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3篇 |
农学 | 125篇 |
基础科学 | 46篇 |
43篇 | |
综合类 | 526篇 |
农作物 | 42篇 |
水产渔业 | 48篇 |
畜牧兽医 | 271篇 |
园艺 | 92篇 |
植物保护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以含有RD29A目的基因和NPTⅡ筛选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GV3101和EHA105侵染饲用型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国槐(Sophora japonica L.)和红叶石楠(Davidson Photinia)的组培苗叶片,研究3个树种对根癌农杆菌菌株和不同抗生素(替门汀和头孢霉素)的敏感性、以及根癌农杆菌菌株对3个树种的侵染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不同根癌农杆菌株和不同抗生素种类均对转化效果产生明显影响,红叶石楠是最佳受体材料,3个菌株侵染后的平均抗性愈伤率为37.0%,其次为国槐,四倍体刺槐最低;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侵染能力最强,3个树种的平均抗性愈伤率达到33.3%、平均分化率达到17.6%;替门汀对农杆菌侵染后的红叶石楠组培叶片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94.
湖北省荆门市水稻土配方施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定荆门市水稻土进行效应函数法配方试验,以找出不同N、P、K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明确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提供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参数。试验发现,N、P、K配合后有利于促进杂交中稻的个体发育,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在供试土壤和"汕优63"水稻上,氮是控制产量的首要因子。建议供试土壤上施肥配方为:N150~180kg/hm2,P2O530~45kg/hm2,K2O105~120kg/hm2。 相似文献
95.
分析浙江省临安市近年来农民增收的特点和制约因素,指出临安市农民进一步增收的潜力,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深化农村土地和经营机制改革,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关注农村特殊群体"等农民增收建议。 相似文献
96.
97.
连作大豆土壤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微生物3大类群中,细菌总数在整个大豆生育期内占绝对优势,重茬低于正茬,花期、结荚期尤为明显;放线菌数量总体变幅不大,花期、成熟期重茬高于正茬,而苗期则相反;真菌数量变化很大,重茬高于正茬,花期最为显著。在连作大豆根际土壤中,有益真菌减少,有害真菌增加。将真菌优势菌群中的尖镰孢菌、半裸镰孢菌和粉红粘帚菌回接大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导致大豆根腐病的发生,花期前后(38~50d)病症明显。3菌株毒素粗提物对大豆毒害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发芽率显著降低,植株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98.
99.
以4个引种燕麦(Avena sativa)为典型代表,对其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不同生育时期燕麦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为燕麦饲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燕麦全株C、N、P含量分别为322.30~333.97、17.42~75.62、2.74~5.42 mg·g-1,燕麦根C、N、P含量分别为298.42~317.92、11.47~73.71、2.82~3.42 mg·g-1,燕麦茎C、N、P含量分别为311.25~338.86、10.15~75.16、2.44~5.06 mg·g-1,燕麦叶C、N、P含量分别为330.80~372.47、30.64~113.80、2.59~8.65 mg·g-1;各器官间C、N、P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此外,燕麦各器官C、N、P含量的积累过程具有一定季节特征,C含量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而N和P含量的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大,其在拔节期~抽穗期均...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