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9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广西芒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了解当前广西芒果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网络平台、会议交流、实地调查等形式进行调研并统计分析,以期为芒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广西芒果产区经营方式主要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占70.83%;种植品种主要包括‘台农’、‘桂7’、‘金煌’、‘热农1号’、‘贵妃’、‘桂10’和‘金兴’等,且71.58%的果园同时种有2个或2个以上品种。总体上芒果病害的发生为害程度较虫害严重,以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和炭疽病最为严重。芒果病虫害使用最普遍的防治方法为施用化学药剂,且98.95%的种植户单次用药选择2种或2种以上混配使用,其中单次选用2~3种药剂混配的占55.32%。对于选择药剂的方式,不同种植年限的种植户不同,总体上,44.34%的种植户依靠自己经验或邻居介绍,36.79%依靠农药店推荐,18.87%按农技人员指导用药。药剂成本的投入在200~1000元/667 m 2不等,但是药剂投入与产量并没有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2.
中国南部新发现的入侵害虫——银合欢豆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近年发生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1种新的入侵害虫——银合欢豆象。经初步调查,该虫严重危害银合欢豆荚和种子。对其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3.
温度对东方真叶螨的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方真叶螨在20℃、25℃、30℃、35℃,RH75%-95%条件下,以橡胶叶片为食料的发育与繁殖情况,分析了温度对东方真叶螨发育与繁殖的影响,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及成螨寿命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y卵=1/0.0111t-0.1283 y幼=1/0.0239t-0.1881 y前若=18.1255-1.1837t+0.0209t^2(R=0.9987) y后若=19.428  相似文献   
34.
利用2 %假蒟微乳剂对几种供试菌和试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生长速率法进行杀菌剂毒力测定的试验结果表明:假蒟微乳剂对弯孢霉属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仅为3.26 mg/L,远低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的50.71 mg/L;胶孢炭疽菌对多菌灵表现极强的耐药性,而假蒟微乳剂则对胶孢炭疽菌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仅为14.40 mg/L。浸渍法进行杀虫剂毒力测定的试验结果表明,假蒟对蚜虫的活性最高,其LC50为7.110 mg/L,对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橡副珠蜡蚧和椰心叶甲,均表现较好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35.
通过索氏抽提和乙醇浸提法提取假蒟(Rper.saormentosum Roxb.)杀虫活性成分,即获得乙醇浸提物、乙醇索氏提取物和石油醚索氏提取物,研究其对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oei McGregor)各龄虫的触杀及对成螨驱避、产卵抑制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浸提物和石油醚索氏提取物对皮氏叶螨卵的毒杀效果均较好,用20mg/g的浓度处理后,杀卵效果均在95%以上:对若螨的生物活性以乙醇索氏提取物最好,当浓度为15mg/g时,校正死亡率达95.19%,明显强于石油醚索氏提取物;乙醇浸提物、乙醇索氏提取物和石油醚索氏提取物对成螨的LC50分别为3.2141,6.093 1,3.518 8 mg/g,LC95分别为8.5750,18.700 7,9.311 4 mg/g;用质量分数0.4%乙醇浸提物和石油醚索氏提取液处理的皮氏叶螨成螨寿命明显短于乙醇索氏提取物和对照,产卵抑制指数以石油醚索氏提取物最高,为0.1465,乙醇索氏提取物最低,为0.0825;3种提取物对皮氏叶螨均有良好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36.
彩色光源诱捕螺旋粉虱成虫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行为反应箱,研究不同颜色光源对螺旋粉虱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光源对螺旋粉虱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浅桃红色光源效果最好,红色、紫色次之;(2)诱捕光源对螺旋粉虱雌、雄成虫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雌虫较雄虫数量多;(3)2种诱捕效果差异显著的光源同时存在时,趋向高诱捕效果光源的雌成虫较雄成虫数量多,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37.
研究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在香蕉、美人蕉、橡胶树、小叶枇杷、芒果、柑橘、蓖麻、木薯、柠檬、扶桑、木瓜、荔枝、番石榴、垂叶榕等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的世代发育时间以在香蕉上的最短(为62.81 d),在垂叶榕上的最长(为120.58 d);世代存活率以在橡胶树上的最高(为67.30%),在垂叶榕上的最低(为6.51%);平均产卵量以在橡胶树上的最多(为801.34粒),在垂叶榕上的最少(为121.86粒);内禀增长率以在橡胶树上的最大(为0.068 1),在垂叶榕上的最小(为0.0146).综合比较橡副珠蜡蚧在1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及种群特征参数,发现橡胶树、香蕉和美人蕉是橡副珠蜡蚧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特性最适宜的寄主植物,垂叶榕、番石榴、荔枝和番木瓜是橡副珠蜡蚧的最不适宜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38.
中华微刺盲蝽的食性及植物寄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微刺盲蝽是一种动植物食性盲蝽,可取食多种小型柔软的节肢动物,同时也吸食少量的植物汁液。通过2000-2003年在广东省的田间、果园、公园和弃置地的调查,发现12科36种植物为该盲蝽的植物寄主,其中有30种约占总数的83%为新记录的植物寄主。同时讨论了中华微刺盲蝽植物寄主的特点以及植物寄主的多样性对保护和利用该盲蝽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为探索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毒液在抑制橡副珠蜡蚧免疫和调节其营养代谢方面的作用,对比解析了橡副珠蜡蚧被寄生前后体内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黑化反应、凝集素活性、血淋巴蛋白与血淋巴还原性糖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显著影响了橡副珠蜡蚧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黑化反应以及凝集素活性;与未被寄生的蜡蚧相比,被寄生蜡蚧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和黑化反应率显著降低,不同蜡蚧血淋巴凝集素活性在24 h内的变化趋势不同;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也显著影响橡副珠蜡蚧血淋巴蛋白与还原性糖含量;除寄生后24 h外,被寄生后蜡蚧的血淋巴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未被寄生的蜡蚧;被寄生蜡蚧的血淋巴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未被寄生的蜡蚧。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毒液可通过调节寄主体内多种生理生化代谢水平来保障其后代的发育。  相似文献   
40.
芒果芽瘿螨,在中国为新记录,是危害我国芒果树芽部的新害螨。据1986—1987年在海南调查,嫩芽最高受害率达87.5%。室温26—32℃下饲养从卵到成螨出现历期13—17天,其中卵期平均5.5天,若螨期平均9.5天。螨的数量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少的,5月中旬开始增加,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二高峰期。室内试验结果,用50%硫磺胶悬剂4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