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8篇
  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总结贵州省干制辣椒栽培技术,包括育苗设施建设、育苗、水肥管理、大田定植、田间管理、采摘技术、烘干技术等内容,以期为贵州省干制辣椒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的一些关键术语和相关标准,探讨了研究植物水分关系中 C、H、O三种稳定同位素的确定及其同位素效应,同时主要从植物水分来源、水分利用效率、根系吸收水分最活跃区域、植物群落内不同物种水资源利用差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稳定同位素先进技术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推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我国植物水分利用研究甚至整个生态学领域研究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明贵州辣椒的贮藏特性,选择适用于贵州辣椒的贮藏方法,以贵州地方辣椒(党武辣椒)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辣椒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辣椒果实腐烂指数、后熟指数不断上升,果实硬度、叶绿素、VC和果实含水量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先升高后下降。且3个温度处理(7℃,9℃,11℃)均能减缓腐烂指数和后熟指数的上升速度及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其中,9℃处理的效果较为理想,7℃处理则发生冷害,不利于辣椒贮藏。  相似文献   
74.
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Willd) W.F.Wight;Vigna angularis(Willd) W.F.Wight),又名赤豆、赤小豆、红小豆、红豆等。古名荅、(豆足)、小菽、赤菽、虱牳豆等。是一种粮、肥、药兼用的一年生草本豆科作物,其种子是制豆沙的主要原料。小豆起源我国。瓦维洛夫1935年发表的  相似文献   
75.
在常饮的豆奶中加入酸味剂,能改善豆奶的风味。但大豆蛋白遇酸易变性,从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本实验从稳定剂、乳化剂、酸类型和添加量及调酸方法等角度,对豆奶的稳定性和风味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6.
有材料记载,接种兔出血症病毒(RHDV)疫苗3d后的家兔即能抵抗RHDV强毒的攻击;在疫区,其保护率可达90%以上,而此时RHDV的有效抗体并未出现.我们在研制应用RHDV疫苗时也证实了这一点.故推测RHDV疫苗的早期免疫主要是干扰素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我们进行了RHDV干扰伪狂犬病病毒(PrV)复制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笔者通过分期播种的手段,研究小豆的生长后期在不同自然温光条件下的反应,进一步揭示小豆的生物学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种植小豆最迟不应逾6月底。  相似文献   
78.
低温对辣椒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低温对辣椒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寻找到最佳的贮藏温度,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处理、9℃处理与11℃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辣椒果实的腐烂和后熟,以7℃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但是该处理下辣椒果实发生冷害,不利于贮藏。低温贮藏能延缓辣椒果实含水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减缓辣椒果实MDA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79.
该病又称“螨病”,以脱毛、搔痒为主要特征.病羊常因长期不安、贫血、消瘦死亡。 防治 1.皮下注射法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或20%碘硝酚每千克体重0.05毫克皮下注射,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和对辣椒的增产作用,旨在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辣椒疫病并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或有益的防控药剂,为辣椒疫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以辣椒疫霉菌Ph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15种药剂进行初筛;以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为候选药剂,辣椒疫病高发田块为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灌根法为主要施药方式,统计施药后不同时段辣椒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收获期测定不同药剂处理辣椒生长及产量指标,计算增产率;采集辣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菌落数量,计算细菌/真菌比,探索不同药剂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对辣椒疫霉菌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有6种,分别为33.5%喹啉铜SC、80%烯酰吗啉WG、72%霜脲·锰锌WP、687.5 g/L氟菌·霜霉威SC、23.4%双炔酰菌胺SC和64%噁霜·锰锌WP;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第3次药后33 d防效最好的是氟菌·霜霉威(93.86%),其次为噁霜·锰锌(71.78%);各药剂处理对辣椒生长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鲜椒推测产量最高的是噁霜·锰锌处理(22.74 t/ha),氟菌·霜霉威处理次之(21.29 t/ha),较CK分别增产29.52%和21.22%;各药剂处理下的细菌/真菌比表现为霜脲·锰锌>氟菌·霜霉威>噁霜·锰锌>喹啉铜>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以霜脲·锰锌处理最高,为13.85,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P<0.01)。【结论】氟菌·霜霉威和噁霜·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对土壤细菌生物量影响较小,可作为辣椒疫病的防治药剂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