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8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比较研究不同诱变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诱变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60Co-γ射线、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EMS) 3 种诱变处理对供试4 种紫花苜蓿干种子进行诱变,以当代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诱变处理后,3 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对SOD的影响,60Co-γ表现为促进作用,紫外线处理降低了SOD活性,EMS处理表现为低促髙抑作用;3 种诱变处理对POD和CAT的影响为60Co-γ辐射随处理剂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紫外线处理则随着剂量增加酶活性增加,EMS处理则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随剂量及品种变化而不同,对MDA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诱变处理显著提高了苜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其中150 Gy 60Co-γ、90 min紫外线和0.4% EMS处理对苜蓿生理活性具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2.
利用汞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进行处理,探讨了汞对萝卜和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萝卜和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下降,且叶绿素a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叶绿素b。两种幼苗在形态上出现黄化现象。萝卜幼苗和油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受汞影响不同。萝卜幼苗根系、茎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汞离子浓度增加而有明显升高趋势。而油菜幼苗根系、茎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5×10-3mol/L的汞浓度下,略有升高,随着汞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综上所述,萝卜对汞毒害的耐性要强于油菜。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红小豆在北部高寒地区的适宜播期,该试验以"珍珠红"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播期与气象因子对红小豆生育进程、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红小豆各生育阶段相应推迟,全生育期缩短.5月30日播种红小豆产量达到2264.02 kg/hm2,百粒重为8.78 g,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也为最高.通过气象...  相似文献   
74.
为明确腊梅硫酯酶基因(Cp FATB)在苜蓿中的表达特点及生理功能,获得苜蓿抗寒育种的基因资源。本实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p FATB转入‘龙牧806’、‘WL319HQ’和‘肇东’3个苜蓿品种中,对其后代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SP3代(第三代基因修饰材料)种子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高于各自对照,其中T‘龙牧806’最高,达到87.79%、208.19;转基因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显著低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植株高度和分枝数与其各自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越冬率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品种,T‘龙牧806’越冬率最高,达到96.60%。转Cp FATB基因促进‘龙牧806’、‘WL319HQ’、‘肇东’苜蓿SP3代种子萌发;抑制苜蓿叶片叶绿素合成。越冬前促进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增强POD、SOD活性,提高了翌年越冬率,说明外源Cp FATB基因有助于苜蓿抗寒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5.
以三江平原6个主栽红小豆品种宝清红、农安红、珍珠红、天津红、大红袍为试验材料,对其田间生产性状及品质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农安红株高、主茎节数及分枝数均最大;6个红小豆品种,农安红和天津红单株荚数最高,且单荚粒数最多,分别为8.6和8.8个;珍珠红颜色明度最高,最为鲜亮,但其百粒重最低,农安红百粒重最高,达到19.16 g;农安红和珍珠红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农安红蛋白质含量最高,宝清红和农安红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农安红和珍珠红淀粉粒径显著高于其他小豆品种,出沙率也最高,分别为69.60、69.63 %。4个抗氧化酶活性依次顺序为:农安红>宝清红>珍珠红>大红袍>龙垦红2号>天津红。三江平原地区,农安红和珍珠红田间生产性状以及品质性状均表现较为突出,是该地区适宜种植的红小豆品种。  相似文献   
76.
77.
78.
三江平原红小豆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江平原的气候特点及市场对红小豆高产量、高品质的需求,因地制宜做好三江平原地区红小豆品种的选择、整地、施肥、中耕、除草及收获,阐明红小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9.
为了更好地提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性,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公农1号、Wega7F、WL319HQ及草地羊茅(Festuca pratensis)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苜蓿单播区与苜蓿-草地羊茅混播区,于2013年10月15日、10月30日、11月15日、2014年3月30日、4月15日、4月30日对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4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对苜蓿越冬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品种不同,苜蓿单、混播越冬率表现不一。苜蓿与禾草混播效果好于单播,混播越冬率超过90%,公农1号单混播越冬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单、混播处理及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单播区与混播区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气温下降而增高,翌年春季随气温回升而降低,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11中旬达到最大值,单混播处理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0月末达到最大值,除WL319HQ单、混播处理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两个品种单、混播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WL319HQ单、混播处理在10月末游离脯氨酸含量升到最高,其余各处理均是在11月中旬升到最高值,且同一观测期内,单、混播处理显著差异(P0.05);POD活性则是随着温度变化在整个越冬期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处理均在11月中旬升至最高。通过越冬率调查和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得出,苜蓿与草地羊茅混播处理的越冬率略高于苜蓿单播的,供试材料抗寒性大小顺序为公农1号+草地羊茅公农1号Wega7F+草地羊茅Wega7FWL319HQ+草地羊茅WL319HQ。  相似文献   
80.
由于目前天然草地种植的质量都不是很高,导致天然草场的压力比较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人工草地的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对于人工草地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相关的农业技术措施栽培的草地,可以获得更加高产的草,能够弥补天然草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