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以科诺22074号豌豆为材料,设置不同播种时期下不同栽培模式试验,即:10月20日覆膜播种(A)、11月25日覆膜播种(B)、11月25日露地直播(C)、3月5日覆膜播种(D)、3月5日露地直播(CK),研究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模式较对照均有明显增产效果,其中以10月20日覆膜播种(A)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2.
进境柠檬样品上柑桔溃疡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进境柠檬样品上分离到一株疑似柑桔溃疡病菌的分离物X206,对分离物进行了菌落形态学特征观察、16S r RNA序列测定、PCR检测、Biolog测定及致病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X206在NA培养基上形成黄色,有光泽,圆形,全缘,微隆起,粘稠状的菌落。特异引物Xac01/Xac02扩增分离物X206的DNA得到582bp的预期产物,产物序列与柑桔溃疡病菌序列的相似性为100%。其16S r RNA序列与柑桔溃疡病菌的序列完全一致。Biolog测定将分离物X206和柑桔溃疡病菌阳性菌株FZ01均鉴定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dieffenbachiae。致病性测试显示分离物X206能导致柑桔叶片产生明显的溃疡病斑。根据试验结果将分离物X206鉴定为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相似文献   
23.
植物病原细菌是植物病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DNA 条形码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中应用非常普遍,本文综述了在植物病原细菌鉴定中常用的基因及目前应用的一些数据库,认为在细菌鉴定中比较适用的方法为先通过16S rRNA 基因分析确定到属,然后通过多态性更强的基因或多个基因的联合应用鉴定到种或种下阶元。DNA 条形码技术可以作为常规检测技术的一个强有力补充,提高病原菌鉴定的标准化与速度,尤其对检疫性病原细菌的鉴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中国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中国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特点和遗传差异,从而探明影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并拓宽现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归纳了遗传多样性的涵义和研究意义,从形态学方面、细胞学方面、生化水平方面、分子生物学方面总结了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进展,分析了研究小麦遗传多样性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种分子标记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得出的结果更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是其性状改良及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其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分布面积锐减,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野生大豆的生存将面临严重威胁.此外,山东省内现有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也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就近年来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为阐明人工老化对种子超弱发光(UWL)的影响及UWL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探索一种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新方法,以小麦种子‘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人工老化过程中超弱发光的变化及其与种子活力、ATP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UWL强度和ATP含量均逐渐下降;人工老化48 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9.19%、34.34%、38.78%、27.77%和13.84%.相关分析表明,UWL强度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ATP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UWL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灵敏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种子活力无损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27.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超弱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人工老化对种子超弱发光(UWL)的影响及UWL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探索一种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新方法,以小麦种子‘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人工老化过程中超弱发光的变化及其与种子活力、ATP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UWL强度和ATP含量均逐渐下降;人工老化48 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9.19%、34.34%、38.78%、27.77%和13.84%。相关分析表明,UWL强度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ATP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UWL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灵敏的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种子活力无损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28.
马铃薯斑纹片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是一种主要为害伞形花科和茄科植物的重要有害生物,目前无法人工培养且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准确灵敏的PCR检测方法对病害预警和防止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复合引物法构建扩增内标(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IAC),建立了马铃薯斑纹片病菌含扩增内标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有效指示了PCR检测过程中的假阴性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双重与单重实时荧光PCR的检测灵敏度一致,当扩增内标添加量为3.4×10-5ng时,样品DNA的检测低限为0.4 ng。40个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与单重实时荧光PCR相比,双重荧光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由25.00%提高到27.50%,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超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UWL)的变化及其与种子活力、相对电导率、AT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UWL强度、ATP含量均逐渐下降,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UWL强度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ATP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电导率显著负相关.表明,UWL与以ATP含量为标志的能量水平密切相关;UWL作为一种无损、灵敏、快速的物理检测指标,可应用于种子活力无损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30.
植物病原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的分类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鉴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之前普遍认可的观点为该属仅含有1个种,即密执安棒形杆菌C. michiganensis,种下又分为5个亚种,分别为密执安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诡橘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insidiosus、尼布拉斯加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nebraskensis、环腐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sepedonicus和花叶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tessellarius。最近几年又有4个新亚种陆续被报道,分别为菜豆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phaseoli、辣椒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capsici、加利福尼亚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californiensis和智利亚种C. michiganensis subsp. chilensis。随着全基因组分析和多基因分析技术在细菌分类上的应用,之前被广泛认可的4个亚种(诡橘亚种、尼布拉斯加亚种、环腐亚种和花叶亚种)及新亚种辣椒亚种也曾被建议定义为种,即C. insidiosus、C. nebraskensis、C. sepedonicus、C. tessellarius和C. capsici。为便于研究人员了解该属最新的分类研究现状,本文对植物病原棒形杆菌属的分类历史及最新分类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期望为该属病原菌的风险评估、检测鉴定等研究提供分类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