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短日照(10h)长暗期(14h)生长条件下的农垦58s幼苗,暗期红光间断处理后4d,其叶片细胞膜透性,外渗液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明显比远红光处理的低。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叶片短日照处理11d后其细胞膜透性,4d后外渗液中蛋白质含量高地长日照(14h)处理的,而短日照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则低于长日照处理的。 相似文献
72.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粤泰A(Y1A)线粒体DNA为模板,在具有细胞质遗传的线粒体特异性片段HL-spl侧翼各设计3条特异性巢式引物(LSP1、LSP2、LSP3、RSPI、RSP2、和RSP3),利用特异性引物和随机引物Adl、AD2和AD3,通过热交错PCR(TAIL-PCR)扩增HL-spl的侧翼序列.通过扩增和序列分析得到了HL-spl 5'侧翼1456 bp和3'侧翼2570 bp的序列.改进后的TAIL-PCR方法为线粒体目的片段的侧翼序列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最佳条件,对籼稻愈伤组织进行不同继代培养条件优化组合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籼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NB培养基是较适合籼稻愈伤组织继代生长的培养基;籼稻YTB成熟胚愈伤组织不适合二次继代;铁盐浓度对籼稻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有明显影响;水解酪蛋白、脯氨酸、谷氨酰胺及硫代硫酸钠等能改善籼稻愈伤组织的质量,降低褐化率;抗坏血酸(VC)对籼稻胚愈伤组织的继代生长及抗褐化无明显影响;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学观察的一致性证明了外源腐胺PUT(30 mg/L)在籼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可以使愈伤组织保持良好的胚性,从而提高后续遗传转化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75.
76.
使用酚/SDS法、Tris-HCl法及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蛋白,从终产物形式、颜色、提取时间、蛋白产量、SDS-PAGE电泳图谱等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对提取的烟草叶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来评价3种方法提取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与2种常用方法相比,酚/SDS法具有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提取的蛋白纯度高、种类丰富,可用于Western Blotting检测,是一种合适的提取植物组织中蛋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从悬铃木叶片中提取的暗棕色抑菌化合物在生理盐水中的吸收光谱与用相同方法从樟树叶片中提取的抑菌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相类似;抑菌化合物分别在pH4.0-8.0的0.16mol/L Na^ 盐溶液和含5%的葡萄糖溶液中对光热稳定,在pH3.5以下容易析出;在柠檬酸、磷酸及Tris-HCl等常用的缓冲溶液系统中,在pH4.0-8.0范围内也稳定;10mmol/L的F3^3 、Cu^2 、Ca^2 、Mg^2 、Zn^2 等两价金属离子,在生理pH条件下,对抑菌化合物的稳定性没有影响;抑菌化合物和常用的LB培养基先混合后再灭菌的抑菌活性与分别灭菌后再混合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其抑菌活性的强弱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苏云金杆菌。 相似文献
78.
[目的]构建水稻osvdac3和osvdac5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获得转干涉载体的转基因水稻植株。[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幼苗总RNA,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osvdac3和osvdac5的分别靠近5’端和3’端约500~600bp的特异序列,用Gateway重组克隆技术构建RNA干涉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遗传转化。[结果]成功构建水稻2个osvdac3和2个os-vdac5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并获得转osvdac3干涉载体的阳性植株。[结论]干涉osvdac3和osvdac5的植株为研究其功能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79.
[目的]克隆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获得35S∷Rf1b5′∷atp6转基因水稻植株。[方法]设计目的基因的特异引物,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叶片总RNA,借助Toyobo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为cDNA,通过PCR扩增得到atp6全序列;将atp6连接到含线粒体信号肽(Rf1b5′)的pCAMBIA1302双元表达载体上,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水稻的遗传转化[结果]利用目的基因atp6成功构建了35S∷Rf1b5′∷atp6植物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转atp6基因的阳性植株。[结论]为探讨水稻中超表达atp6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转糖基转移酶基因SM-Ngt1的拟南芥T2代阳性植株接种油菜菌核病菌,鉴定其对菌核病的抗性,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确定植株中SM-Ngt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拟南芥中SM-Ngt1基因对菌核病具有一定的抗性,且抗性的高低与体内SM-Ngt1的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