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5篇
  31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B_(301)是一株分离自空气中的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室内测定表明,它能抑制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在B_(301)发酵液的2倍稀释液中完全不能萌发,40倍稀释液中的萌发率为35.58%,比对照下降59.4%。B_(301)发酵液稀释140倍时,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2.1%,其抑制菌丝生长的最大稀释度为4480倍。B_(301)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80℃下,60min仍保持原有活性,但当温度上升到100℃后则不稳定,10min内活性显著下降,80min后完全失活。田间防治试验表明,B_(301)发酵液防治稻瘟病的效果为45%左右,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相当。此外,B_(301)还能有效抑制棉花炭疽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62.
皖西白鹅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63.
5组试验用于评价整粒谷物饲料(小麦、高粱、大麦)对肉仔鸡营养物质消化率、生长性能、和盲肠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效果。每个试验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前4组试验采用雄性肉仔鸡(New Hampshire×Columbian)。试验1和试验2肉鸡饲粮中添加整粒小麦5%、10%、15%和20%,从1日龄饲喂至21日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试验3在日粮中添加整粒小麦20%、35%和50%,同样从1日龄饲喂至21日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50%组肉鸡生长性能和饲喂效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4在肉鸡饲粮中添加整粒10%和20%的高粱和大麦,饲喂至21日龄,结果10%和20%高粱组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P〈0.05),而大麦组鸡生产性能和对照组鸡相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试验5研究高粱、大麦10%和20%与整粒小麦20%、35%日粮对雄性肉鸡(Ross×Ross)的影响,饲喂至21日龄,其各组之间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其中饲料效率小麦20%组显著降低(P〈0.05),大麦10%组显著升高(P〈0.05)。5个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组饲喂整粒谷物能够增加胃的重量,尤其是前7d胃的重量。肉鸡饲喂含10%和20%的整粒小麦的饲粮能普遍提高3、4、7、14和21d的氮表观代谢能(MEn),并且提高了21d试验1肉鸡的氨基酸消化率。各试验组21d肉鸡盲肠pH和短链脂肪酸的浓度都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喂整粒小麦、高粱和大麦增加了肉鸡胃的重量,饲喂10%和20%整粒小麦增加了代谢能和氨基酸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564.
在综述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胡麻、冬油菜和特色作物酿酒葡萄、苹果5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等对现代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并提出应对气候暖干化的技术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65.
近年来,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储粮难一直困扰着农民朋友。利用沼气储粮,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无污染,防治效果好等多种优点。既可为广大农民采用,又可在中、小型粮仓中应用。采用沼气气调储粮,对粮食无污染,不降低粮食品质,对人体健  相似文献   
566.
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群落结构、多度分布及建群种生长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坡的林分均处于向上发展阶段,但下坡所受外界干扰较多,而使乔木层的林分密度比上坡林分小.与上坡林分相比,下坡林分开物种更为丰富,乔木层的个体发育较好.对于建群种杉木、马尾松,上下坡林分的个数相差悬殊,下坡林分的林下更新不良,因此,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应采取适当的抚育和保护措施,控制林分密度,合理配置林分层次结构及树种结构,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  相似文献   
567.
为系统评估邯郸市冬小麦生产的氮排放情况,采用生命周期法(LCA),以eFootprint软件为建模工具,系统分析了2010-2019年邯郸市冬小麦生产氮足迹的组成、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小麦生产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氮足迹年均量分别为71.00 kg N-eq·hm-2和10.64 g N-eq·kg-1,氮足迹主要来源于田间NH3挥发(75.07%)和柴油燃烧(9.08%)。邯郸市冬小麦低产区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氮足迹分别是高产区的1.25和2.05倍。近十年邯郸地区氮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西部山区较高,东部平原县区较低。合理施肥和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是邯郸市冬小麦生产氮减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68.
为探讨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 Keng)及杂交狼尾草新品系1号(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 cv. 23A×N51 cv. Huanan No. 1;以下简称杂交狼尾草)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以3种污染程度不同的电子废物污染干土(其Cd、Pb、Cu、Zn重金属全量分别为4 678. 44、14 181. 13和15 026. 89以及重金属全量为270. 04 mg/kg田园土为对照),盆栽两种植物,刈割两茬,测定地上生物量和Cd、Pb、Cu、Zn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下两种植物第2茬生物量都显著降低(P 0. 05);而第1茬生物量类芦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 05),杂交狼尾草污染最严重下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土壤不同污染处理下两植物重金属含量除少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绝大多数高于对照的;不同污染处理间绝大多数差异不显著.类芦除了第2茬的Pb外、杂交狼尾草除第1茬的Cu外,各处理间两植物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且污染土下重金属含量显著或明显高于对照.类芦轻度污染下富集Cd含量最高,分别为0.83(第1茬)、0.74 mg/kg(第2茬);杂交狼尾草Cd含量第1茬轻度污染下为0.76 mg/kg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第2茬轻度和重度污染下其Cd含量分别为1.13、1.19 mg/kg,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两种植物污染土种植下积累Zn浓度也较高,其次为Cu、Pb.第2茬与第1茬相比,两植物对照处理下的4种重金属含量都明显减少;污染土相同处理间Cu和Pb的含量都明显减少而Cd和Zn含量都明显增加.轻度污染下两植物4种重金属迁移总量最高,且其Cd的迁移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次类芦对Zn、Cu,杂交狼尾草对Zn、Pb的迁移总量也较高.因此杂交狼尾草修复电子废物Cd、Zn、Pb及Cu污染土壤的潜力明显高于类芦,并且两者都适合栽植在该研究的轻度污染下作为重金属积累植物.  相似文献   
569.
在绵羊繁育工作中,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已十分常见,且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受胎率低的问题,制约着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当前绵羊人工授精的相关成果,分析了绵羊人工授精受胎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全面鉴定母羊发情情况、科学处理精液、确保输精程序规范、应用绵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等建议,旨在为提高绵羊受胎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0.
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场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须合理防控,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企业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提出了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养鸡场预防鸡大肠杆菌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