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对海南绿色食品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海南省发展绿色食品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近30多年来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变动趋势,并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广东省水稻生产的相对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在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2009年间,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在南方13个水稻主产区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水稻的单产相对较低,不具有效率优势。12年间水稻生产的平均综合优势指数为1.4626,在南方水稻主产区中位居第四。故应在保持水稻播种面积持续稳定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广东省水稻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反馈作用机制, 对广东省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建立了广东省循环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 对循环经济发展的3种不同情景下经济、资源、环境污染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废气处理率、节能节水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参数均不断提升的情景下, 污染物的排放及能源消耗对经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均将逐渐减弱, 绿色GDP总值将会持续稳定增长。反之, 如果继续以过去“三废”处理率不高、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几乎为0, 且不采取任何节水措施的方式下发展经济, 广东省绿色GDP总值只能保持较为缓慢的增长, 并在2014年前后达到最大值, 此后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GDP总值开始下降。这一研究结果可为在资源环境约束制约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人口总量增加、经济持续发展、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能源供需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对保障我国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CO2减排,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我国现阶段能源消费和人口、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我国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提出能源发展和削减CO2排放量的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对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进行室内照射试验,分析探讨了不同壳色福寿螺的趋避效应。结果发现,黄壳螺较黑壳螺对光更为敏感,橙色和红色光对黄螺有明显的驱避效应,黄螺对黄色光趋向性最高;红色光对黑螺有明显的驱避效应,黑螺对绿光和蓝光的趋向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灯光对稻田福寿螺进行物理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对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进行室内照射试验,分析探讨了不同壳色福寿螺的趋避效应。结果发现,黄壳螺较黑壳螺对光更为敏感,橙色和红色光对黄螺有明显的驱避效应,黄螺对黄色光趋向性最高;红色光对黑螺有明显的驱避效应,黑螺对绿光和蓝光的趋向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灯光对稻田福寿螺进行物理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入侵植物马缨丹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缨丹是马鞭草科中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植物,现正在我国中南部尤其是华南地区迅速蔓延扩散。本文采用室内生物监测法研究了马缨丹不同部位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马缨丹果实、茎干和叶片的水浸液均对一串红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势、萌发率下降,幼芽、幼根生长的长度缩短,芽长、根长抑制指数上升,并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效应不断增强。马缨丹不同部位水浸液对发芽势的抑制作用大小为叶片>果实>茎干,对萌发率、芽长、根长的抑制作用大小为果实>叶片>茎干。说明马缨丹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这将有利于提高其种间竞争能力,促进入侵。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图像结合GIS技术得到的广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资料,根据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TELLA对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和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未来10年广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和未利用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将逐渐趋向平稳.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时间窗分析的广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广东现已进入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进阶段,农业生产效率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应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的时间窗分析方法, 对广东省21个地市在1994~2007年间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进行了测算, 并从横向(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窗)和纵向(同一时间窗不同地区)两个方面对各地市农业发展的相对效率和动态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 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平均效率和稳定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距, 珠三角地区农业投入产出的绩效相对最优, 东西两翼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水平低于珠三角, 但却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农业发展效率较差且随时间波动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区5个地市, 其中清远的效率较其他地区低, 韶关农业发展的波动性相对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农业投入产出绩效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同时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效率的政策措施等提供科学论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49-2006年广东省粮食生产的长时间序列统计数据, 分析了全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 并从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农业技术及农业投资等方面剖析了全省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 随着人口增加和产业发展, 在耕地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广东省粮食总产量一直在波动中增长, 主要原因在于:(1)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粮食单产的提高使全省粮食总产保持稳步增长;(2)广东省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 其种植面积的波动不大, 且单产逐年增加;(3)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提高复种指数可提高区域的粮食生产;(4)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农业技术的提高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