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莲(Nelumbo spp)的利用为黑土带经济开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低成本和低风险机遇。对鲢鱼塘稍加改造,莲即可与鲢鱼实行搭配种养。对160多个莲品种的研究,使得花莲的大量生产销售成为可能。1999年以来,还一直致力于花莲栽培的"最优管理规范"开发。目前,正对"莲-鱼"搭配种养、莲对营养物和有机物的植物修复潜能进行研究评价。对莲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2.
23.
揭示中国北方野生莲群体的表型多样性水平,为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及山东6省17个代表性野生莲居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5个性状进行表型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方野生莲居群表型性状变异程度较低.1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4.97%~26.51%,立叶高、花瓣长和心皮数的平均... 相似文献
24.
25.
白色花被周边具不规则紫红色条纹的洒锦系品种是荷花种质资源的特殊类型,极具观赏价值。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揭示洒锦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子水平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这类资源。试验以传统的‘单洒锦’(Nelumbo nucifera‘Dan Sajin’)、‘大洒锦’(N.nucifera‘Da Sajin’)和‘小洒锦’(N.nucifera‘Xiao Sajin’)种质为材料,在调查其花、叶及结实性等10个表型性状基础上,比较217对高多态性EST-SSR引物扩增所得3者之间的差异条带及其分子生物学信息。结果显示:形态学上,与‘大洒锦’和‘小洒锦’相比,‘单洒锦’的花被片数少、花冠大、雄蕊多、立叶高大、结实率高;在分子水平上,‘大洒锦’和‘小洒锦’之间未获得差异条带,二者和‘单洒锦’共筛选出28对多态性引物,其差异条带比对得到相似度高、功能部分明确的基因20个,尚未被验证功能的高相似度基因4个。本研究表明:就群体性状而言,重瓣的‘大洒锦’和‘小洒锦’之间形态差异较小,两者与单瓣的‘单洒锦’区别较大;3个洒锦品种之间‘大洒锦’和‘小洒锦’亲缘关系较近,两者与‘单洒锦’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26.
‘昆明鸟’秋海棠系由大王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F1选育而成,常有多节短茎,叶浅型、被浅白斑,直立性较强,抗倒伏,抗白粉病,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康儿’秋海棠由大王秋海棠和长翅秋海棠杂交F1选育而成,常用1-3节花茎,叶大型、浅裂,长势旺盛,抗白粉病极强,适宜栽培观赏。‘白雪’秋海棠为野外发现的自然杂交新品种,通过研究证实其为变色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的杂交F1代个体,为根茎类秋海棠,无地上茎或地上茎不明显,叶片中型、被毛、浅裂且密被白色斑点,十分美丽,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