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172篇
基础科学   180篇
  117篇
综合类   1071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767篇
园艺   291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试验旨在优化微生物发酵处理葡萄籽粕的工艺条件.试验以酸溶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为考核指标筛选出优势菌种酿酒酵母.在此基础上,以酸溶蛋白含量为指标,对影响酿酒酵母发酵葡萄籽粕相关的4个因素(底物含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菌液接种量)进行优化.试验表明,微生物发酵葡萄籽粕的最佳工艺为底物水含量45%、发...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以河北省曲周县农地细碎化的杏园村、西魏村和农地规模经营的东刘庄村为例,采用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探明农地细碎化对村级农田防护林的影响及其根源。结果表明,农地细碎化对村级农田林网结构和配置造成破坏。农地细碎化的林网网格增大,主带距是华北平原区推荐值的2.70倍。农地细碎化林网树种单一,配置不合理。杏园村和西魏村约53.8%的干道北侧无林木,干道北侧林带林木数量平均比南侧显著减少60.8%;其紧邻农田行树木密度为0~26株·50m-1,比次邻行的数量显著减少25.8%(P0.05),比东刘庄减少47.3%。据林带面积与林木数量关系的拟合曲线,东刘庄村林木最高密度为23.2株·100m-2,比其余两村高56.5%。多数农户反对田边地头栽树,经营林网技术匮乏。人多地少矛盾是林网毁坏的深层原因,林木胁地是其直接原因,农地细碎化激化了这些矛盾。土地整理规划是解决现状的根本途径,同时不可忽视社会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73.
采用3因素3水平的盆栽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7.5、15、30 mmol L-1)、P(0.5、2、4 mmol L-1)和K(3、6、18 mmol L-1)营养液配比对桔梗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及桔梗皂苷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_3、P_2、K_2水平处理下桔梗叶片光和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各自达到最大值。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桔梗根部干物质及N、P、K积累量逐步增加,桔梗皂苷D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但均在10月份显著升高。N、P、K肥对桔梗干物质积累及桔梗皂苷D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10月收获时,分别在N_2、P_2、K_2水平处理下,桔梗根部干物质积累量及桔梗皂苷D含量最大。全生育期内桔梗植株对N、P、K的吸收量为101.93、86.24、158.10 mg plant-1。且春夏季N、P、K营养在桔梗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而秋季营养物质向根部集中。结论:桔梗植株全生育期内对氮、钾肥需求较多,且氮肥对桔梗的生长影响最大,每生产100 kg桔梗干物质需N、P_2O_5、K_2O的比例为1∶0.90∶1.27。  相似文献   
74.
基于微根管技术的玉米根系生长监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了研究玉米根系生长规律,该文利用固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内设置的大型根剖面系统,采用微根管观测法,对试验地上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根系生长动态进行定期直接跟踪监测,并以方形整段标本法作为参照标准,对试验数据采用MATLAB软件辅助图像处理和现代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根管法与方形整段标本法对得出的根长密度随深度增加呈递减型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83以上,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由观测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中玉米根系生长规律,进一步表明微根管法是一种破坏性较小、可准确定位跟踪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动态变化的先进技术,对植物根系生长研究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镁对槟榔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供镁水平对槟榔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槟榔的平衡施肥矫治技术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叶龄‘热研1号’槟榔幼苗为试材进行了沙培试验。采用1/2 MS完全营养液,即对照处理Mg浓度为0.75 mmol/L,缺Mg (–Mg) 和高Mg (+Mg) 处理分别为不添加Mg和添加Mg 2.25 mmol/L。幼苗生长5个月后,取样测定槟榔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蔗糖合成酶 (SS) 和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活性、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观测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1) 缺镁处理导致槟榔叶绿素相对含量 (SPAD)、光系统Ⅱ (PSⅡ) 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高镁处理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 缺镁处理槟榔叶片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升高,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高镁处理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 缺镁胁迫致使叶绿体膜解体,基粒片层大部分消失,类囊体片层结构断裂,噬锇颗粒数目增多;高镁处理时叶绿体发生变形,叶绿体膜模糊,基粒片层部分消失,噬锇颗粒和淀粉粒增多。【结论】缺镁胁迫下,槟榔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异,叶绿素合成及碳代谢受阻,光合效率降低,而高镁处理对槟榔叶片的影响显著小于缺镁处理。  相似文献   
76.
新型籽瓜捡拾脱籽联合作业机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正>前言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籽瓜生产基地之一,因其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极适宜种植籽瓜。且籽瓜具有抗旱、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优点,已成为新疆农民主要增收的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77.
犁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铧式犁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此,阐述了1LB-240水平摆式双铧犁的主要结构、工作过程、主要技术参数和试验结果,并对换向机构及核心部件换向销进行设计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有生产率高、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罐式"砂石+网式"过滤器的整体结构、控制原理和试验设计方法,该机具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卸运输、维修方便、过滤能力强、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9.
秦岭百合繁育基地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岭的五个地区,对亚洲百合种球繁育表现进行了试验比较研究。对不同地区的种球膨大系数、子球增殖率、根系质量等特性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亚洲百合在秦岭进行繁育必须对具体地区进行严格的筛选。研究认为,位于汉中市的桑园坝产区可以作为亚洲百合在秦岭山区的理想繁育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80.
黄瓜上烟粉虱成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时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和Iwao法、Taylor幂法则,考查了2006年7—8月份烟粉虱成虫种群(Bemisia tabaci)在黄瓜上的分布型;分析这些聚集度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选择了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的k值,描述种群的时序动态。结果显示:在黄瓜的生长期间,该成虫种群聚集强度有明显的变化,水平空间为高→低→高→低,百株虫量最多为23359头,最少为1908头;垂直空间为低→高→低→高,百株第8叶烟粉虱成虫数量最多,为9093头,其次是第9叶和第7叶,分别为8488头和8353头。从该种群在黄瓜上的整个发生期来看,种群空间格局处于扩散和聚集交替进行的动态过程中。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合适的抽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