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镉离子对玉米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镉离子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镉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苗长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对幼苗根长具有极显著的抑制效应。(2)镉对玉米幼苗过氧化物酶(POD)具有激活效应,且随镉浓度的增加激活效应逐渐增强;对过氧化氢酶(CAT)存在低浓度下的激活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两种抗氧化酶均可被激活以抵抗镉的胁迫,但过氧化物酶起关键作用。(3)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2.
23.
对山东省目前种植和将要推广种植的24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对这些小麦品种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进行了分析,为小麦品质育种和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以70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检测淀粉粒结合SBE IIb的品种间差异;并对SDS-PAGE凝胶中SBE IIb进行回收、复性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淀粉粒结合蛋白(SGP)中分子量为85 kD的SGP-2是与淀粉粒结合的SBE IIb,具有淀粉分支酶活性;SBE IIb从淀粉粒释放并去除SDS后活性立即恢复,其活性高峰出现在花后21 d左右;SBE IIb在小麦籽粒发育早期开始表达,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有差异,但其表达图谱在品种间没有差异,即编码SBE IIb的基因位点不具有品种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25.
以黄瓜、番茄、小麦、水稻和莴苣5种植物为材料,研究了幼苗离体根在1~5mmol/LNH4NO3吸收液中选择吸收NO-3—N及NH+4—N的速率。黄瓜、番茄选择吸收NO-3_N较NH+4-N多;水稻、莴苣选择吸收NH+4—N较NO-3—N多;小麦对两种N源选择吸收性不强,在0.05和0.1mol/LKNO3底物诱导下,黄瓜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明显高于水稻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吸收能力及还原能力的差异,是不同植物对两种N源利用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试验以4个硬度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蛋白提取法分离了Puroindoline蛋白,并进一步通过改进的SDS-PAGE和A-PAGE方法对Puroindoline a(PINA)和Puroindoline b(PINB)蛋白进行分离。结果表明,A-PAGE的分离效果要远好于SDS-PAGE,不仅能更好地将两个蛋白分开,且具有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小麦品质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蓝、紫粒小麦籽粒花色苷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配以串联质谱技术和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对蓝、紫粒小麦籽粒中的花色苷进行分离与鉴定,揭示蓝、紫粒小麦籽粒花色苷组成成分。【方法】小麦籽粒花色苷用90%甲醇水溶液(含0.5%甲酸)超声波提取,SPEC18柱净化处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蓝、紫粒小麦籽粒中的花色苷提取物进行母离子扫描,初步确定蓝、紫粒小麦籽粒中的花色苷种类,用全扫描、子离子扫描,多反应检测技术对蓝、紫粒小麦籽粒中的花色苷组分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蓝、紫粒小麦籽粒中含有14种不同种类的花色苷类化合物,且不同的蓝、紫粒小麦籽粒中花色苷的种类与含量不同。【结论】明确了蓝、紫粒小麦籽粒中花色苷的组分与含量,建立了应用质谱快速分离与鉴定蓝、紫粒小麦籽粒中花色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盐胁迫对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静  王宪泽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1):42-44,61
为了研究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表达与盐适应性的关系,以小麦品种pH-82—2—2为材料对盐胁迫下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82—2—2经盐胁迫后,根、叶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生显著变化,说明盐胁迫影响该基因的表达。盐胁迫对5个同工酶14个等位基因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基因只有在盐胁迫下才表达,如Px-2b等,有些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如Px-1等。盐胁迫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说明小麦遭受盐胁迫后会通过控制基因的表达达到抵抗盐渍侵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我国6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同工酶基因型, 并测定了AGP活性及总淀粉含量, 以明确小麦籽粒AGP同工酶基因型组成及其与AGP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AGP有AGPa、AGPb、AGPc和AGPd 4个等位基因位点, 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6.7%、80.0%、86.7%和16.7%; 共检测到5种基因型, 其中基因型AGPabc出现频率最高, 为46.7%。不同基因型的品种间AGP活性和总淀粉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具有基因型AGPabcd的品种酶活性及总淀粉含量最高, 表明小麦籽粒中不同AGP同工酶基因型对酶活性及淀粉含量有不同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