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4篇
  3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配电网直接联系用户,其可靠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又对应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配电线路故障快速定位系统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及数据转发装置,对运行中的配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当其发生故障时,该系统能准确定位故障点,省去查找故障所耗费的大量物力、人力和时间,并在主站GIS上显示故障线路和故障点,及时启动报警程序,短信通知有关人员,缩短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2.
水土流失会引发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本文详细介绍了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4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并对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涵义、特点及对土壤扰动的机械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3.
为明确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对电磁感应式表观电导率测量精度的影响,该研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3种典型地貌类型(冲积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干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结合土壤采样室内测定方法,分析土壤剖面(100 cm)每2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对不同高度(130、110、90、70、50 cm)所测表观电导率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通过引入对表观电导率贡献率较高的非盐分因子作为辅助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土壤盐分多因素协同解译模型。结果表明:3种地貌类型中,土壤盐分含量是影响表观土壤电导率贡献率最大的作用因子,不同地貌类型下各土层影响表观电导率的因子存在明显的差异,冲积洪积扇缘地貌主要表现为上层(0~60cm)土壤含水率和底层(60~10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碳含量对表观电导率贡献较高,冲积平原地貌则是表层(0~20 cm)和底层(40~100cm)的土壤含水率以及20~40cm土层的黏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对表观电导率表现出较高的贡献率,干三角洲地貌下上层土壤(0~60cm)阳离子交换量和下层(6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能够对表观电导率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引入对表观电导率影响较大的作用因子,建立了针对不同地貌类型下分层土壤盐分协同解译模型,与仅以表观电导率解译土壤盐分含量相比,冲积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干三角洲地貌类型下0~100cm土层盐分预测模型校正决定系数分别由0.81~0.86、0.55~0.87、0.25~0.56提高至0.83~0.91、0.63~0.93、0.48~0.70,多因素协同解译模型有效提高了土壤盐分解译模型精度。研究结果可为盐渍化土壤的快速准确监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4.
根据变量施肥技术研发适用于大田棉花膜下滴灌的比例混合变量施肥装置,同时具有可编程控制(PLC)、计算机程序控制(CPC)和遥控控制(RC)3种功能,通过水流驱动无需动力,节能降耗,提高肥料利用率10%以上,达到预期研发应用目的.  相似文献   
65.
MapInfo与Delphi集成在棉花土壤施肥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新  王海江 《土壤》2005,37(4):455-459
以“农五师81团棉花土壤肥力地理信息管理及施肥推荐决策系统”为例,介绍了以MapInfo与Delphi作为开发工具,采用OLE自动化技术,集成开发应用GIS软件的方法:同时分析了开发过程中MapInfo与Delphi集成技术的实现方法,并简单介绍该决策系统的一些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66.
莫索湾灌区土壤剖面盐分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莫索湾灌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绘制了土壤剖面盐分含量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剖面盐分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具有一定的低聚特征,表层土壤平均含盐量最低,60~100 cm的土层含盐量最高;各土层土壤盐分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但整个研究区土壤盐分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0~40 cm的土层盐分属于强变异性,40~100 cm的土层盐分是中等变异性;研究区各层土壤盐分均属于中等空间自相关,0~20、20~40 cm土层的块金系数分别为0.698和0.653,空间相关性低于底层;克里格插值分析表明,各土层含盐量均呈斑状、块状分布,研究区的土壤盐分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不同盐渍化改良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对土壤剖面盐分和0~80 cm耕层脱盐效果,为实现重度盐渍化土壤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重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改良方案(T1:农业改良措施、T2:根区隔离土壤盐分+农业改良措施、T3:暗管排水处理+农业改良措施),通过3年的大田试验,分析0~80 cm土壤剖面盐分分布与盐分含量变化。【结果】不同改良措施地下水埋深随着生育期的灌溉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暗管排水措施对地下水埋深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根区隔离、暗管排水措施与农业改良措施相结合均能够快速有效降低土壤盐分,根区隔离措施底层(40~80 cm)土壤脱盐效果较强,盐分含量降低了8.92 g/kg,暗管排水措施在表层(0~40 cm)土壤盐分含量降低了6.30 g/kg,具有较强的脱盐效果,农业改良措施在耕层(40~80 cm)土壤整体盐分含量降幅相对较低;结合3年的脱盐率变化来看,2016年脱盐率较低, 2017年研究区脱盐率大幅度提升,根区隔离措施、暗管排水措施耕层(0~80 cm)土壤平均脱盐率分别为63.30 %、52.47 %,明显高于农业改良措施脱盐率30.67%,2018年农业改良措施、根区隔离措施以及暗管排水措施在0~8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为5.28 %、20.00 %、3.89 %。【结论】根区隔离、暗管排水工程措施结合农业改良措施,能够快速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重度盐渍化土壤。  相似文献   
68.
盐渍化农田不同埋深暗管排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暗管排盐技术与农业灌溉种植方式结合的土壤脱盐效果,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盐碱地以及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第三师红旗农场的重度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暗管埋深(T1,暗管埋深1.2 m;T2,暗管埋深1.5 m;T3,暗管埋深1.8 m),暗管间距均为25 m,通过2年的暗管排盐实验研究1 m耕层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特征以及水平方向土壤盐分变化。【结果】暗管埋设2年后,不同埋深暗管水平方向土壤盐分含量均有所下降,但距离暗管各点降幅差异较小;各暗管处理配合地面灌溉均能有效降低1 m耕层土壤盐分含量,T1、T2、T3处理土壤含盐量分别降低了7.88、8.90、8.13 g/kg,T2处理在1 m耕层脱盐率最高为45.79 %,优于T1、T3处理,T1、T3脱盐率差异不大;不同土层脱盐效果存在差异,3个处理在40~60 cm土层脱盐率均超过50%达到最大值,但整体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结论】暗管排盐技术结合地面灌溉对降低土壤耕层盐分具有明显的作用,依据实际情况可降低灌溉量或增加暗管铺设间距。  相似文献   
69.
利用PAID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嵌入GIS组件MapX技术,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把棉花田间管理和作物施肥理论等专家知识进行科学组装和集成,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棉花施肥推荐专家系统。实现了远程专家施肥推荐和信息查询功能。该系统不仅实现了专家知识的远程共享,也为今后开发其它作物或类型的专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潘冬梅  吕新  王海江 《土壤》2008,40(1):141-144
以新疆主栽棉花品种为试验种植作物,采取小区试验的方式,进行滴灌施肥棉花N素吸收特性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籽棉(y)与滴灌棉田N量(x)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y=3271.82 14.46x-0.0312x2(r=0.9604*),并建立了施肥推荐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