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84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59篇
  53篇
综合类   400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张欣  甘凯  王海  黄锋绍 《科学养鱼》2012,(6):42-43,28
企鹅珍珠贝为大型珍珠贝类,而且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以及分泌珍珠质速度快等优势。在海南已经小规模用来培养附壳珍珠。但是养殖时稚贝成活率仍旧偏低,这严重制约企鹅珍珠贝的产业化发展。笔者从养殖方法入手,经过调查统计分析,确定企鹅珍珠贝的成活率与不同养殖方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鸡树条荚蓬药用部位茎、叶的生药学特性,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鸡树条蒾荚茎和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鸡树条莲荚茎、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3.
本研究旨在评价禾草源同型发酵和/或异型发酵乳酸菌发酵对无芒雀麦青贮有氧稳定性的作用效果。将从禾本科牧草上分离筛选出的2株同型发酵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ti)及1株异型发酵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制成发酵剂。选用开花期无芒雀麦,刈割切段至2~3 cm,根据所喷发酵剂菌株的不同,分为4个处理:1)对照处理(con处理),喷洒无菌去离子水;2)异型发酵处理(he处理),喷洒布氏乳杆菌液;3)同型发酵处理(ho处理),喷洒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混合液(2种菌1∶1混合);4)同型发酵+异型发酵处理(he+ho处理),喷洒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混合液(3种菌1∶1∶1混合)。各处理喷洒量均为10 m L/kg鲜牧草,喷洒总菌数约为5×105CFU/g鲜牧草,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实验室常温发酵60 d后开封,通过测定无芒雀麦青贮营养成分、菌群数量及中心温度变化评价其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经60 d青贮发酵后,4个处理的p H均较青贮前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发酵效果均较好(p H≤4.3),尤以ho处理效果最优。而在有氧暴露试验期间,con和ho处理的p H迅速增加,至第8天时达到7以上;he+ho处理p H增加幅度略低于con和ho处理,其p H至第8天时为6.3,显著低于con和ho处理(P0.05);he处理p H增加非常缓慢,至第8天时仅为4.4,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经60 d青贮发酵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ho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con处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有氧暴露试验期间,WSC含量在ho处理中迅速降低,在he处理中缓慢降低;至第8天时,WSC含量以he处理最高,he+ho处理显著低于前者(P0.05),而con和ho处理则显著低于he和he+ho处理(P0.05)。青贮发酵后霉菌数量明显受到抑制,且以单独添加异型发酵乳酸菌和混合添加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乳酸菌时抑制效果较优,这2个处理均未检出霉菌,且he+ho处理在有氧暴露至第5天时仍未检出霉菌,he处理在有氧暴露至第8天时仍未检出霉菌。在有氧暴露第3和5天时,he和he+ho处理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con、ho处理(P0.05)。在有氧暴露第8天时,he+ho与he处理的乳酸、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P0.05)。he、he+ho、con和ho处理的有氧稳定性依次降低,分别为194、126、62和58 h。综合评价结果得出:布氏乳杆菌单独或与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接种可有效抑制无芒雀麦青贮的有氧腐败,保证无芒雀麦青贮有氧暴露期间品质的稳定,且前者更有效;接种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未能在提高无芒雀麦青贮有氧稳定性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为保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建馆以来收藏的珍贵农业图书资料,充分发挥其参考价值,进一步提升贵州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与推广,采用TRS全文数据库平台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系统进行农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研究。该研究开发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库群,通过二次开发将引进的单机版英联邦农业和生物(CABI)文摘数据库转换成网络版,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引进的中国学术期刊(CNKI网络版)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形成贵州农业科技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调查研究,选取4种典型处理技术:DSP-SH(Anaerobic-Anoxic-Oxic,A2/O)生物脱氮除磷技术、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膜生物反应技术(Membrane Bio-Reactor,MBR)以及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SB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除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处理效果基本达标外,DSP-SH(A2/O)技术、SBR技术以及MBR技术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差,均未稳定达到一级B标准,需定期加药提高去除率。4种污水处理技术的投资及占地面积均较低,DSP-SH(A2/O)和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的操作管理和后续维护均比较方便;MBR技术污水处理效果好,但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经济较发达或对出水要求较高的地区;SBR技术运行方便灵活且费用适中,适用于受地形、占地面积限制的农村集中居住地。只有因地制宜地选用水处理技术模式,并结合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维护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6.
壳聚糖和抗坏血酸复合处理提高台湾青枣采后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延长台湾青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的采后保鲜时间,基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 A)可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壳聚糖涂膜处理能防止果实失水和微生物侵染,该文探讨抗坏血酸、壳聚糖涂膜及抗坏血酸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台湾青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果实采收后当天,分别用30.0mmol/L抗坏血酸浸泡处理、8g/L壳聚糖涂膜以及30.0mmol/L抗坏血酸浸泡后并用8g/L壳聚糖涂膜复合处理,以双蒸水浸泡处理为对照,处理结束后,置于(25±1)℃和90%~95%相对湿度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相关生理参数,扫描电镜观察果皮果实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抗坏血酸或壳聚糖单独处理虽然对台湾青枣保鲜有一定效果,但复合处理后保鲜效果更好.表现为显著减少果实失水率和相对电导率(P<0.05),抑制果皮叶绿素降解及果实果胶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增加,降低原果胶分解成可溶性果胶的速率(P<0.05),使果实硬度和细胞完整性得以维持;延缓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下降,降低膜脂氧化速率,果实过氧化氢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维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SS)、可溶性总糖(total soluble sugar,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抗坏血酸含量.研究结果说明,抗坏血酸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可提高台湾青枣贮藏过程中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伤害;降低果实失水率,减缓果皮叶绿素降解速率,延缓细胞降解和软化速率,维持果实细胞完整性,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从而达到延长采后果实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枣疯病是枣树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植原体病害,几乎分布于国内所有的枣树栽培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我国陕西、宁夏、甘肃3省枣疯病样品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枣疯病植原体的核糖体基因片段为1 196bp,包含部分rps19,rpl22和rps3三个基因,其中rpl22和rps3大小分别354bp和753bp,分别编码118和251个氨基酸,且这两个基因为非重叠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我国陕西、宁夏、甘肃的枣疯病植原体的核糖体蛋白rp基因大小一致,归属于植原体16S rⅤ-B组;该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特性与樱桃致死黄化(CLY5)和桃树黄化印度分离株系(PY-In)植原体相似.首次报道了我国枣疯病核糖体蛋白基因rp基因的序列,把枣疯病植原体归到16S rⅤ-B组,为枣疯病植原体提供了新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18.
王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26-127
对洪涝灾后"早翻晚"栽培不同播种方式、不同播期、不同施肥水平的产量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播种方式"早翻晚"栽培产量以机旋耕机条播方式为最高,经济效益以免耕人工撒播方式为最好;播种期在7月25日前,且栽培管理重视的,宜采用机旋耕机条播播种方式,播种期在7月25日以后,且管理粗放的,宜采用免耕人工撒播方式;规模种植大户由于面积大、抢时间、劳动力紧张,适宜采用机旋耕机条播播种方式栽培"早翻晚",一般农户宜用免耕人工撒播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119.
强优势杂交棉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中9018自交系为母本以及中棉所45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了219个F2:3家系,将其分成两份后分别种植于河南省安阳和安徽省望江,每个点分别设置了三个重复。用6753对引物筛选亲本多态性,获得了193个多态位点并进行标记间连锁分析,其中的127个位点构建了一张包括33个连锁群,全长为1396.2cM的陆地棉品种间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另外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2.0软件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5个加性QTL和10对上位性QTL。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的QTL精细定位以及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并可以此为参考选择部分材料供后续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20.
选取21头经产并确诊为乳房炎奶牛为乳房炎组,另选健康奶牛21头为对照组,分别于泌乳l,6,14,21,28,35和45d取材,每组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采集血液和乳腺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研究氧自由基在奶牛乳房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乳房炎奶牛血清及乳腺组织中ROS、NO和MDA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提示乳房炎奶牛机体组织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受到氧化损伤,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参与了乳房炎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