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40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1篇 |
农作物 | 46篇 |
园艺 | 9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麦漯珍一号黑种皮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黑小麦漯珍一号与3个红色籽粒小麦杂交,遗传分析表明:F1代籽粒表现为黑色;F2代种皮性状黑色与红色分离比率为9:7,说明漯珍一号黑种皮由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2.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整个灌浆过程中,杂交小麦的干物质增幅都比常规小麦高,且达到快速增长的时间要早。杂交小麦的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其灌浆速率比同期常规小麦高。最大灌浆速率Rmax,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因此提高渐增期和快增期速率对提高小麦粒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3.
根据棉花双隐性核不育制种生产经验,采用不同时期和浓度喷施缩节胺进行制种化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缩节胺处理棉花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缩节胺用量为10g/667m2,其结铃性、铃重和产量较高,比清水对照增产37.49%~52.4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有效地控制了棉花营养生长、促进了提早开花结铃,降低了棉田阴蔽,减少了蕾铃脱落。过早高剂量使用缩节胺,会对棉花营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作用,导致植株节间过短、植株矮小、植株的通风透光差,授粉时遗漏花过多,结铃性和棉花制种的产量下降。在双隐性核不育制种生产上,以蕾期2g、花期6g、打顶后2g各喷施1次效果最好,同时应根据植株长势、土壤肥力和天气状况适时适量灵活运用,掌握前轻中重后轻和少量多次的原则,达到制种高产、稳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决藏区芜菁种植密度不均匀、块根大小不一致、产量低,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对优质
原料的需求问题,以对本地芜菁品种提纯后的新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川西藏区不同播种密度(株行
距20 cm×30 cm、25 cm×30 cm、30 cm×30 cm和35 cm×30 cm)对芜菁块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
明:各处理芜菁块根横切面直径和单株块根质量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均为株行距
35 cm×30 cm>30 cm×30 cm>25 cm×30 cm>20 cm×30 cm;各处理芜菁产量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
大小顺序为株行距30 cm×30 cm>35 cm×30 cm>20 cm×30 cm>25 cm×30 cm。结合芜菁植株性状、产
量及芜菁深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材料的要求,得出川西藏区芜菁栽培的最佳株行距为30 cm×30 cm;如产
品用作饲料,则采用株行距35 cm×30 cm和30 cm×30 cm这2种密度均可。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