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蔬菜种类和种植年限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典型蔬菜种植区,调查并分析了不同蔬菜种类和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微弱;种植果菜和叶菜的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小;根菜类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果菜和叶菜类菜田差异明显.永年县菜田土壤As的含量以及定州市菜田土壤Pb和Cd的含量变化明显,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72.
针对目前西部区域图书馆发展中的非生态因素,运用生态化理论探究其生态化发展问题。在阐述区域图书馆生态化发展涵义、特征和目标的基础上,构建西部区域图书馆生态化发展体系,以期为中国西部区域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73.
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总体状况及时空变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河北省11个地区连续7年共14次进行地下水取样及硝酸盐含量监测,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以N计)平均含量变化范围在6.73~9.84 mg·L-1之间,总平均值为8.42 mg·L-1,低于美国的饮用水标准(10 mg·L-1)。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平均含量呈逐年明显增加的趋势,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10、20 mg·L-1超标率分别为22.34%和9.73%,地下水硝酸盐大于20 mg·L-1的Ⅳ类和Ⅴ类水分布频率明显增加,由2006年的6.96%增加到2012年的10.60%,增加了3.63%。不同地区间地下水硝酸盐平均含量和各类水的分布频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最低值出现在廊坊、衡水和沧州地区,平均含量分别为0.64、0.62 mg·L-1和0.97 mg·L-1。秦皇岛地区地下水硝酸盐的平均含量最高,为26.45 mg·L-1,是廊坊、衡水和沧州地区的27.27~42.66倍。秦皇岛地区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也最大,为58.82%。衡水、沧州、廊坊地区主要以Ⅰ类水为主。保定、邢台、邯郸、石家庄和唐山等5个地区以Ⅰ和Ⅲ类水为主。秦皇岛、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以Ⅲ类水为主。其中,张家口和承德地区Ⅴ类水分布频率分别为15.53%和9.95%,仅次于本地区的Ⅲ类水和Ⅱ类水。  相似文献   
7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典型临床症状是头颈肿胀、站立无力、排出灰色或绿色粪便、体温升高等,诊断性的解剖病变为食道和泄殖腔粘膜附着假膜且不容易剥离以及肝脏表面有纤维性物质。无论什么季节均容易感染此病,尤其在秋季最易感染发病,在此将鸭瘟症状、解剖变化和治疗方法简单汇总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5.
黄河口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下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地区。该文以黄河口垦利县为研究区,选用1989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及2011年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获取各时相土地利用信息,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相关模型,分析了研究区20余年来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旱地、林草地面积减少和建设用地、水域、盐荒地、滩涂面积的大幅增加。2000年之前总体土地利用变化程度高于后期,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河流水面、水域及建设用地表现较明显。研究时段内旱地、盐荒地、水田、建设用地重心均向西南方向迁移,林草地、河流水面、滩涂重心则向东北方向迁移,水域重心转向西南,但整体地域分布特点变化不大。蒸降比大、偏砂质地土壤、地下水埋深浅且矿化度高、黄河断流等气候水文因素是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导自然驱动,人类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活动是主要人为驱动。该研究为黄河口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的利用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烤烟烘烤过程中烟碱、去甲基烟碱的变化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研究了烤烟NC89品种在不同变黄温、湿度条件下烟碱、去甲基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高温变黄 ,烤后烟碱含量低于烤前 ;低温变黄 ,烤后烟碱含量高于烤前。湿度对烟碱含量影响无明显的规律性。去甲基烟碱含量烤后较烤前增加 ,而且变黄期高温、高湿均有利于去甲基烟碱的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77.
禽粪有机肥对土壤锌积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畜禽粪便有机肥中Zn含量普遍偏高的状况,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开展了鸡粪和鸭粪的施用对土壤Zn积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鸡粪和鸭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Zn含量、有效Zn含量均趋于上升趋势.有机肥鸡粪和鸭粪的施用量与土壤全Zn含量、有效Zn含量的关系均分别符合二次型曲线和线性模型.检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8.
黄河三角洲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壤退化遥感反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质量不高,盐渍化状况普遍,快速准确掌握该区土壤退化状况,对退化土壤恢复重建、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以2008年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土壤退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参评因素权重与隶属度值加权组合构建土壤退化综合指数,在GIS支持下对土壤退化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与实测同时相的TM影像数据,结合不同程度退化土壤光谱特征、土壤退化综合指数与波段灰度值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土壤退化敏感波段,进而构建土壤退化敏感光谱指数,并建立基于敏感光谱指数的土壤退化综合指数反演模型,最终筛选出拟合程度最高的指数模型作为研究区土壤退化的反演模型,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并利用2008年遥感影像验证反演结果;将该反演模型应用于2011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并对研究区2008-2013年的土壤退化状况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土壤退化综合指数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退化程度从沿海到内陆呈现由高到低过渡的趋势;TM1、TM2、TM3波段为土壤退化敏感波段,基于此3个波段组合的土壤退化光谱指数构建的土壤退化遥感反演模型有较高的精度,R2为0.7182,其验证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0241、3.66%和0.6724,反演结果与同年基于实测数据的综合评价结果相一致;研究区2008-2013年土壤退化状况总体变化不大,有逐渐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79.
通过6年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累积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证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50 kg/hm2,玉米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150kg/hm2.从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的分布和累积特征分析,在小麦-玉米季施氮量均低于150 kg/hm2的处理,基本上能控...  相似文献   
80.
被喻为“中国的黄金海岸”的福建省沿海,座座渔村宛如嵌在一条蜿蜒曲折的宝带上的一串明珠,灿烂夺目,惹人喜爱。1982年,胡耀邦同志曾兴致勃勃地视察了闽江口畔的两个渔村,其中一个是获得“捕鱼将军”美称、被誉为闽江口畔一明珠的东升渔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