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棉花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关联度及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联度分析表明: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中,纺纱均匀性指数是制约2.5%跨长、整齐度与比强度的主导因素,2.5%跨长是制约麦克隆值的主导因素,比强度是制约纺纱均匀性指数的主导因素;产量性状中,铃重是制约株铃数的主导因素,衣指是制约铃重、衣分及子指的主导因素,子指是制约衣指的主导因素。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整齐度与衣分对皮棉产量的综合直接作用最大。经典型相关分析可知,增加株铃数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但要注意优化成铃时间与部位,争取多结优质铃。  相似文献   
92.
花生化控物质优化组合模拟模型及其生理效应的研究/王清连(河南职技师院农学系),赵凯治//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4,22(3).—9~13建立了以荚果产量、百果重、出仁率及百仁重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通过模拟选优,筛选出亩产180kg以上的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93.
不同陆地棉品种对苗期淹水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陆地棉品种苗期对淹水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别,试验选用5个陆地棉品种,淹水18 d,分析了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陆地棉中可溶性糖量变化表现2种趋势,一是在淹水0~6 d内快速升高并在维持较高水平,二是在淹水6 d后才开始迅速升高;所有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均表现波动性升降,不同品种波动幅度不同;酶活性数据表明,淹水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快速升高并维持高活性,品种不同时间不同;多酚氧化酶早期略下降,但后期具有较高活性,不同品种下降和升高时间不同;过氧化物酶淹水后早期酶活性迅速升高,但后期普遍酶活性很低。陆地棉苗期淹水时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可能起着主要调节作用,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物酶可能在淹水逆境过程中起次要修复作用。综合几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陆地棉最佳淹水排涝时间为0~6 d。  相似文献   
94.
以我国不同生态棉区种植的33份棉花自交系品种和1份棉花杂交种品种为背景材料,构建了百棉3号、百棉018杂交种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图谱.20对核心引物分属棉花15条染色体,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平均5.8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平均为0.723.引物NAU2627、NAU1255、NAU1043、NAU1085在百...  相似文献   
95.
黄河流域杂交棉纤维品质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杂交春棉纤维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优质棉区域化种植和棉花生态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5年黄河流域17个试点、19个杂交春棉品种的棉花样品,检测其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反射率、黄度、整齐度、纺纱指数等8项指标,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棉纤维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黄河流域杂交棉纤维品质总体特征为纤维长度适中、比强度偏低、麦克隆值中等偏高,纺纱指数适纺60支纱的高强力棉仅占22.6%。8项品质指标可归纳为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77.85%。17个生态区划分为5个棉纤维品质生态亚区,Ⅰ亚区包括淮北、石家庄、西华、新乡、杨凌;Ⅱ亚区包括临西、安阳、天津;Ⅲ亚区包括沧州、郑州、昌邑、惠民、运城;Ⅳ亚区含邯郸、商丘;Ⅴ亚区含临清、宁津。Ⅱ亚区平均纤维长度(30.73 mm)、比强度(31.33 CN/tex)、纺纱指数(155.03)为最高,麦克隆值(4.33)为最低,综合品质表现最好,为优质棉区;Ⅰ亚区的纤维品质各项指标略逊于Ⅱ亚区,为次优质棉区;Ⅲ、Ⅴ两亚区棉纤维品质指标中等偏低,为中下品质棉区;Ⅳ亚区棉纤维品质最差,为低质棉区。【结论】Ⅱ亚区为优质棉区,Ⅰ亚区为次优质棉区,Ⅲ、Ⅴ亚区为下品质棉区,Ⅳ亚区为低质棉区。  相似文献   
96.
针对棉花育种试验中筛选出的单株及鉴定材料棉种量一般较少,浓硫酸脱绒人工操作程序繁琐,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在MLT10-II型棉种硫酸脱绒设备的基础上,经不断研究和改进,研制出了一种适合单株和鉴定材料棉种脱绒的MLT500-2型小型棉花种子脱绒设备。它适用于棉种毛籽质量30~350 g,可以同时加工6个样品,上酸、加热自动完成,同时完成喷酸、炭化处理、清洗,全过程约需6 min。经过多次试验测试,性能稳定,光籽棉种出芽率≥85%,棉籽破损率≤2%,残绒率≤0.28%,残酸量<0.15%,符合国家棉种脱绒加工规定及要求。本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有效解决了小材料人工脱绒的各种弊端。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亚洲棉KNOX基因家族特征及进化关系,本研究在石系亚1号中鉴定到23个KNOX基因(GaKNOX1-GaKNOX23)。23个基因定位于11条染色体上。除GaKNOX6、GaKNOX13、GaKNOX15、GaKNOX20和GaKNOX23外,其他GaKNOX蛋白均含有KNOX1、KNOX2、ELK和HOX 4个典型结构域。GaKNOX基因进化聚类形成两大分支:ClassⅠ和ClassⅡ。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GaKNOX12在开花后20 d的纤维和胚珠中的表达量最高,说明它可能参与调控棉纤维次生壁形成过程。本研究在亚洲棉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KNOX基因家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KNOX基因在棉花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百棉1号、百棉6号、豫棉668、海南1094个陆地棉品种(系)的30个不同部位棉铃的8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单铃重(rux1=0.6980),会同步提高衣分((rux2=0.6556),间接增加整齐度(rux8=0.5399)、比强度(rux6=0.3197),但一定程度上对2.5%跨长(rux4=-0.3197)及麦克隆值(rux5=0.4799)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缺钾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缺钾及因缺钾而导致的早衰已成为当前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而根系的生长发育与钾素营养互相影响、关系密切。本试验在生长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调查缺钾对棉花幼苗根系性状指标的影响, 测定根系游离吲哚乙酸(IAA)和乙烯释放量。结果显示, 与适钾处理(0.50 mmol L-1)相比, 缺钾处理(0.05 mmol L-1)显著抑制了根系伸长和侧根发生, 而且侧根的减少主要由侧根发生区的缩短所致, 侧根发生密度并无变化, 似乎缺钾减慢了侧根发育的进程, 但不改变可以发育为侧根的中柱鞘细胞的发育状况。此外, 细根(0.05~0.20 mm)生长受缺钾的影响最大, 绝对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其占总根系的比例均显著降低;中等根(0.25~0.45 mm)受到影响最小, 粗根(>0.45 mm)居中。由于细根的吸收活性强于中等根和粗根, 因而缺钾幼苗的钾营养状况较根系生长更为恶化, 处理4 d和10 d的整株钾积累量仅分别为适钾处理的25%左右和16%左右, 而其总根长和根系总表面积分别相当于适钾处理的35.7%~38.0%(处理4 d)和47.7%~50.6%(处理10 d)。与适钾条件相比,缺钾使根系的游离吲哚乙酸(IAA)含量降低约50%, 而乙烯释放量提高将近6倍, 这可能是缺钾抑制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百棉2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进一步探讨百棉2号新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之间此长彼消的变化规律,以便明确其高产主攻目标。根据2002-2004年河南棉花区试及生产试验百棉2号的资料,特对百棉2号产量构成因素667m2的总铃数、单铃重、衣分进行了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总铃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衣分次之,铃重最小。因此,在大面积推广百棉2号的生产实践中,百棉2号高产途径和主攻目标是:主攻铃数、争铃重、稳定衣分及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