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6篇
农学   34篇
  6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71.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Cap蛋白,对pET-28a-ORF2-BL21重组菌种进行IPTG诱导表达,利用镍亲和层析法纯化可溶性重组蛋白,并利用Western blot和ELISA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6ku,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纯化后的蛋白纯度可达到90%以上,浓度为1.31mg/mL,产量为30.6mg/L菌液。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证实,重组蛋白能够与PCV2阳性血清反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ap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好的免疫反应性,有望用于PCV2抗体检测免疫试纸的研制。  相似文献   
72.
安徽农业发展两个根本转变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毒性的霉菌毒素,为建立OTA在食品和饲料中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活性酯法(NHS)将OT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鸡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分别制备了免疫原OTA-BSA和包被原OTA-OVA。紫外扫描和SDS-PAGE鉴定表明,OTA与BSA和OTA与OVA偶联成功,偶联物OTA-BSA和OTA-OVA的偶联比分别为7∶1和4.5∶1。用免疫原OTABS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OTA-OVA包被ELISA板进行检测,小鼠血清中抗OTA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 200。表明制备的免疫原OTA-BS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OT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观察红霉素软膏油纱和聚乙烯膜两种不同敷料对移植微粒皮的影响。运用微粒皮修复犬皮肤缺损,将两种敷料采用3种不同方法覆盖微粒皮上,采用观察创面愈合效果、检测微粒皮移植成活率、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方法。移植初、中期运用聚乙烯膜比红霉素软膏油纱效果好,微粒皮成活率高:后期用红霉素软膏比聚乙烯膜效果好,愈合快。微粒皮移植中,把两种敷料有效结合起来运用,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75.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对新育成或引进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的适应或抗御能力进行综合鉴定的高级试验,是连接品种选育、审定和推广的桥梁.  相似文献   
76.
简述了山西凌井沟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从宣教保护设施落后、科研监测工作滞后、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形成系列产品、加强基础设施与保护设备建设5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凌井沟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介绍河南省春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技术,以为河南省春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1 选择适宜品种,培育壮苗 首先要选择耐寒性好,抗病丰产的品种,9月下旬,选择晴无风天上午进行播种,苗床或营养钵内浇透水,为防病虫害,覆土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播后保持苗床内白天温度28~30℃,晚间加盖帘,温度不低于18—20℃,3~5天可出齐苗。  相似文献   
79.
晋西葫芦5号是以自交系A-95为母本,96-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生长势强,叶色深绿,第1雌花节位为第5~7节,连续坐瓜率高。瓜条顺直,棍棒形,瓜皮翠绿色,品质好,果肉脆嫩,单瓜质量250~300g。中抗白粉病,对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青一代。适宜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早春小拱棚和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一般每667m2产量4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80.
通过多年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和高产攻关,研究了小麦返青开始期的早、晚对穗数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开始期早晚,年后幼苗阶段时间长短、积温多少,对春季分蘖生长,冬前分蘖素质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年份,采取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前控后促3种不同的田间管理技术,以获得穗足、不倒和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