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1篇
  8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我国华北和南方地区,栽培甜瓜以春茬和夏茬二作为主。春茬2—3月播种育苗,6月下旬至7月收获。夏作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收获。无土栽培的方式,从早期的砾培到现今的多种固体基质袋培、岩棉培,以及NFT、DFT等水培,均可进行网纹甜瓜的生产。  相似文献   
72.
玉米收获机割台砍劈式茎秆粉碎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证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前提下,为了增加茎秆的破碎程度、加快秸秆还田后的分解速率,基于玉米茎秆的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割台下方的茎秆粉碎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粉碎效果的作业参数和结构参数,选取茎秆粉碎装置的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为试验因素,以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及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软件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刀尖倾角、安装角,各因素对秸秆破碎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刀轴转速、安装角、刀尖倾角;该装置最优参数组合为:刀轴转速1 090 r/min、安装角41°、刀尖倾角83°。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和秸秆破碎率分别达到90.21%和85.78%,远高于目前甩刀式茎秆粉碎装置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73.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在,分布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造成植物种类珍稀,濒危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及建议,这对于保护野生资源植物及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每年的五月中上旬,当春片鱼种放养结束,便进入了成鱼饲养管理阶段。在此成鱼生长旺季,只有认真细致的做好成鱼饲养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当年养鱼生产取得好收成,好效益。可是,个别养殖户却不重视饲养管理,不巡塘,不调水,不防病,不注重科学养鱼,养殖水平仍停留在养鱼的初级阶段,只是每天简单的进行投喂饲料,结果鱼类生长缓慢,死鱼,跑鱼事故频发,导致养殖效益不高,甚至亏损。因此,夏季成鱼塘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5.
天亚11号是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航天搭载系统选育而成。2013 — 2014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2 a 20点(次)中有15点(次)增产,折合平均产量为1 830.1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51%。2015年在甘肃省统一生产试验中5点全部增产,折合平均产量2 166.7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平均增产32.71%。该品种属油纤兼用型品种,株高中等,花蓝色,籽粒褐色,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成熟整齐,丰产性突出,含油率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92~125 d,适宜在平凉、庆阳、天水、定西、白银、兰州、张掖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6.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子或疥癣。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感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使疥螨病的流行日益严重。病猪主要以皮肤剧痒和皮炎症状为特征,多发生于阴湿寒冷的秋、冬和早春季节。大小猪只均能感染,一般轻度感染影响生长发育,重度感染甚至可引起死亡。猪疥螨的成虫寄生在皮肤的表皮深层由虫体挖凿的隧道内。虫体很小,肉眼不易看到,大小在0.2~0.5毫米之间,呈淡黄色或微白色,龟状,以皮肤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在隧道内完成其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77.
4ZTL-1800收获机惯性沉降分离室工作机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进一步弄清4ZTL-1800气吸式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惯性沉降分离室的工作情况,该文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分离室内物料运动状态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并做了定量分析,揭示了籽粒沉降和轻物料初清的运动规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惯性沉降分离室的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三移动两转动振动筛驱动机构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玉米脱出物在振动筛上的筛分效率,基于传统的平面往复振动筛,设计了一种玉米清选振动筛驱动机构,可使筛面实现3个移动2个转动;为深入研究其运动规律和筛分性能,用封闭矢量多边形法推导了筛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移方程;以筛面后端振幅最小为目标,应用Isight软件优化各驱动杆件的长度,使筛面后端的振幅达到最小值15.4 mm;利用Matlab数值模拟确定筛面运动为非简谐周期运动。为确定驱动机构主轴转速和玉米脱出物喂入量对振动筛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比较玉米籽粒在该机构筛面与平面往复振动筛面上的透筛率,试验结果表明,当玉米脱出物的喂入量为6 kg/s时,该机构主轴的最佳转速为260 r/min,玉米籽粒在该机构筛面上的透筛率比其在平面往复振动筛上的透筛率提高了5.75%,节省功耗16.1%。  相似文献   
79.
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玉米产量对玉米收获机清选能力的要求,提高筛面利用率、籽粒清洁率,降低籽粒损失率,运用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能够在清选筛上部空间实现籽粒与杂余在竖直方向上分层、水平方向上分散的杂余抛送器。在竖直方向上,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玉米脱出物在杂余抛送器作用下的分层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选取杂余抛送器的周向拨指数量、拨指回转半径、轴向相邻指间距、拨辊旋转角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水平方向上杂余被抛送水平位移、籽粒与杂余被抛送水平重叠位移为性能指标,设计四因素五水平中心组合试验。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利用Design-Expert对回归数学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杂余被抛送水平位移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周向拨指数量、拨辊旋转角速度、轴向相邻指间距、拨指回转半径;各因素对籽粒与杂余被抛送水平重叠位移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周向拨指数量、轴向相邻指间距、拨辊旋转角速度、拨指回转半径。杂余抛送器优化参数为:周向拨指数量8个,拨指回转半径80. 18 mm,轴向相邻指间距12. 44 mm,拨辊旋转角速度15. 41 rad/s。在清选装置入口风速为12. 8 m/s、入口方向角为25°条件下,清选装置入口玉米脱出物量为5~7 kg/s时,增设杂余抛送器的清选装置籽粒清洁率均值为97. 20%~98. 74%,籽粒损失率均值为1. 65%~1. 82%,满足玉米收获机清选装置在玉米脱出物大喂入量下的清选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0.
玉米收获机清选筛体结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玉米籽粒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清选效果,通过对比编织筛和贝壳筛的筛分性能,以贝壳筛筛体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CFD-DEM耦合的方法,选取振动筛筛分效率和籽粒清洁率为性能指标,筛孔长度、筛孔高度和筛孔纵向间距为试验因素,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对试验结果分析,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回归数学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筛孔高度、筛孔纵向间距、筛孔长度。筛体结构参数优化为:筛孔长度21.68 mm,筛孔高度10.86 mm,筛孔纵向间距55.04 mm。通过试验验证此因素条件下振动筛筛分效率由81.79%提高到89.91%,籽粒清洁率增加到97.28%,清选装置的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