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谢兵  龚永新  王绍柏 《食用菌》2012,34(6):13-15
对宜昌长阳县火烧坪境内野生硫磺菌的生境分布,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和观察,采集野生硫磺菌子实体进行孢子和组织分离,并培养成母种和栽培种。2005—2010年在火烧坪海拔1600111处,用漆树、椿树进行人工椴木栽培硫磺菌试验,硫磺菌子实体适宜出菇温度范围是,最低温度14—15℃,最高温度26。27℃。椴木栽培硫磺菌的生物学转化率达64.56%。  相似文献   
22.
天麻白绢病致病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昌俊  王绍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902-7903
[目的]对天麻白绢病致病菌进行鉴定,并探讨该病的防治。[方法]以从湖北宜昌低山地区天麻种植基地采集到的染病天麻为材料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柯赫氏法则(Koch’s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种,最后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白绢病致病菌属于弱寄生菌,直接侵入的能力差,一般只能通过伤口侵染寄主而发病。根据其菌丝菌核的形态及致病特性,天麻白绢病病原菌被鉴定为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菌核菌属的真菌。[结论]该研究可为罗氏白绢小菌核菌引起的天麻白绢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天麻是主产于中国的传统常用名贵中药。为有效防控天麻栽培中的虫害,2002年以来在三峡地区对天麻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研究发现影响天麻生产的主要是蝼蛄、金龟子、天麻蛆、蚜虫、粉蚧、白蚁、跳虫等害虫。对天麻主要虫害发生情况及其行之有效的无公害防控技术措施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4.
探讨天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提高有性种麻生产质量、产量及效益;避免种麻携带传播病虫害。试验采用专利配方、严格消毒措施、室内层架袋栽、人工调控温湿的无病虫害袋栽技术,批量生产有性种麻。有性种麻整齐健壮无病虫害;1 m2产量高达8 kg,是常规栽培种麻产量的2倍;天麻素、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含量高;生产周期缩短为1 a;节省菌材资源50%以上。  相似文献   
25.
王绍柏 《食用菌》2005,27(3):36-38
《本草纲目》记载,“天麻取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我们以此为依据,试制出一种天麻新产品——甜脆玉片,使天麻呈白色,汤汁呈蜂蜜本色,既具有天麻味,又具有蜂蜜味,脆性,无异味。口感佳,风味浓,制作和食用方便,现将制作方法简介如下:挖取新鲜天麻,洗净,切片(片厚2~3mm)。  相似文献   
26.
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及其利益驱动,使得人们研究、种植天麻或采挖野生天麻的积极性日盛,有的主产区甚至随意栽培、毁林种麻或乱采滥挖野生天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导致天麻病虫成灾、品质变劣、产量下降、抗性减弱、种性退化,使原本丰富的天麻种质资源日渐稀少,天麻产业难于为继。可应用“资源保护科学化,规划发展生态化,种植技术规范化,栽培用种良种化,天麻产业现代化”等途径来实现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7.
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天麻种内两个不同变型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花粉均表现出复合花粉类型;在高倍镜下,花粉粒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网脊较宽;花粉块上有白色粘性分泌物;乌天麻和以乌天麻为母本的杂种其花粉为花粉埠块类型,红天麻和以红天麻为母本的杂种花粉包括四合花粉类型和花粉块类型,杂种后代花粉块类型,杂种后代花粉类型和花粉块大小与某一亲本相似或为亲本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28.
199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铉教授,来宜昌指导天麻生产时,写下了天麻栽培口诀,现抄录如下,并结合生产实践作一些解释。长棒改短棒,活动攻固定。排种两出头,增加边效应。施药杀病虫,适当加营养。麻地应选好,土壤强酸性。温湿须注意,九、十要调控。长棒改短棒,活动攻固定。目前,我国天麻栽培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蜜环菌材的长度和数量不一。  相似文献   
29.
近几年来,我市许多山区县、乡已把天麻纳入产业结构的骨干项目来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天麻栽培历史、现状与前瞻,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资源可持继发展战略,用高新科技开发的条件和思路,对天麻产业化发展中带有全局性、超前性、战略性的工作作些探讨。1 天麻产业化建设的基础条件1.1 市场优势 天麻主产于我国。其球茎作为补脑、镇痛、安眠之良药,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因野生药源紧缺,自1957年开始在云、贵、川、鄂等天麻产区进行人工栽培。总结42年的栽培经验,可以看出在今后一定的时期内,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将呈负量增长…  相似文献   
30.
“鄂天麻一号”品种是湖北三峡科技学校用云南乌天麻为母本,宜昌红天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也称乌红杂交天麻。该品种于2002年被湖北省品种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