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杧果象是杧果的重要害虫,该类害虫的为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质量,对杧果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调查发现杧果果肉象和果实象在云南发生为害严重,发生程度不一,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受害重。采用溴甲烷对采后的杧果鲜果及新鲜果核进行熏蒸处理,结果表明:在20-25℃,常压下使用72g/m3溴甲烷熏蒸鲜果、新鲜果核3h或使用24、36g/m3溴甲烷进行熏蒸鲜果6h,可100%杀死果肉及果核内的杧果象且果实外观、风味未发生改变,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2.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等方法,测定印楝素、苦参碱和烟碱对螺旋粉虱的室内生物活性与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杀虫剂均对螺旋粉虱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中在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毒力测定中,印楝素、苦参碱和烟碱LC_(50)值分别为0.0998、0.013 3、0.0023mg/L,对3龄若虫的LC_(50)值分别为1.6724、0.0593、0.031 5mg/L,对卵的LC_(50)值分别为1.2117、0.0340和0.011 3mg/L.大田药效结果表明,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螺旋粉虱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其中在1.00 mg/L的浓度下,药后5 d的防治效果仍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63.
青葙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6种植物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并对青葙提取物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均对螺旋粉虱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以青葙和假臭草活性最高,浓度为1%水平时对螺旋粉虱成虫处理5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87%和64.94%;青葙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以甲醇和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对螺旋粉虱3龄若虫处理后24 h的LC50值分别为13.14 mg/mL和14.96 mg/mL;青葙甲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物活性测定结果中,乙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最高,对螺旋粉虱3龄若虫处理后24 h的LC50分别为5.35 mg/mL和9.66 mg/mL。  相似文献   
64.
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受螺旋粉虱为害的2种寄主植物上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以探讨螺旋粉虱为害对寄主植物上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寄主中,受螺旋粉虱为害的植株,节肢动物发生量明显高于未受害植株,并且主要以同翅目类昆虫数量增加为主;受螺旋粉虱为害的洋紫荆植株上,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量明显高于未受害植株,群落结构也较为复杂,受螺旋粉虱为害与未为害的番石榴植株上,物种数量也有所增加,但群落结构组成未发生较大改变;整体而言,于未受害洋紫荆植株相比,受害洋紫荆植株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物种发生较为均匀,而番石榴植株受害与未受害植株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等各指数差异不明显;未受害洋紫荆寄主的种群优势度较受害洋紫荆的种群优势度高。  相似文献   
65.
海南芒果蓟马种群的活动及消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蓟马已成为海南芒果生产最主要的害虫。为弄清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活动、消长规律,采用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对其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单独黄板或蓝板对芒果蓟马复合种群的诱集效果显著低于黄板和蓝板组合应用的效果,其中以黄板 ∶ 蓝板=1 ∶ 1时诱虫效果最佳;所诱集到的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数量与挂板高度显著相关,其乘幂曲线回归方程为y=278.65x-1.072;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芒果蓟马复合种群日活动节律基本一致,活动高峰为10∶00~12∶00,夜间不活动;芒果蓟马复合种群的年度消长情况与芒果的物候关系密切,在一个芒果生产周期内,从芒果盛花期至小果期为全年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66.
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是为害果蔬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物理诱黏剂可用于多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但缺乏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田间开展了10种物理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10种诱黏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作用最强,其中佳果多诱集的桔小实蝇数量最多,其次为黏王和神捕。研究还发现,诱集的实蝇大多为雄虫。佳果多、黏王以及神捕可用于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67.
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得到番木瓜叶片的精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出109个峰,通过对照分离峰的质谱匹配度结合保留指数匹配度鉴定了7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5%,主要成分是苯甲腈(57.49%),β-硝基乙醇(12.01%),硫氰酸苯甲基酯(5.35%),3-硝基丙酸(2.43%),1-(1-乙氧基乙氧基)丙烷(2.33%),(S)-2-羟基-丙酸乙酯(1.98%),2,4-二甲基-1,3-二氧杂环乙烷(1.52%),2,4,5-三甲基-1,3二氧戊环(1.4%),香豆满(1.18%),α-妥鲁香烯醇(1.12%),其余化学成分的含量均少于1%。其中腈类化合物占57.72%,醇类占15.84%,酯类占8.89%,烷烃类占5.88%,酮类占3.29%,酸类占2.74%,还有一些呋喃类(主要是香豆满),醛类及萘(主要是二甲基萘)等,它们共同构成番木瓜叶片精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8.
温度对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木薯单爪螨的生态适应性,解析其入侵、扩散机制,研究了温度对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及繁殖存在显著影响。在21~42℃温度范围内,木薯单爪螨的发育历期在21℃条件下最长,为(370±12)h,39℃下最短,仅为(224±24)h;42℃高温下,木薯单爪螨卵不能孵化,是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的极端高温,在此极端高温下,木薯单爪螨各龄螨最多仅存活66 h,不能进一步发育;在36℃和39℃高温下,木薯单爪螨发育历期较短,发育速率较快,但产卵量低,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仅分别为32.1%和13.4%;24~27℃为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最适应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69.
海南果蔬重要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9种杀虫剂对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三唑磷乳油、百佳、20%敌介灵乳油、40%介达乳油、522.5g/L农地乐乳油、20%蚧霸乳油、40%丙溴磷乳油、90%万灵粉剂等药剂处理对螺旋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百佳、20%敌介灵乳油和522.5g/L农地乐乳油的防效均在96.12%以上。  相似文献   
70.
四种农药对螺旋粉虱的室内药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EC、20%啶虫脒SL、480 g/kg乐斯本EC、云大尽胜(32.5%阿维·毒EC)进行螺旋粉虱成虫及蛹的室内药效测定.测定成虫结果表明:处理后1 h,4.5%高效氯氰菊酯EC有效浓度为11.25 mg/kg的处理死亡率最高,成虫死亡率达90%,20%啶虫脒SL的成虫死亡率为3.33%-57.5%,480 g/kg乐斯本EC和32.5%阿维·毒EC的成虫死亡率分别为0%~8.33%和O%~2.5%;处理后3 h,4.5%高效氯氰菊酯EC对成虫的死亡率高达100%,20%啶虫脒SL、480 g/kg乐斯本EC和32.5%阿维·毒EC的成虫死亡率分别为27%~70%、32.5%~71.67%和55%~74.17%;蛹的测定结果表明,几种处理按LC50值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4.5%高效氯氰菊酯EC<480 g/kg乐斯本EC<32.5%阿维·毒EC<20%啶虫脒S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