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41.
创玉198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自育自交系驻03为母本,自交系C 72-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籽粒品质优,高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2.
施氮量对滨海改良盐土棉花钾累积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棉湘杂棉8号为材料,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33.2°N,120.5°E)滨海改良盐土上研究施氮量(0、150、300、375、450、600 kg N hm–2)对棉株钾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提高不同生育阶段棉株钾的吸收量,以盛花到见絮期的钾积累增量最大,并改变生育期间的钾吸收比例,使出苗到盛花期的钾吸收比例降低,盛花到吐絮期的钾吸收比例升高;同时,增加施氮还降低生育后期中上部果枝钾浓度的下降速率,但对下部果枝影响较小。随施氮量增加,各部位果枝氮对钾吸收的边际效应(每增施1 kg氮促进钾的吸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果枝部位越高,基于最大边际效应的施氮量越高。在300~375 kg hm–2施氮量范围内,干物质和钾在经济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提高,钾浓度和钾累积量动态特征参数比较协调,中部和上部果枝氮素对钾吸收的边际效应和钾的皮棉生产效率较高,利于高产形成。高于375 kg hm–2的施氮量导致皮棉产量增幅下降,氮素对钾吸收的边际效应和钾的皮棉生产效率较低;低于375 kg hm–2的施氮量降低干物质和钾经济系数,不利于高产形成。  相似文献   
143.
玉米自交系海南冬季扩繁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把握好播种时期适时播种是玉米自交系南繁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海南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台风主要在10月份以前,而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台风活动极少,应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播种较为适宜,过晚温度较高,病虫害发生严重,尤其是虫害很难控制,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笔者认为在适宜播期内越早越好,提早播种有利于避开春节前低温对玉米生长的危害,减少虫害的发生。提早在第二年四月份雨季来临前完成收晾晒任务,为把种子运回北方,早作春播或制种作准备。  相似文献   
144.
阐述了优质稻米的概念及其属性 ,分析了豫南稻区优质稻米生产的现状 ,提出了发展优质稻米应遵循的原则及目标 ,并从品种选育、基地建设、产业化开发、栽培管理和制定政策上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正> 1986年我们引种秦油2号,并于1986—1990年,先后进行了品种比较和生产示范等试验,现将试种结果简结如下。一、产量表现和品种特性1.产量表现1986—1987年,经田间观察及室内考种,秦油2号表现生长势强,抗逆性较强,经济性状良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我区种植。1987—1988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秦油2号产量居首位,比对照7833增产12.3%,比中油821增产65.8%。1987年冬季气候恶劣,全区油菜受冻害、旱害面积达90%,其中25%的面积绝收,50%的面积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46.
运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的原理,对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粗淀粉含量呈负相关,而与赖氨酸含量、小区产量呈正相关;粗脂肪与粗淀粉、小区产量呈负相关,而与赖氨酸呈正相关;粗淀粉与赖氨酸呈负相关,而与小区产量呈正相关;赖氨酸与小区产量呈负相关.粗淀粉直接作用大.对提高玉米产量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7.
通过对植物中已知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的保守性分析,设计1对简并引物,从陆地棉栽培种中棉所29(GossypiumhirsutumL.cv.Zhongmiansuo29)cDNA中克隆出1条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片断,经测序和对测序结果在有关数据库中检索分析,发现该片段与1条中棉(G.arboreumL.)EST及1条雷蒙德氏棉(G.raimondiiL.)cDNA同源性高达96%。三者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达100%,且完全符合CPI的特征;所克隆基因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与NBCI蛋白质数据库中登录的豇豆、向日葵、玉米、水稻中CPI均有高度同源性,表明该片段包含编码陆地棉CPI的完整序列。  相似文献   
148.
豫油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杂交种,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攻关后补助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而成为豫南发展双低油菜的主推品种。为了加快豫油5号的推广应用,现将其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49.
利用50%的乙草胺对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在播种后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探讨乙草胺对春夏播自交系及杂交种的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药害表现情况,以便为玉米育种、制种单位和玉米大田生产提供参考.试验表明:乙草胺对春夏播杂交种及自交系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良好,但对春播自交系在低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易产生药害而出现死苗现象.夏播自交系和春播杂交种也会产生轻微药害,夏播杂交种施用乙草胺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0.
以不同类型的 6个玉米自交系昌 7-2、 S122、 PH4CV、 M54、 12H21、 CL85为材料,测定其花丝伸长速率、花丝逐日吐出数目、不同日龄花丝授粉后的结实率及穗粒数和百粒重、完全吐丝授粉后花粉管通道的形成时间。结果表明,昌 7-2、 S122、 PH4CV、 M54、 CL85花丝伸长速率峰值出现在吐丝后第 2天, 12H21出现在第 3天,昌 7-2、 M54花丝伸长速率较快,S122花丝持续伸长过程最短。不同自交系吐丝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日吐丝数量最大值出现在吐丝后第 2~3天。昌 7-2、 PH4CV、 M54、 12H21、 CL85花丝授粉结实持续日数最长, S122结实持续日数最短,PH4CV第 2天结实率达到峰值。吐丝后第 1~2天授粉百粒重较高但差异不明显。昌 7-2、 S122、 PH4CV、 M54、12H21、 CL85花丝授粉后 2 h剪去其花粉管通道均未打通,结实子粒数均为 0,花丝授粉后从 4 h剪去开始结实,直至8 h剪去花丝其结实子粒数处于升高阶段, 10 h之后结实子粒数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