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桔园种植绿肥是一项集生态、环保、经济等于一体的提质增效的措施。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肥力,维护桔园生态平衡,提高果品质量,减少资金和人力投入等。而针对汉中大部分桔园生产能力衰退现象,该措施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克隆小麦绒毡层退化基因(Tapetum degeneration retardation,TaTDR-Like),研究其组织表达及不同育性材料间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时空表达模式,为深入揭示小麦花药异常发育的分子机制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普通小麦品种西农1376(MF-XN1376)为材料,通过PCR扩增克隆得到TaTDR-Like基因的3个同源拷贝,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aTDR-Like蛋白特性及TaTDR-Like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TDR-Like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及在可育、不育材料花药不同时期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进行自激活检测,并构建植物融合表达载体35S-TaTDRLD-EGFP,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烟草叶片表皮细胞,观察TaTDRL-D蛋白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成功克隆小麦TaTDR-Like基因,发现该基因存在3个同源拷贝即TaTDRL-A、TaTDRL-B和TaTDRL-D,分别编码550、553、557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8.50、58.90和59.21 kD,等电点(pI)分别为4.77、4.66和4.63。TaTDR-Like蛋白均在C端有1个bHLH保守结构域,其中TaTDRL-A与TaTDRL-B的保守结构域相似度达100%,与TaTDRL-D的保守结构域相似度为96%,TaTDRL-D与OsTDR、AtAMS保守结构域相似度分别为98%和88%;系统发育进化树表明TaTDR-Like蛋白与大麦(KAE8787147.1)、二穗短柄草TDR(XP_014756384)、水稻TDR(Os02g0120500)和拟南芥AMS(AT2G16910.1)的进化关系较密切;启动子分析表明TaTDR-Like基因启动子处含有较多光响应元件、非生物应激反应、激素响应元件等顺式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TaTDRL-D在花药中的表达量最高,而TaTDRL-A和TaTDRL-B在幼穗表达量较高;对花药发育不同时期表达分析显示TaTDRL-D在花药发育单核早期表达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单核晚期到三核期不育材料(CMS-XN1376)表达量均高于可育材料(MF-XN1376);自激活检测结果表明TaTDRL-D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亚细胞定位显示TaTDRL-D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结论】TaTDRL-D基因可能参与小麦花药发育,负调控花药育性。  相似文献   
63.
为了利用小麦亚族丰富的细胞质资源改良小麦淀粉品质,以具有山羊草属(Aegilops)6种不同异源细胞质的异质小麦品种Chris为材料,与生产上广泛种植的4个常规小麦品种进行正反杂交。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对其F1籽粒淀粉粘度参数(峰值粘度和稀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以6种异源细胞质材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中,70%的组合其峰值粘度高于反交对照。78%的组合其稀懈值高于反交对照;偏凸山羊草、单芒山羊草、粗山羊草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对峰值粘度和稀懈值的影响具有普遍的正效应,其中尤以偏凸、粗山羊草的细胞质正效应最大;而粘果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对峰值粘度和稀懈值具有负效应。(2)在核背景相同而质背景不同,以及质背景相同而核背景不同的情况下,其峰值粘度和稀懈值差异显著,表明在峰值粘度和稀懈值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核质互作关系。这些结果说明利用异源细胞质改良小麦淀粉品质性状是可行的,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核质组合。  相似文献   
64.
通过短季棉鲁棉532覆膜晚播和无膜晚播种植模式与春棉鲁棉258常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探索适宜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的短季棉最佳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短季棉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季棉覆膜晚播种植模式对促进生长、增产、增效效果不突出;短季棉无膜晚播种植模式比其他模式可明显减少管理用工,降低植棉投入,比覆膜晚播效益略高,比春棉产量和效益均降低。建议采用短季棉无膜晚播与黑麦草(饲草)连作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以提高短季棉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5.
正近年来,由于植棉比较效益降低,棉花种植面积呈萎缩态势。因地制宜创新棉作制度和提升棉田耕地质量,构建高效的棉饲连作产业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是稳定棉花生产的重要举措。鲁北植棉区尝试棉饲连作模式,提高了种植效益,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6.
魔芋用途越来越广泛,种植魔芋的农户也越来越多。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如何保证魔芋与粮油不争地,这就需要探索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农作物,需要合理利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习性。由于魔芋生长需要遮荫环境,利用魔芋、玉米、蓖麻生长周期相近,三者作物不同的生长高度以及喜阴喜阳特性,研究魔芋—玉米—蓖麻套种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单位面积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7.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个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Lour.) Olsson]自交系和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影响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12个品种的游离小孢子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上诱导出胚;各品种间小孢子胚产量差别很大,每个花蕾产胚在0.25~65.4个之间;将成熟的子叶形胚及时转移至再生培养基上,对提高植株获得率至关重要;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上附加0.2mg.L-1的6-BA对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B5+0.2 mg.L-16-BA+0.02 mg.L-1NAA的培养基有利于小孢子胚发育成植株;1/2 MS+0.1 mg.L-1NAA为小孢子植株生根最适宜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68.
生草覆盖是桔园土壤培肥的一项有效措施。针对多年生果树栽植所不可避免的土壤不断恶化及因此导致的树体状况、产量、品质逐年下降的问题,初步探索总结了一套适合汉中桔园实施的生草覆盖栽培技术,旨在为我市柑桔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9.
鲁北棉田属于典型的旱碱地,适于棉花生长。采用棉花-赤松茸大田种植方式可有效解决植棉效益低、种植赤松茸用工多及棉花秸秆利用的问题。结合鲁北盐碱地赤松茸的生产条件,分析了鲁北地区利用棉花秸秆大田生产赤松茸影响出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0.
小麦花药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小麦单核期花药为材料,比较了两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和酚提取法及不同的蛋白质裂解液组成对双向电泳的影响,并在蛋白质上样量和SDS-PAGE胶浓度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与优化。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提取法比用酚提取法提取的蛋白质所得的2-DE胶图谱上蛋白质点数增加,图谱背景也比较清晰;样品溶解于含有硫脲和TBP的蛋白质裂解液Ⅱ中,可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在2-DE图谱上可分辨出554个蛋白质点,比用蛋白质裂解液Ⅰ提取的蛋白多39个点。以TCA-丙酮法提取小麦花药组织中的蛋白,用蛋白质裂解液Ⅱ[7mol/L尿素、2mol/L硫脲、4%CHAPS、2%TBP、65mmol/L DTT、0.2%载体两性电解质(其中0.1%pH 3~10,0.1%pH4~6)]溶解蛋白,以pH4~7线性17cm的IPG胶条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在上样量为800μg,13%SDS-PAGE胶浓度下,蛋白质得到了更好的分离,2-DE图谱上可分辨出631个蛋白点,图谱质量最佳。优化后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适合于小麦花药全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