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5篇
  1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在猪疫痛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养殖户对消毒的误区,指出消毒的重要性,并就常用的三种消毒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金荞麦提取物对猪肠道上皮屏障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试验用60%乙醇提取金荞麦茎叶有效成分,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IEC),用不同浓度金荞麦茎叶提取物(10、50、100、250μg/mL)处理IEC,48 h后刮取IEC,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肠道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22、IL-10和肠道屏障相关因子ZO-1、Occludin的表达。结果:金荞麦茎叶提取物为黑色粉末或块状物,提取率为13.1%;不同浓度金荞麦提取物均可下调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肠道屏障相关因子ZO-1、Occludin的表达升高。结果表明:金荞麦茎叶乙醇提取物浓度为250μg/mL时可显著抑制肠道炎症因子,并强化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屏障。  相似文献   
83.
新形势下,阳台蔬菜越来越受城镇居民的欢迎.筛选适宜盆栽菜用甘薯生长的缓释肥,可为盆栽菜用甘薯科学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采用盆栽实验方法,以“薯绿一号”为实验材料,以复合肥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缓释肥处理:T1(15-10-12), T2(25-14-12), T3(15-15-15), T4(14-13-13), T5(18-9-9).研究不同缓释肥对菜用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缓释肥可促进菜用甘薯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及品质,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AD)质量分数,各个生理指标间的关系密切,用叶绿素仪测定菜用甘薯的叶色值(SPAD)可以预测菜用甘薯的产量及品质.施用T5处理(绿盼缓释肥)的整体效果最优,可推荐在菜用甘薯盆栽种植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4.
为制定长期高氮高磷投入背景下浙江省露地辣椒产区减肥增效方案,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探究了化学磷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对露地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以“萧新系列”辣椒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CF)、化学磷肥减量30%(OF)、化学磷肥减量30%+有机肥替代15%化肥氮(OF-15N)、化学磷肥减量30%+有机肥替代30%化肥氮(OF-30N)。结果表明:OF、OF-15N和OF-30N处理较CF处理产量分别提高3.20%、14.59%和12.21%,扣除肥料成本的效益分别提高3.37%、15.21%和12.84%;与CF处理相比,OF、OF-15N和OF-30N处理辣椒糖酸比提高0.50~2.28,改善辣椒可溶性糖、糖酸比等营养品质指标,尤其在提高钙、镁、铁、锌等中微量元素含量方面效果显著,且OF-15N和OF-30N处理产量品质提升效果优于OF处理;相较于CF处理,OF、OF-15N和OF-30N处理的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土壤有效磷供应水平并未显著下降;与试验前相比,OF、CF和CK处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值(IFI)有所下降,而...  相似文献   
85.
《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此课程不仅专业性强而且涉及领域多、概念原理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掌握。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液压传动》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出发进行了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6.
传动带是联合收获机的关键传动部件,在联合收获机高强度作业过程中会出现因温度升高加剧橡胶老化、表面硬化及磨损开裂等现象。针对传动带稳态温度场分布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仿真计算的传动带稳态温度场预测方法。首先,在AVL Excite TD软件中通过设置带轮的物性参数、带的动态特性参数、张紧机构摩擦和扭转参数、驱动和负载参数,构建了传动带温升热源计算模型。其次,通过分析传动带热平衡方程、确定热流分配系数和对流换热条件,建立其二维稳态温度场有限元预测模型。再次,基于联合收获机CAN总线,开发了传动带工况采集系统。最后,以GM80型小麦收获机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后中间轴之间的联组带为对象,开展了传动带稳态温度场预测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主动轮平均转速2244r/min、从动轮平均负载338N·m时,实测稳态温度为42.55℃,仿真稳态温度为41.7℃,稳态误差为1.97%;当驱动轮平均转速2244r/min、从动轮平均负载382N·m时,实测稳态温度为45.95℃,仿真稳态温度为45.2℃,稳态误差为1.63%。两次试验的稳态误差均小于2%,验证了联合收获机传动带稳态温度场预测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早期断奶及谷氨酰胺添加对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分别选取哺乳、断奶和饲喂谷氨酰胺的小母猪用于试验,采用色谱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血清游离氨基酸中,断奶组的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断奶组的异亮氨酸、蛋氨酸、苯甲基丙氨酸、苏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谷氨酰胺组的苏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的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和缬氨酸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氨基酸代谢产物中,断奶组的γ-氨基正丁酸、牛磺酸、瓜氨酸、肌肽、乙醇胺和羟赖氨酸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断奶组的α-氨基己二酸、胱硫醚、鹅肌肽、1-甲基组氨酸、3-甲基组氨酸、磷酸乙醇胺、磷酸丝氨酸和尿素含量较哺乳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谷氨酰胺组的鸟氨酸、鹅肌肽和磷酸乙醇胺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的α-氨基己二酸、α-氨基正丁酸、肌肽、乙醇胺、羟赖氨酸、磷酸丝氨酸和尿素含量较断奶组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合理饲喂谷氨酰胺有助于游离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恢复到正常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试验组代谢物的表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表明,苏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鹅肌肽、磷酸乙酸胺、乙醇胺和羟赖氨酸等是较为重要的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由此可见,仔猪在早期断奶阶段机体的血清的氨基酸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且添加谷氨酰胺能明显调节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88.
长江下游地区设施菜地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劳动力紧缺,亟需节工、增效且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在北方设施蔬菜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应用在长江下游地区后对氮肥利用率及氨挥发的影响如何,尚不明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设施番茄滴灌施肥后的氮肥利用率、土壤氨挥发和速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残留等指标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下,相比传统肥料撒施方式,滴灌施肥可使氮肥利用率由23.92%提高至40.89%,全生育期氨挥发累积量由37.25 kg·hm-2减少至3.07 kg·hm-2,氨挥发损失率由16.56%减少至1.36%,显著减少了31.85%的土壤硝态氮(NO3--N)残留量。本研究为设施菜地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王远能 《畜禽业》2019,(10):101-102
随着规模化养鸭方式的出现,鸭群中各类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形式各样的鸭类疾病在鸭群中扩散,极大地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依靠药物来对鸭病进行治疗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要在养殖过程中关注鸭群的生长状况,注重疾病的预防,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中药的药性较弱,副作用小,对鸭群可以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在鸭群疾病防治中有显著成效,不失为防治鸭疾病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早期断奶仔猪体内脂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肝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脂类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本文从代谢物和基因表达两方面阐明仔猪早期断奶过程的脂类代谢变化。试验选取4个窝的16头18日龄仔猪,每窝取1头仔猪进行采血,然后屠宰取样|另外12头进行断奶处理(早期断奶组),每4头一起饲养在与母猪栏环境相同的小栏中,饲喂配合饲料。母猪正常哺乳4个窝中剩余的仔猪(非早期断奶组)。在断奶后第1、3、7天(分别对应仔猪19、21、25日龄),从早期断奶组和非早期断奶组各取4头仔猪进行称重,采血后,屠宰采集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早期断奶可显著降低仔猪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且变化规律一致,均在断奶后第3天开始下降。与非断奶仔猪比较,仔猪在断奶后的第3、7天,血清TG含量分别降低了26.51%(P < 0.05)和36.71%(P < 0.05)|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26.18%(P < 0.05)和40.93%(P < 0.05)|HDL 含量分别降低了29.69%(P < 0.05)和31.34%(P < 0.05)。断奶仔猪血清LDL含量在断奶后的第1、3、7天分别比非断奶仔猪降低了24.05%(P < 0.05)、37.65%(P < 0.05)和23.17%(P < 0.05)。(2)早期断奶处理可提高仔猪肝脏中ATP-柠檬酸裂解酶(ACL)基因的表达水平,但是乙酰Co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并表现为一致的变化趋势。与非断奶同日龄仔猪比较,在断奶后第1、3、7天,断奶仔猪肝脏ACL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提高113.33%(P < 0.05)、106.15%(P < 0.05)和100.00%(P < 0.05),ACC 表达水平分别降低26.67%(P < 0.05)、53.51%(P < 0.05)和33.86%(P < 0.05),FAS 表达水平分别降低72.57%(P < 0.05)、85.71%(P < 0.05)和27.66%(P < 0.05),SREBP-1 表达水平分别降低58.72%(P < 0.05)、47.69%(P < 0.05)和11.69%(P < 0.05)。(3)早期断奶使仔猪皮下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的表达水平升高,使FAS的表达水平降低。在断奶后的第1、3、7天,脂肪组织中ATGL 表达水平分别升高51.02%(P < 0.05)、50.00%(P < 0.05)和26.50%(P > 0.05),FAS 表达水平分别降低73.33%(P < 0.05)、60.17%(P < 0.05)和37.10%(P < 0.05)。由此可见,仔猪在早期断奶过程中,机体通过新陈代谢动员脂肪,为其机体提供能量,从而保证供给平衡。 [关键词] 仔猪|早期断奶|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