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迅猛发展,草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当前苜蓿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豆科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科植物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一般将其作为主要的蛋白质供给物,其中大豆更是重要的油料和粮食作物。黄酮类、甙类、多糖类等物质是豆科植物正常代谢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笔者综述了豆科次生代谢产物对动物生产性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寻找安全、无害、无残留、无污染的添加剂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3.
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介绍了紫花苜蓿组织培养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紫花苜蓿基因工程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74.
作为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苜蓿具有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的显著特点,在我国农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苜蓿蛋白质,不同因素对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木豆在低磷和铝毒胁迫下根尖内及根尖分泌的酸性磷酸酶(APA)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旨在了解木豆对缺磷和铝胁迫的适应性机制,为木豆在酸性土壤上的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低磷(1μm o l.L-1P)使根尖内及根尖分泌的APA活性显著增加,并且低磷诱导根尖内APA活性增加早于根尖分泌的APA活性增加,在低磷胁迫的第7d,木豆根尖内APA活性达到最高,而根尖分泌的APA活性于第9d才达到最高。低磷引起的根尖及其分泌的APA活性增加在供磷24h后即显著降低,说明APA活性的增强是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另一方面,20μm o l.L-1A l虽然使低磷胁迫下植株根尖内的APA活性显著降低,但根尖分泌的APA活性却有所增加,说明在低磷胁迫下铝引起根系分泌的APA活性增加可能是木豆适应酸性土壤逆境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6.
酸性土壤占世界可耕作土壤的30%,而铝毒是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和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近年来,在植物中鉴定了一系列抗铝基因,如有机酸通道蛋白基因(ALMT1和MATE),ABC通道蛋白基因(STAR1和STAR2)和转录因子基因(STOP1和ART1).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植物中过表达有机酸通道蛋白基因、有机酸代谢酶基因和其他铝胁迫响应基因均获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植物抗铝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以及通过遗传操作提高植物的抗铝能力.  相似文献   
77.
南方紫花苜蓿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紫花苜蓿5~7d无菌苗下胚轴、田间栽培株叶片和花药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及其分化培养基的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下胚轴、叶片和花药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基本培养基分别为BSH、MB和NB;激素的组合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或体细胞胚发生因外植体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下胚轴和花药以2,4-D0.05~0.5mg·L-1 NAA0.1~2.0mg·L-1 KT1.0~3.0mg·L-1 6-BA0.5mg·L-1较好,具潜在芽分化能力的绿色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1.1%和78.0%;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以2,4-D5.0~8.0mg·L-1 KT3.0mg·L-1为宜,诱导率68.6%。同时,补加水解乳蛋白(LH)对胚状体的形成和发育有一定作用。绿色愈伤组织或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 6-BA1.0~2.0mg·L-1 KT1.0mg·L-1 NAA0.05~0.1mg·L-1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5~30d均能再生出小植株。  相似文献   
78.
影响苜蓿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是一种粗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苜蓿蛋白质和影响苜蓿粗蛋白质含量的因素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9.
不同尿素水平对氨化秸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尿素水平对氨化秸秆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尿素浓度分别为2.0%、4.5%、7.0%DM的氨化秸秆及未氨化秸秆在山羊瘤胃48h的养分消失率。试验结果表明,氨化稻草秸秆在瘤胃48h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比未氨化稻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以尿素浓度为4.5%DM的降解率为最高(P〈0.05)。  相似文献   
80.
以野生天蓝苜蓿种子发育5~7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种子苗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基本培齐与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子叶、下胚轴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分别是MS、B5和SH;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因不同的外植体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子叶、下胚轴以MS+NAA(0.5~1.0mg/L)+6-BA(0.7mg/L)效果较好,叶片以SH+NAA(0.5—1.0mg/L)+2,4-D(1.5~5mg/L)十6胡A(0.7mg/L)较好,少量下胚轴在MS+NAA(0.5mg/L)+6-BA(0.7mg/L)和MS+NAA(0.5mg/L)+KT(0.5mg/L)的培养基中直接分化出胚状体,并成功发育成植株。在培养基Whb5上,子叶、下胚轴和叶片的分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分化率分别为43%、57%、40%,15~30d后都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