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45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48篇
  74篇
综合类   383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21.
通过对创新型园艺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其在都市农业中的作用。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一系一品,一人一艺"特色育人工程为指导,重点培养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在花卉艺术、盆景制作等方向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课外实践、社团活动、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及创新创业思路,为张家口及周边地区都市农业中园艺业的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2.
<正>张家口地区是我省杏的主产区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6年张家口杏树栽培面积达到了18万hm~2,鲜食杏产量达到3250万kg,杏扁产量达到1709.1万kg,产值超8亿元,杏产业被称为张家口市农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规模种植和产业化发展,要求对杏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但是由于科技普及率不高,杏树田间管理整体上比较粗放,加剧杏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加强杏园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走访调查,搜集整理张家口  相似文献   
123.
渭北苹果园绿肥不同深度翻压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明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为渭北果园绿肥推广筛选一种适宜的翻压方式。【方法】以‘长富2号’红富士为试材,利用网袋法研究白三叶(白)与黑麦草(黑)3∶1配比(即B3H1)在0 cm(表层)、10 cm、25 cm 3个不同深度处理下埋于果树行间215 d的腐解情况,测定其养分残留率。【结果】整个时期的腐解速度表现为10 cm25 cm0 cm(表层),3种翻压深度均在前35 d腐解较快,干物质残留率仅为36%~50%,翻压35~215 d为缓慢腐解期,这一时期各翻压深度腐解率为12%~13%,有机碳残留率的变化趋势与干物质量大致相近;同一养分在不同翻压深度释放趋势不同,3种翻压深度养分残留率表现为:0 cm25 cm10 cm,C/N表现为0 cm(13.8)10 cm(13.4)25 cm(11.9);氮、磷、钾、镁释放速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不同养分释放有差异,其中钾的释放最彻底,215 d后残留率仅为6%~14%,镁的释放趋势与钾相近;钙、铁、锰、铜、锌在不同腐解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主要富集期出现在降雨量稀少的翌年1—4月,前期富集以10 cm、25 cm处翻压为主,215 d后表层绿肥以铜的残留率最高(64.81%),10 cm、25 cm处则以钙的残留率最高(89.95%、84.48%)。【结论】综合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根系生长特点等方面,以10 cm和25 cm轮翻模式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4.
恩施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位于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处,气候温和,天然隔离条件好,特别适合种子生产。80年代中期试验推广了“宽幅大行比,父本大双行”制种技术,单产在全省率先突破2.25和3.00t/hm2大关;90年代推广应用一期父本,改进“九二0...  相似文献   
125.
粪产碱菌耐铵工程菌与水稻联合共生固氮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明  张维  林敏 《核农学报》1999,13(6):373-376
粪产碱菌( Aaecalisfaecalis) 在LW 培养基下能产生植物激素IAA。盆栽结果表明,接种A.faecalis 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生长,接种A1501 和A1513 的水稻稻谷产量分别比未接种提高了85% 和103 % ,用15 N 同位素稀释法估测水稻地上部总氮中来源联合固氮的百分率达900 % 和115 % ,其结果与水稻地上部( 茎叶及稻谷) 总氮量的增加幅度(86 % 和116 % )基本一致。研究还表明A1513 耐铵工程菌的产IAA作用以及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联合固氮作用均优于原始菌株A1501 。  相似文献   
126.
为筛选出适合浙西北低海拔山地栽培的优质丰产茄子品种,对浙茄10号、杭茄2010、杭茄2011、紫红线茄2020、领秀5个茄子品种开展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红线茄2020、领秀成熟果深紫色,杭茄2010、浙茄10号成熟果鲜紫色,而杭茄2011成熟果浅紫色;领秀的株型较大,第1花穗节位低;领秀果实长度和单果质量均为最...  相似文献   
127.
利用洋葱育苗移栽比种子直播具有虫害少、秧苗健壮、产量高的优势,通过开展洋葱育苗工作,选择高产、抗病洋葱品种提高了秧苗抗病性,进行土壤消毒减少了土传病害及苗期病害的发生,实现了洋葱每667 m2育苗55万株/年,育苗纯收入16 500元;同时,对洋葱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索,包括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每667 m2洋葱产量最高可达8 500 kg,纯收入4 400~11 3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8.
沙粒粒径对水力机械材料磨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运行于多泥沙河流的水力机械而言磨蚀问题不可避免,磨蚀会造成水力机械过流部件失重、变形,带来效率下降、维护成本增加等问题。目前针对磨蚀破坏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该文利用旋转喷射磨蚀试验装置对4种水力机械常用材料进行5种不同沙粒粒径下的磨蚀试验,借助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对试件磨蚀表面进行二维和三维形貌观察,探究沙粒粒径对水力机械材料磨蚀破坏失效行为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沙粒粒径为0.043、0.147及0.248mm时,试件磨蚀累计质量损失与时间呈线性相关,而粒径为0.349与0.449mm时质量损失与时间满足Gauss函数关系;沙粒粒径会影响试件的磨蚀特征,粒径为0.043 mm时试件表面磨蚀破坏主要为沙粒的垂直冲击磨损与空蚀,无明显水平方向的切削磨损,粒径为0.147、0.248、0.349及0.449mm时试件表面的磨蚀破坏以水平方向的切削磨损和空蚀破坏联合为主,并伴有一定量的垂直冲击磨损;通过分析4种材料的磨蚀特征,发现磨蚀质量损失与粒径大小二者之间存在强相关区与弱相关区的关系。该研究可为合理控制水力机械过流粒径大小及制定抗磨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测定枣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研究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与抗裂果的关系。【方法】以抗裂枣品种扁核酸与易裂枣品种京枣39为研究对象,测定生长过程中枣果皮不同部位细胞壁代谢酶活性,比较抗裂和易裂枣品种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抗裂枣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果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易裂枣品种,而在绿熟期不同部位抗裂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低于易裂品种。【结论】易裂品种果皮果肩阴面POD活性和PPO活性在白熟期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其余部位则是抗裂品种的POD活性和PPO活性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易裂品种果皮的梗洼、果顶、果肩阳面和果肩阴面CAT活性在绿熟期极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则是抗裂品种高于易裂品种。  相似文献   
130.
枣树免去雄杂交育种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枣树杂交育种中,因其花朵很小去雄难、坐果率低、胚败育严重,常规人工授粉杂种得率通常只有万分之一左右,致使杂交育种长期徘徊不前,至今未有人工杂交枣新品种问世。作者历时10余年,以解决去雄难和胚败育严重两大瓶颈问题为突破口,在系统研究枣树不同种质结实特性和花粉育性并攻克幼胚挽救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枣树免去雄杂交育种的高效技术体系,并在育种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人工控制杂交,成功获得了2 个组合的211 个杂种后代。从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免去雄控制杂交、授粉方法、胚培养及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等方面提出了枣树杂交育种的设计方案与实现途径。并对今后枣树杂交育种的攻关重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