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基于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分析该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制药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方案的建议,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应加强实践技能及其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应用型研发人才应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2.
103.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1年华北夏谷区国家谷子区试材料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位于第1位的豫谷18(安07-4585)高产稳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4.
以海洋真菌(Penicillum sp)TS67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微波、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对其孢子悬液进行诱变处理,经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菌株Z10,通过微波诱变获得一株高产菌株W8。抑茵试验表明,二者的抑菌活性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41.9%和45.6%。经传代试验,Z10和W8连续传代10次,遗传性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5.
106.
金钗石斛传粉生物学和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素英  宋锡全  蔡瑞  聂璐  吴辉  赵俊 《种子》2006,25(6):23-26
选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L ind l)生长旺盛的大花朵进行人工授粉繁育,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经过6~8个月发育成熟,其蒴果大、种子数量多;从结实率可看出,开花第1天发芽力最强,结实率最高。开花后9天花粉块仍可应用。雌花(母本)最好的授粉时间是在开花后1~6天,10天以后结实效果差。同时采集3年的金钗石斛种子分别播种在KC和VW培养基上,采用固体、半固体、液体3种物理状态培养方式作种子发芽对比试验,最终研究结果为:种子萌发率以当年播种在KC培养基(液体)上的最高,可达89%以上,说明金钗石斛种子没有休眠特性。  相似文献   
107.
王素英  宋锡全  聂璐  吴辉 《种子》2007,26(5):1-3
选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无菌试管苗剥取0.1~0.4mm的茎尖组织,接种在滤纸桥制作成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10周后待苗长至2~3cm高时,采用目测症状法、指示植物鉴定法、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DOT—ELISA)和电镜观察法进行病毒检测鉴定。结果表明:无病毒石斛苗可明显表现出叶色浓绿、株高茎粗增加等特点。用酶联免疫法和电镜观察法检测,结果客观、可靠,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108.
紫穗槐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野外土壤取样和林分生长状况调查,室内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对紫穗槐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平分布上距母株50cm处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最多,在垂直方向上,土层10cm~30cm处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最多;(2)紫穗槐与新疆杨的混交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的多于新疆杨纯林,且混交林中的新疆杨生长状况明显的好于新疆杨纯林;(3)无论是紫穗槐纯林,还是紫穗槐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的高于荒地,所以紫穗槐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张志娟  王素英  林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41-7843
[目的]研究用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萃取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为活性蛋白的进一步提纯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分配系数、下相分配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分别研究了PEG的浓度、磷酸盐的浓度、氯化钠的浓度对青霉TS67胞外活性蛋白在PEG2000/磷酸盐和PEG6000/磷酸盐双水相系统中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在24%PEG2000/12%磷酸盐的双水相体系中下相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2.50cm,此时下相分配率为87.77%;在28%PEG6000/12%磷酸盐双水相体系中,下相分配率最大,达到94.85%,此时下相抑菌圈直径为2.45cm。[结论]PEG的浓度、磷酸盐的浓度对蛋白的分配特性有显著影响,氯化钠的浓度对其影响并不明显。从成本及结果来说。PEG2000优于PEG6000。  相似文献   
110.
农业信息标准化是数字农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对农业信息标准化的涵义和中国农业信息管理和使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开展数字农业信息标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当前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作物生产信息表达标准研究进展:围绕作物生产需要,通过提取土壤、农业气象、作物生育规律和生产管理的术语体系和基础数据元目录,用专业名词术语和标准数据元来描述和量化作物生产研究对象与管理行为,提出了规范化的信息获取方法,建立了标准化的信息表达方法和存储交换格式,明确了数据的值域和应用范围,从而实现了农业信息在在语义上、标准上和内容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