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以NaCl为筛选剂,对5个棉花品种的苗期、子叶节芽启动分化、丛生芽生根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NaCl的敏感性不同,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对NaCl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最终确定了NaCl对苗期生长、子叶节芽启动分化以及丛生芽生根的适宜筛选浓度。棉花苗期NaCl临界筛选浓度:中棉所38、中棉所50为200 mmol/L;百棉1号、百棉2号、百棉5号为150 mmol/L;子叶节芽启动分化期NaCl临界筛选浓度:中棉所38和中棉所50为200 mmol/L;百棉1号、百棉2号和百棉5号为175 mmol/L。丛生芽生根NaCl临界筛选浓度:中棉所38为125 mmol/L,中棉所50、百棉2号为100mmol/L,百棉1号、百棉5号为75 mmol/L。  相似文献   
62.
春育夏栽棉产量构成因素与品质空间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五元二次旋转回归设计田间试验,通过建立各类数学模型的统计分析得出,力争公顷铃数、兼顾铃重,是获得高产的主攻方向。摸清了各产量因素间相互制约、此长彼消的变化规律与不同皮棉产量的产量结构指标。明确狠抓中下部果枝1~2果节内围优质铃、运用适期早栽、合理密植、肥促化控等综合农艺措施,是实现优质高产最佳产量结构的症结  相似文献   
63.
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检验了3个棉花品种(系)时草甘膦除草剂的抗性.首先将41%的草甘膦设置了3个浓度梯度,即配置成40倍液、60倍液、80倍液,分别处理种子和出苗12 d的幼苗.结果表明,所选育的2个抗性材料在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耐受性方面,均比非抗材料鲁棉研21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也证明室内发芽试验是检测抗除草剂棉花抗性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百棉系列棉花自交系品种(系)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20对SSR核心引物构建了百棉系列棉花自交系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20对引物分属棉花15条染色体,共检测到116个等位基因,平均5.8个;PIC值和MI值分别平均为0.718和4.384。引物组合NAU1028/NAU5104、NAU4903/NAU3110/NAU1043、NAU0905/NAU1255、NAU3839/NAU4024、NAU5104/NA U4024、NAU2121/NAU5104和NAU1043/NAU3254/NAU4024可分别将百棉1号、百棉2号、百棉13号、百棉5号、百棉011、百棉19号和百棉985与其他所有材料区分开。构建了百棉系列棉花自交系品种(系)的SSR数字指纹代码。对棉花指纹图谱构建的供试材料和核心引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5.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钾水平(0.05、0.2、0.8、3.2、12.8mmol·L-1)对棉花幼苗根、茎和叶生长及钾、钙、镁、铁和硼吸收、分配和平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供应水平的提高,钾吸收量和含量增加,茎中钾含量均明显高于叶片;幼苗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和根、叶相比,茎生长对钾缺乏和钾过剩均最敏感。钾水平升高,先促进后抑制钙和镁的吸收,先抑制后促进铁的吸收,持续促进硼的吸收,降低根、茎、叶中钙、镁、铁和硼含量,但显著影响不同元素吸收及其在不同器官中含量的钾水平不一定相同;改变不同元素在根、茎和叶中的相对分配量,而基本没有改变其分配模式;显著降低根、茎和叶中钙/钾、镁/钾、铁/钾和硼/钾比(12.8mmol·L-1钾下根中铁/钾比除外)和茎中的铁/硼比,并显著提升茎和叶的钙/镁比。  相似文献   
66.
夏棉早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棉花育种实践中,常希望获得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的品种,但由于产量等目标经济性状多为数量性状,它们的遗传力较低,而且彼此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致使常规的育种方法同时改进多个性状的工作遇到了困难。如何从众多数量性状指标进行有效的综合选择,是摆在育种家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早熟性状、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及典型相关分析,以便从另一个侧面研究短季棉早熟性及其与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内在联系,以期为夏棉育种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本校进行,选用不同生态型夏棉品…  相似文献   
67.
董娜  张新  王清连  李成奇  刘阳阳 《核农学报》2013,(10):1431-1440
短季棉育种是缓解我国当前粮棉争地矛盾、实现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研究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寻找与其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于短季棉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百棉2号×TM-1组合构建的F2为作图群体,利用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在F2群体中进行QTL定位,构建了一张含152个SSR标记、40个连锁群、总长1010.3cM、覆盖棉花基因组的22.6%、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91cM的短季棉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得到的40个连锁群已定位到相应的21条染色体上,为短季棉分子遗传图谱进一步饱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检测出22个控制早熟及相关性状的QTL,其中检测到的主效QTL可用于短季棉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68.
豫北植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棉争地矛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植棉本身费时费工以及河南绝大部分耕地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等因素导致当地植棉面积急剧下降[1-2]。小麦棉花两熟种植是应对棉花面积急剧下降的一种措施。小麦生育后期套种短季棉,可以增加短季棉生长季节、充分利用温度和光照资源,但不适应  相似文献   
69.
张金宝  王清连 《种子》2016,(9):113-114
百棉985是河南科技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棉花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的单产依次比对照品种中植棉2号增产10.9%、13.3%和14.0%,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位;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依次比对照品种中植棉2号增产8.7%、11.0%和11.9%,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位.抗性鉴定,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70.
不同生态环境对陆地棉杂交F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南新乡(环境Ⅰ)和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石河子(环境Ⅱ)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对陆地棉杂交F2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性状的变异系数皮棉产量和单株铃数均最大,生育期均最小,铃重、籽指和衣分存在较大差别。两种环境各性状间的相关不尽一致,单株铃数与衣分、衣指、籽指,衣分与衣指,皮棉产量与始节高度、衣分、籽指间均表现出正负相关的明显差别。两种环境株高、总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和衣指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对这些性状直接选择是有效的;衣分在环境Ⅱ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虽均为负值,但可通过衣指对皮棉产量有较大促进作用;一些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对其选择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环境Ⅰ中株高、单株铃数和衣指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环境Ⅱ中生育期、总果枝数、单株铃数和铃重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为棉花产量的生态穿梭育种明确了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