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7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及其与其他淀粉品质性状的关系,以30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河南省7个地点种植,对面粉中抗性淀粉含量、淀粉组分、淀粉糊化特性、淀粉粒度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被测品质性状均受环境、基因型影响,且多数指标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7个地点间比较,抗性淀粉含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在开封点和原阳点均优于其他地区。供试小麦品种的抗性淀粉含量为1.47%~2.28%,平均为1.88%,以赛德麦1号、百农4199、许科316等品种的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经相关分析,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提高小麦抗性淀粉含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淀粉的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62.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对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群体动态、穗花发育、子粒灌浆和产量构成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实现超高产产量指标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即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穗粒重较低的多穗型品种,应在保持适宜群体头数的基础上,采取拔节期追氮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增加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针对大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率低、穗粒重较高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重高的优势,并通过适当加大播量和适期肥水管理,促进分蘖成穗,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该类品种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对中国部分农业文献所记述的栽培植物根系的培植经验和其他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结果表明:中国对植物根系研究开始早,经验丰,研究进展密切结合农业生产实践,主要研究内容由生产中来又为生产服务,而且随着时代进程的推进,有阶段性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64.
为优化盆栽果桑景观造型,选择地方果桑品种做接穗,采用贴皮芽接、丁口芽接、方口芽接3种方法进行夏季嫁接,观察记载嫁接成活及后期生长情况,发现贴皮芽接的成活率高,入冬后塑料大棚管理可延长新生枝条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65.
不同HMW-GS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类型小麦品种在河南省不同纬度、不同经度地区种植的品质表现,结果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评分与小麦加工品质密度相关,根据评分可大致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在试验区域内,随纬度降低,不同HMW-GS类型小麦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均有所下降,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评分较高的品种受生态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在纬度相近、经度不同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表现不尽一致。研究还对供试小麦品种的加工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6.
土壤重金属铜、镉胁迫对冬小麦碳氮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选用铜、镉两种金属元素各设置3个浓度水平,即Cu,(100mg/kg),Cu2(200mg/kg),Cu3(300mg/kg)和Cd1(10mg/kg),Cd2(50mg/kg),Cd3(100mg/kg)共6个处理,以不施金属元素处理为对照.研究了Cu。Cd胁迫对冬小麦碳氨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铜、镉处理降低了小麦叶片、茎鞘、颖壳等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再运转量和再运转率以及花前营养器官总运转量和运转率。降低了粒重。其中以Cu2,Cd2处理对叶片影响最大,Cu3,Cd2处理对茎鞘、颖壳穗轴和总运转量影响最大。小麦叶片、茎鞘、颖壳等营养器官花前贮藏氮索再运转量和总运转量随铜、镉施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籽粒氨素积累量也随之降低,而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氮素再运转率和总运转率的变化较为复杂。Cu。Cd对籽粒产量、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表现为随施用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氮肥施用对豫南稻茬小麦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豫南稻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障碍因子及小麦群体质量指标,在豫南稻茬麦区田间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氮肥施用(0,150,225 kg/hm~2)对扬麦15和兰考1 982个冬小麦品种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2个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说明在当前豫南稻茬麦区氮肥仍是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并且在相同氮肥供应条件下,兰考198小麦籽粒产量明显高于扬麦15品种。研究还发现,实现该地区小麦产量6 000 kg/hm~2左右,产量构成需达到以下指标:成穗数490万~620万穗/hm~2,穗粒数42粒,千粒质量37 g以上。进一步分析发现,达到上述产量目标,小麦起身期群体茎蘖数为680万~780万穗,起身、拔节和开花期的适宜叶面积指数分别为2.89~3.20,4.08~5.60,6.09~7.61,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3 025~16 568 kg/hm~2,20 888~24 090 kg/hm~2,且开花期和成熟期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应高于0.38粒/cm~2和9.45 mg/cm~2。根据本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兰考198较扬麦15更适宜当前豫南稻茬麦区种植,实现6 000 kg/hm~2产量水平,全生育期氮肥用量应在225 kg/hm~2左右,并达到主要生育时期适宜的群体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68.
为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抗氧化角度提示硅元素的抗旱机理,以冬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硅肥对不同干旱胁迫(对照、轻度胁迫、重度胁迫)下小麦旗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中关键基因表达、抗氧化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轻度和重度胁迫持续10 d时,施用硅肥与不施用硅肥比较,小麦旗叶抗坏血酸分别提高了16.57%和8.39%,小麦旗叶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关键酶基因TaAPXTaGRTaGS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60.23%、73.61%、11.35%和87.97%、25.70%、114.64%;在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持续20 d时,施用硅肥与不施用硅肥比较,小麦旗叶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8.03%和6.81%,小麦旗叶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关键酶基因TaAPXTaGRTaGS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24.54%、44.42%、56.80%和118.19%、41.42%、269.21%;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9.23%和33.31%。以上结果说明,施用硅肥可以增强小麦旗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功能,提高小麦植株的抗旱性,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69.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2种穗型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宽幅带播(播幅8 cm)种植方式下不同带间距7 cm(KF7)、12 cm(KF12)、17 cm(KF17)对冬小麦生育期内耗水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小麦宽幅带播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行距20 cm)相比,宽幅带播种植方式总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较高,土壤蒸发量较低。宽幅带播下随带间距减小,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成熟期土壤贮水量降低,总耗水量增加,土壤累计蒸发量、日均蒸发量和逐日蒸发量降低。矮抗58水分利用效率及最终产量均表现为KF12KF17KF7CK,兰考矮早八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KF7KF17KF12CK,产量表现为KF7KF12KF17CK。本试验条件下,多穗型品种以KF12处理、大穗型品种以KF7处理土壤蒸发较少,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讨外源H2S供体Na HS能否在小麦生育后期提高其抗旱性,在大田盆栽条件下,以豫麦49-198为材料,于小麦挑旗期设置干旱处理,并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05、0.10 mmol/L)Na HS,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麦旗叶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Na HS可以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降低旗叶MDA和H2O2含量,提高旗叶中SOD、POD、CAT活性,进而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单株有效穗数、百粒质量和籽粒产量。其中,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0.05、0.10 mmol/L Na HS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分别较不喷施Na HS处理显著提高17.9%、21.4%。综上,外源H2S可以通过提高小麦旗叶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等有害物质积累,提高小麦植株的抗旱性,进而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