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摄食水平对泥鳅生长、饲料利用率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不同摄食水平对泥鳅生长、饲料利用率及体生化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泥鳅投饵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将180尾平均体重为(4.81±0.68)g的供试泥鳅(Misgurnus anguillcaudatus)随机分为A、B和C三个不同的日摄食水平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泥鳅,三个处理组分别按泥鳅体重的3%、4%和5%投喂供试日粮,研究日投饵量对泥鳅生长、饲料转化率及体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泥鳅的末重、增重率、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呈递增的趋势,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②饲料转化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C组显著高于A组(P<0.05);③泥鳅的肌肉、全鱼中水分和灰分含量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肌肉中灰分含量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A组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泥鳅的生长—摄食为线性增长;在4%摄食水平下饲料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82.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水产科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完成4门课程连续6周集中教学实习任务,帮助和引导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对水产科学专业2010年、2011年两年来4门课程连续6周集中教学实习环节从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创设实践教学条件、丰富学生实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实践。文章对水产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83.
三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的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明不同株高、穗位高具有超高产潜力(>15 000 kg hm-2)夏玉米品种的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有利于密植增产。本研究在多年高产试验基础上(连续3年达15 000 kg hm-2以上),选用了登海661 (DH661,低秆低穗位)、登海701(DH701,中秆中穗位)和先玉335 (XY335,高秆高穗位) 3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进行试验。在一般高产条件下,这3个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干物质生产特性的模型解析表明,DH661的产量潜力高于DH701和XY335,其活跃生长期比XY335长近3周。开花后光合特征参数显示,DH661光合作用与光能利用效率明显较高,尤其是当XY335进入生理功能速衰期时(开花后28 d),DH661仍处于缓慢下降阶段,且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DH661的这一特性表明其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284.
畜牧推广学是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新开设的重要专业选修课之一.针对目前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课时少、内容繁杂、学生对畜牧生产过程了解甚少而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畜牧推广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在总结笔者多年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文章从创...  相似文献   
285.
【目的】探明不同类型氮肥对高纬度春玉米土壤N2O和CO2昼夜排放的影响,以期为高纬度地区农田氮肥高效利用管理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微区施用缓释肥(SLN)、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NIUI)和普通尿素(OU)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在苗前(S1)、苗期(S2)、拔节期(S3)、灌浆期(S4)、蜡熟期(S5)和休闲期(S6)6个时期取样测定,比较分析农田N2O和CO2的昼夜排放特性。【结果】施用不同类型氮肥,田间N2O和CO2昼夜排放均呈单峰变化趋势,S1—S6时期,土壤N2O排放高峰出现在12:00—19:00,排放低谷出现在下半夜(0:00—6:00),而S2—S5同一时期白天或夜晚各观测时段之间CO2排放通量差异不显著。S1和S2时期,N2O和CO2白天排放量分别占全天总排放量的56.2%—82.3%和53.6%—66.5%,而S3—S6时期,白天排放比例分别为40.6%—59.6%和43.7%—55.4%。SLN处理减少了S1时期土壤N2O的全天总排放量,而NIUI处理减少了S1、S2和S5时期土壤N2O的全天总排放量,其主要减排时段为S1时期的4:00—16:00和S2时期的12:00—22:00,其中S2时期18:00—19:00减排量占所有减排时段总量的57.3%,S5时期昼夜各时段均表现为减排作用,且昼夜减排比例相当;SLN对土壤CO2的主要减排时段为S1时期的全天和S3时期的15:00—4:00,其中S1时期12:00—23:00减排比例高达76.8%,S3时期夜晚减排比例占所有减排时段总量的68.1%;NIUI处理在玉米生长季5个测定日都表现出对CO2的减排作用,但昼夜减排比例存在差异,白天平均减排46.9%,最高减排达73.2%。同时发现,N2O和CO2排放通量日均值与9:00—10:00观测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N2O=0.938**,rCO2=0.977**),9:00—10:00可作为东北春玉米农田N2O和CO2昼夜排放研究的代表性取样时段。【结论】不同类型氮肥对土壤N2O和CO2昼夜排放通量的影响在不同时期表现各异。与常规施氮相比,缓释氮肥抑制了玉米苗前期土壤N2O昼夜排放,减排时段主要在9:00—22:00,而在其他测定日均促进了土壤N2O昼夜排放;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抑制了玉米苗前白天、苗期夜晚以及收获期白天和夜晚的土壤N2O排放,对拔节期至灌浆期土壤N2O的昼夜排放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苗前测定日全天和拔节期测定日的夜晚,缓释肥对土壤CO2表现出减排作用;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降低了6个测定日土壤CO2的排放。  相似文献   
286.
日粮系酸力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日粮不同系酸力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将24只7日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成4组,A组饲喂基础H粮,B、C和D 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9.0和15.0 kg/t酸化剂的试验日粮(补饲料系酸力水平分别为30.0、20.0和10.0 mmol HCI/100 g;日粮系酸力水平分别为39.3、35.2和31.1 mmol HCl/100 g),研究日粮系酸力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B、C和D组羔羊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显著高于B组(P<0.05);(2)饲料酸化可有效改善羔羊健康状况,B、C和D组羔羊腹泻率分别较A组降低了36.36%、28.65%和81.82%;(3)B,C和D组CP、G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4)B、C和D组D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D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果提示,降低羔羊日粮系酸力水平,可以显著改善羔羊日增重、料重比和羔羊对日粮主要养分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羔羊健康状况,在本研究条件下以补饲料系酸力水平10.0 mmol HCl/100 g即日粮系酸力水平31.1 mmol HCl/100 g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87.
郑培峰    张晓龙    司雨    吕艳杰  王立春  王永军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1):297-303
为探明不同方式深松对三江平原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基地开展田间深松试验。试验设置2个深松深度(30 cm, 40 cm),3个深松时期(上年秋季,QS;当年春季,CS;和当年夏季,XS),以常规旋耕处理为对照(CT15)共7个深松处理,比对分析了不同深松方式对土壤水分、玉米农艺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 cm深松效果优于30 cm, 0—10 cm土层中XS40和QS40土壤含水量在播种(VE)和吐丝期(R1)显著高于CT15,分别高29.17%和9.25%,21.02%和12.94%;20—35 cm土层中,QS40在拔节期(V6)和R1分别较CT15高11.76%和7.82%。深松对株高、穗位高和绿叶期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同深松处理间差异较小。与CT15相比,QS30植株高度降低5.53%;CS40和XQS40与CT相比,其穗位高分别降低6.67%和10.98%;成熟期各处理绿叶数出现差异,以QS30,QS40和XS30作用效果显著,较CT分别高34.85%,48.02%和15.12%。深松可降低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东北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低、肥料施用不合理、耕层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持续增产及养分效率的提升。研究综合农艺措施下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与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为春玉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7—2019年,以玉米品种‘富民108’为供试材料,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田间试验。整合密度、耕作方式、氮素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等技术要素,设置了高产高效模式(HH)和超高产模式(SH),同时设置农户模式(FP)和基础地力模式(CK)作为对照;为计算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在FP、HH和SH模式下各自增设不施氮肥空白处理。在玉米6个生育期,取植株样品测定氮素含量和吸收量,同时取0—40 cm土壤样品测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成熟期考种、测产。  【结果】  3年试验玉米籽粒产量均表现为SH>HH>FP (P<0.05),SH比HH、FP处理平均提高了8.76%、20.16%。氮素偏生产力(PFPN) 3年均以HH处理最高,SH处理最低,HH比FP、SH处理平均分别提高37.92%、45.65%;氮素农学效率(AEN)和氮素回收效率(REN)均表现为HH>SH>FP,HH处理的AEN和REN分别比SH、FP处理提高了21.21%、35.72%和9.69%、63.56%。植株氮积累量在苗期至拔节期FP、HH、SH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生殖生长阶段(R1至R6)植株氮素积累量占氮素总积累量的比例为SH (36.21%)>HH (34.60%)>FP (29.75%)>CK (26.33%)。籽粒氮素积累量来自花后吸收的比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SH、HH、FP、CK处理花后氮素吸收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8.43%、44.78%、40.40%、35.39%。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在玉米开花期前均以FP处理最高,而开花期到成熟期以SH处理最高,与FP、HH处理相比,SH处理的0—20 cm 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2.00%、4.05%,20—4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4.81%、4.93%。HH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显著低于FP和SH处理,而土壤氮素盈余量均以FP处理最高,比HH、SH处理分别平均高了23.36%、5.25%。玉米净收益HH比FP、SH处理分别提高了14.38%、18.30%。  【结论】  高产高效模式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氮残留率和氮损失量,而超高产模式虽然使产量进一步显著增加,但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增加了土壤氮素残留与表观损失量。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率、经济效益及潜在环境风险,将种植密度由6.0万株/hm2提高至7.5万株/hm2,氮肥播前一次性基施改为减量分次施用,配套秋季深翻、夏季深松的高产高效模式,可以实现春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89.
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2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单位面积穗容量大,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突出,适宜江苏淮北麦区种植.文章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90.
提高粗纤维利用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粗纤维的结构特点及其营养作用,并根据粗饲料营养价值低、采食量低、消化率低的特点,提出了平衡粗饲料营养成分,改善适口性,提高粗纤维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