寄主植物为28科42属45种(含变种),不能完成世代发育的寄主植物为36科61属70种(含变种)。并对各种寄主植物的受害程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
扁喙叶蝉是我国芒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针对生产上存在的不科学用药现象,作者选择了7种常规药剂对扁喙叶蝉进行室内及田间筛选试验,以期为生产上防治该虫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啶虫脒EC 1 500倍、70%吡虫啉WDG 1 000倍、25 g/L高效氯氰菊酯EW 1 000倍及25 g/L溴氰菊酯EC 1 000倍是防治扁喙叶蝉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74.
75.
在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Will.)成虫期间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饲养,观察其卵巢发育和生殖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取食枫杨、桑树的卵巢发育时间分别在 2004- 06- 18 至 2004- 06- 21,2004- 06-20~22,取食假蒌、白兰的卵巢发育时间在 2004- 06- 28 至 2004- 07- 01;取食上述 4 种植物的蝗虫产卵时间分别在 2004- 08- 05 至 2004- 08- 07,2004- 08- 06~08,2004- 08- 29 至 2004- 09- 02,2004- 08- 31 至 2004- 09- 02;卵巢发育历期分别为 45.75,46.50,61.25,62.25 d;每头雌蝗产下的平均卵块数分别为 1.6,1.4,0.85,0.7 块。平均卵粒数分别为 38.2,31.8,20.2,14.2 粒。说明取食枫杨和桑树有利于越北腹露蝗的卵巢发育和生殖,并且成虫营养对越北腹露蝗卵巢发育和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根据调查和文献记载,整理鉴定出我国芒果园蚧虫5科45种。  相似文献   
77.
以大叶桃花心木的叶为材料,测试了其石油醚和乙醇抽提物对重要害虫黄守瓜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大叶桃花心木叶的石油醚抽提物在非选择性、选择性条件下对黄守瓜的拒食作用均显著高于乙醇抽提物,在抽提物质量分数为0.5%时,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9.58%和56.45%,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8.63%和74.42%.质量分数为0.5%时,大叶桃花心木叶的石油醚和乙醇抽提物拒食率在48 h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8.46%和46.74%,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6.05%和61.11%.  相似文献   
78.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18、20、23、25、27、30、32、35℃),观察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世代发育历期开始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5℃最短,为84.3d,之后随温度升高其略有延长,到32、35℃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存活率以25℃最高,为57.24%,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存活;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0℃,有效积温为1483.5日.度;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均以25℃最大,分别为358.41、0.0533、1.0548。综合可知,橡副珠蜡蚧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此温度下,该种群数量增值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假蒟对螺旋粉虱的作用效果及对体内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若虫和蛹的生物活性,并用生化方法测定了成虫体内几种代谢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增强,其活性大小为成虫若虫蛹。处理168 h时,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若虫的LC50值(0.932 mg.mL 1)仅为处理24 h时LC50值(2.207 mg.mL 1)的42.23%。处理72 h时,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和若虫的LC50值(0.430 mg.mL 1和1.303 mg.mL 1)分别为蛹(1.894 mg.mL 1)的22.70%和68.79%。经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处理24 h后,螺旋粉虱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等代谢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10 mg.mL 1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3种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2.53%、82.79%、52.26%,但低浓度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CarE、GSTs两种酶的活性反而有诱导现象,其中对GSTs诱导效应较为明显。由此表明,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有明显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80.
测定了螺旋粉虱3龄若虫在感染蜡蚧轮枝菌后几种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螺旋粉虱在感染蜡蚧轮枝菌后不同时间其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螺旋粉虱的SOD、GST和EST比活力在感染36 h后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组的1.21、1.27倍和1.47倍;感染后36 h和48 h,CAT的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比活力;而感染后不同时间的POD及MFO比活力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的比活力也无显著性差异.初步判断,螺旋粉虱感染蜡蚧轮枝菌后,其体内的防御机制与SOD、CAT、GST及EST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与POD和MFO活性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