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几年来我们对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国家标准GB8321.2-87,对全市蔬菜田科学防治病虫害、合理用药提高菜农防治水平和防治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我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6项施药原则,保证了蔬菜质量安全。1开展病虫预测预报确定用药适期几年来我们在全市设立7个虫情观测点,采取定点调查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菜青虫、蚜虫、豆荚螟、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20多种病虫进行了测报,将病虫害消灭在点片或为害前期。如菜青虫掌握在2~3龄高峰期用药;在防治策略上,采取“治二代压三代”适期偏迟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2.
如皋市地处长江下游地区,近年来春黄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已形成多个生产基地。由于连年种植,黄瓜疫病发生严重,危害损失大。一般从苗床开始见病,多造成零星死苗或死秧,严重时个别苗床可引起大片死苗或死秧。移栽后病情逐渐加重,至5月上、中旬揭膜后,进入结瓜盛期,也进入发病高峰期,田间会连片死苗,一般田块死株率10%左右,重发田块死株率超过50%,损失可达4成,  相似文献   
93.
豇豆荚螟是豇豆上常见的重发害虫,其发生期长(6-10月),世代重叠,着卵分散,幼虫钻蛀花荚,一般药剂防治效果差,且虽经防治危害仍较重,7、8月份盛发期,一般田块豆荚被害率经防治后仍达50%以上,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菜农盲目滥用农药,豇豆豆荚上农药残留量高,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豇豆荚螟的药剂,我站于2004年选择辛·唑等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豇豆早枯病是长江流域经常发生的病害,近两年有加重的趋势。2003年如皋市豇豆早枯病面积达到30%,产量损失10%~20%,最严重的田块产量损失超过50%。  相似文献   
95.
多年对小麦蚜虫的系统调查与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可以用小麦齐穗期作为生育指标来预报穗期蚜虫的达标期,齐穗期百株蚜量小于100头时(正常年份),期距为15~21d,大于100头时(主要是暖冬年份),期距8~12d。实际防治应根据以上发生情况相应采取“单独治蚜”和“病、虫结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6.
2003年9月中、下旬三代斜纹夜蛾产卵盛期,在如皋市如城蔬菜生产区,选长势较好的花椰菜田9块,采用随机取样调查法,每块田调查21~42个样点,每样点顺行连查4株,记载着卵量。空间分布型测定,采用聚集指标法、m-x直线回归法和Taylor指数法。聚集指标法测定结果如表1。表1显示C>1,I>0,m/x>1,CA>0,κ>0,表明花椰菜田斜纹夜蛾卵呈聚集分布。用Iwao的m-x直线回归法检验,根据不同卵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据回归得m=0.3705 1.0345xr=0.9237其中α=0.3705>0,β=1.0345>1,说明斜纹夜蛾卵存在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呈聚集分布。用Taylor指数法检验,根据…  相似文献   
97.
田间调查表明,4代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分布随果枝序下移,落卵量递减;同一果枝外围果节落卵量显著高于内围果节;棉株顶部往下第1~6果枝的蕾、铃苞叶外侧及果枝叶片正面卵量(')占全株实查卵量()的82.22%。应用预测模式^=8.1848+1.1481m',将传统全株查卵法改为局部查卵推测法,简便可靠。依据调查结果,及时去除无效果枝,可消除当时田间卵量20%以上。  相似文献   
98.
斜纹夜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季大白菜田重要害虫之一,发生量大,世代重叠明显,危害损失严重,生产中须多次采取防治措施方能控制危害。由于该虫钻蛀为害大白菜叶球,防治难度大,生产中菜农盲目滥用农药现象严重,施药频繁。不少菜农在田间出现危害时,三天两天用药,大大地增加了大白菜上农药残留量,极大地威胁了食用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确保防治效果,同时控制农药使用次数与使用量,2005年我们在筛选出安全、高效药种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施药间隔期的药效试验及其幼虫发生为害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小结如下。一、试验调查方法1.不同施药间隔期…  相似文献   
99.
为给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在小麦抗旱栽培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以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周麦18为试验材料,用盆栽控水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外源MeJA对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旗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含量及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了PSⅡ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叶黄素循环组分(V+A+Z)含量和(A+Z)/(V+A+Z)值,导致光合速率(Pn)及PSⅡ潜在活性(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受到显著抑制,最终表现为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喷施MeJA显著增加了叶黄素、β-胡萝卜素、(V+A+Z)含量及(A+Z)/(V+A+Z)值,从而使Fo和NPQ显著增大,缓解了干旱胁迫下强光对叶绿素产生的氧化破坏,而较低的叶绿素a/b也增强了小麦对弱光的利用效率。喷施MeJA能诱导叶片气孔适当关闭,减少了水分的散失,因而显著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叶片PnFv/FoFv/FmΦPSⅡ,最终表现为WUE和LUE显著提高。这表明外源MeJA能增强小麦叶片光合系统在干旱胁迫下的稳定性,改善小麦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野河林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降雨偏少,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容器苗造林目前已成为我场主要造林方式之一。为了给黄土高原地区造林提供大批优质侧柏容器苗,渭河两岸群众积极利用当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侧柏容器苗。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导致出苗率低,苗木质量不高。为了指导群众育好苗,我场技术人员结合林场多年育苗经验,总结出一套侧柏容器苗育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