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9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前在云南橡胶上严重暴发的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正在威胁着我国橡胶的生产。该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橡胶植株的叶片和嫩枝的汁液,造成橡胶植株落叶、枝条干枯、树冠甚至整株枯死;该虫还可为害番荔枝、柑橘、咖啡、石榴、番石榴、芒果、番木瓜等几十种作物^[1~3]。  相似文献   
102.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是新发现的橡副珠蜡蚧成虫内寄生蜂,自然寄生率约为15.68%。实验室内对其形态、发育、繁殖、存活、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26±1℃,RH70%±5%条件下,每头寄主出蜂4.5头,雌性比例80.6%;雌蜂生殖系统解剖发现,未交配雌蜂卵巢内的卵经1d可发育成熟,但同一雌蜂卵巢内卵粒之间发育程度不一致;该蜂完成一个世代需15~19d,但幼虫蜕皮现象不明显;该蜂可营孤雌产雄生殖,孤雌羽化后24h内即可产卵,平均每头寄主可出雄蜂5.3头;雌蜂交配后24h内即可产卵,产卵期1~17d;1头已交配雌蜂可寄生1~10头寄主,一生产卵3~76粒,每日平均产卵量为8.2±4.0粒;雌、雄成蜂平均寿命均不超过3d,补充蜂蜜水可延长雌、雄成蜂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3.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橡胶重要害螨东方真叶螨的控害潜能,系统研究了21、24、27、30、33、36℃六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均能很好的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在21~36℃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成螨和卵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a/Th)均在33℃时最强,但对若螨和幼螨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在30℃最强。在27℃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若螨、幼螨和卵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62、1.40和1.01。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加州新小绥螨存在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关系为E=0.1631P-0.395。  相似文献   
104.
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与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分别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内寄生与外寄生天敌,为了明确寄主龄期、寄生蜂比例、温度对两种蜂联合防治橡副珠蜡蚧效果的影响,作者...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瓜螟绒茧蜂Apanteles taragamae Viereck的田间消长动态和对瓜螟幼虫龄期的选择,及其寄生对瓜螟幼虫发育历期和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螟绒茧蜂全年均可寄生,其中以温度较低季节(上年10月至翌年3月)寄生率较高,为14.33%~29.73%;温度较高季节(4~9月)寄生率较低,仅为2.26%~8.54%;瓜螟绒茧蜂能寄生瓜螟1~3龄幼虫。当1~3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龄幼虫。在室内试验条件下,每雌24h内平均可寄生6.33头幼虫,对幼虫平均寄生率为15.83%;被寄生幼虫的历期有延长的趋势,其中4龄被寄生幼虫历期较正常幼虫的历期延长较为明显;瓜螟幼虫被寄生后的取食量极显著少于未被寄生幼虫的取食量。研究结果认为,瓜螟绒茧蜂是一种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寄生蜂。  相似文献   
106.
测定了斜纹夜蛾生长发育过程中头壳宽度、体长、体重和取食量等参数的变化,并就这几个参数与试虫龄期的增长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的头壳和体长随着龄期的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体重和取食量随着龄期的增长呈指数上升趋势。头壳与龄期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是预测试虫龄期最稳定的参数,可用方程Y=0.578X-0.628来表示;测定了斜纹夜蛾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总糖、还原糖和海藻糖含量的变化,并就试虫体重与这几种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总糖和海藻糖含量不断上升。进入蛹期1d后,随着蛹重的缓慢减轻,蛹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虽有下降,但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7.
9种杀虫剂对芒果蓟马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常用药剂对芒果蓟马的毒力及田间防效,在室内采用叶管药膜法,分别测定了9种常用农药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及成虫的毒力,并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室内结果表明:9种药剂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LC_(50)以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的最低,分别为0.90、0.91 mg/L;其次为6%乙基多杀菌素SC,分别为0.91、0.92 mg/L;LC_(50)以4.5%高效氯氰菊酯最高,分别为471.38、1626.92 mg/L。除2.8%阿维菌素外,其余供试药剂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的LC_(50)值都小于成虫,说明茶黄蓟马2龄若虫对上述供试药剂的敏感度均大于成虫。田间结果表明:10%啶虫脒ME、6%乙基多杀菌素SC、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480 g/L毒死蜱EC、20%吡虫啉SL及12.5%阿维菌素·啶虫脒ME供试浓度对芒果蓟马复合种具有良好的速效性;22.4%螺虫乙酯SC供试浓度对芒果蓟马复合种的速效性较差,但添加哈速虅助剂后的持效性较好,可考虑与速效性较好且相溶性好的药剂合理混配使用,以提高药剂对芒果蓟马复合种的综合防效。  相似文献   
108.
红棕象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综述了世界有关国家对红棕象甲生物学特性,生理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本国对椰园红棕象甲的研究基本空白的现状;提出了在国内治理红棕象甲的观点;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采取以施放聚集信息素诱杀为主,以栽培技术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六点始叶螨是橡胶树上的重要害螨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危害重等特点。为了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本研究利用线粒体CO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基因序列对采自海南、云南、越南河内等地区橡胶树上的11个不同地理种群的165头样本进行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的六点始叶螨线粒体COI基因片段长度均为658 bp,分析发现可变位点30个,其中简约信息点15个,单变异位点15个,单倍型15种;种群间FST值为0.34698,Nm值为0.47,GST值为0.19660,表明11个种群的六点始叶螨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10.
调查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该虫主要危害茄科、豆科及葫芦科蔬菜。在海南儋州整年发生危害,2-5月份为危害高峰期,其虫口密度与温度、天敌成负相关,即高温和天敌寄生虫可抑制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其幼虫田间分布型符合奈蔓A(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该虫主要通过成虫飞翔和随寄主植物扩散而传播;1.8%爱福丁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效果较好,田间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