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洛麦24是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的弱春性多穗早熟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7—2010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小麦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2012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早熟,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好,氮高效,高抗穗发芽,是较为理想的适宜中晚茬种植的弱春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白色紫锥菊不定根抗炎特性,采用MTT法测定白色紫锥菊不定根提取物的细胞毒性。小鼠腹腔中巨噬细胞用不定根提取物处理后,再用脂多糖(LPS)刺激,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前列腺素E2(PGE_2)、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BCA试剂盒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含量。为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MAPKs(p38、JKN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巨噬细胞中PGE_2和NO的释放量在提取物浓度为50和100μg/mL时显著降低,而IL-1β和TNF-α的释放量在25~100μg/mL时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IL-6不受提取物的影响。且不定根提取物(25~100μg/mL)显著抑制了p38、JKN和ERK蛋白的磷酸化。综上所述,白色紫锥菊不定根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参与调控MAPKs信号通路。此研究结果为应用白色紫锥菊不定根生产抗炎相关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揭示冬小麦穗和叶茎鞘在不同灌浆时期对粒重的贡献,于2011-2012年度,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6个冬小麦品种,进行穗遮光和去叶+茎鞘遮光处理,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灌浆时期的干物质积累转运量和粒重,分析了穗和叶茎鞘对粒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穗遮光和去叶+茎鞘遮光显著影响冬小麦茎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其对穗粒重的贡献率。穗和叶茎鞘对冬小麦粒重的贡献率总体表现为灌浆前期低、中后期高;在灌浆中期穗对粒重的贡献优于叶茎鞘,而在灌浆前期和后期呈相反规律,且其影响效应因品种而异;整个灌浆期穗对单粒重和穗粒重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0.31%和34.64%,叶茎鞘分别为32.87%和35.95%。穗对粒重贡献的关键时期为灌浆中期,筛选和培育灌浆中期穗对粒重贡献率高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粒重。  相似文献   
54.
为探明秸秆还田替代施钾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的影响,2015—2020年,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施氮磷钾肥(NPK)、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S)4个处理,研究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以及2020年小麦成熟期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钾含量和0—2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结果表明:与NP相比,NPK可显著提高0—60 cm各土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但对夏玉米和冬小麦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均无影响,而NPS不仅利于改善土壤养分,而且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周年的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与NPK相比,NPS的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10.68%,夏玉米和周年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20.91%,33.77%,114.39%和13.60%,13.63%,65.41%,但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和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7.43%和14.31%。NPS较NP和NPK,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在0—100 cm土层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棉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咨询系统”的结构、功能、实现及特点。  相似文献   
56.
利用细菌双杂交系统,研究了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ol1protein,NS1)和鸡淋巴细胞抗原复合体(LY6E)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用RT-PCR方法克隆了AIV NS1基因和鸡LY6E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将其克隆于细菌双杂交系统中的2个质粒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诱饵质粒pBT/NS1和重组目标质粒pTRG/LY6E。SDS-PAGE电泳表明,IPTG诱导后它们均得到正确表达。将重组质粒pBT/NS1和pTRG/LY6E共转化报告菌株,获得的阳性共转化子在含有3-AT和链霉素的组氨酸缺失的M9+筛选培养基上生长,表明AIV NS1蛋白和鸡LY6E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AI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7.
施硫对小麦旗叶糖含量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硫对小麦糖类和淀粉积累的影响,以国审中筋高产小麦品种豫农949和兰考矮早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施硫对小麦旗叶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以及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S0)相比,施硫(S1)有利于提高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增加花后旗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提高"源"器官碳同化物的供应能力,尤其提高了灌浆前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促进了籽粒可溶性糖、蔗糖的转化.加速了籽粒淀粉的积累.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硫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含量,豫农949和兰考矮早8分别增产12.74%和6.16%,籽粒淀粉含量分别增加4.66%和6.20%.  相似文献   
58.
以2005年度河南省征集的地方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将其划分为3类粒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GB/T国标法进行品质测定,用国标法校正近红外光谱品质分析数据。研究表明,近红外小麦品质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 说明近红外测定结果需经进一步校正方能作为准确结果进行参考;2种方法对不同粒质品质测定结果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基本趋势是随角质程度增加,参试小麦主要品质性状近红外测定准确性下降,差异增大,因此,对不同粒质品种品质结果需依据不同的校正方程进行校正。不同粒质材料经2种方法测得的结果经Sigma plot、SPSS等软件分析和最优方程拟合,得到各自的一元二次校正方程,方程校正后,近红外品质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校正值与国标法测定结果吻合程度较好,湿面筋含量次之,而沉降值吻合程度较差,因此沉降值无法进行近红外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59.
利用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较对照增产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分析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随品种育成年份的推进,小麦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逐渐降低,最高群体逐渐变小,产量、穗粒数、千粒重逐渐提高,穗数变化不大;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其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表明,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是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黄淮麦区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或种植密度水平下,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增加,偃展4110籽粒的千粒重均呈"S"型持续增加,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开花后20 d出现最高峰;适期早播和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增大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