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38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施肥对胡麻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肥料运筹对胡麻产量的调控效应,在相同氮、磷、钾条件下,以不施肥(CK1)和施化肥(CK2)为对照,比较了施用胡麻油渣(T1)、农家肥(T2)、化肥与胡麻油渣配施(T3)、化肥与农家肥配施(T4)对张亚2号胡麻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利用Logistic方程y=A/(1+Be-Cx)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胡麻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胡麻灌浆期的千粒重与开花后天数的关系均符合Logistic方程,且决定系数达到0.99以上。影响胡麻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活跃灌浆天数,其次是千粒重。不同施肥处理对胡麻灌浆特征参数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影响最明显。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平均灌浆速率、籽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和活跃灌浆天数分别增加了11.33%~11.94%、10.27%~12.27%、2.34%~2.55%,较单施化肥分别增加了4.23%~4.80%、1.29%~3.12%、1.36%~1.56%;并且胡麻籽粒产量分别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31.74%~59.63%、14.52%~19.18%。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特别是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促进了植株生长,籽粒灌浆优势明显,增产潜力最大,为胡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2.
盐胁迫对麻黄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中麻黄愈伤组织在0.1%(A)、0.2%(B)0、.4%(C)、0.6%(D)0、.8%(E)、1.0%(F)NaCl处理下,生长状态、质膜透性、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0.2%以下的盐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影响不大,其耐盐的极限值在0.6%-0.8%.随NaCl浓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膜透性增强;脯氨酸含量在前期(10 d)和中期(20 d)变化不明显,胁迫后期(30 d)明显增加;MDA含量在前期、中期增加,后期处理A、B、C、D的MDA含量降低,但在0.8%和1.0%盐浓度下继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均比对照有所增加,但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处理下积累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3.
胡麻生育期的长短,除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试验区气候条件和水肥管理因素的影响,为了准确模拟胡麻作物的生育时期,为胡麻生长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农业生产模拟系统APSIM为平台,结合2个研究区2年的大田试验数据,以积温法为基础,充分考虑品种对春化和光周期反映的遗传特性,构建了胡麻生育时期模拟模型.回归分析显示,模型模拟天数与实际观测天数之间的误差较小,RMSE最大2.18d,最小只有0.33d,平均1.08d,同时,在99%的置信区间内的决定系数范围是0.81≤R2≤0.99.研究结果表明,胡麻生育时期模型APSIM-Oilseed flax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表明,降水量对生育期天数形成正效应,气温对生育期形成负效应,实际日照时数与生育期为负效应;氮素水平对旱区胡麻生育期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水地胡麻生育期影响明显,氮素过量导致胡麻营养生长期延长5~7d,氮素亏缺可使胡麻生育期缩短4~6d;水分胁迫严重时导致胡麻整个物候期缩短7~10 d;水分供应过剩,影响胡麻根部呼吸,破坏其生理机制,导致倒伏早衰.胡麻生育时期的模拟对开展作物生理生态研究,安排合适的农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4.
表征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从土壤的生物活性、化学、物理性质等3个方面,总结阐述了国内外土壤肥力主要表征指标的研究动态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展望了土壤肥力指标在农学、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5.
覆膜及氮磷施用量对春玉米主要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覆膜、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品质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氮肥主要调控玉米籽粒的蛋白质、淀粉含量,磷肥的作用较小;增施氮肥,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0.63 %~0.87 %(覆膜)、0.71 %~0.75 %(露地),淀粉含量减少 0.78 %~1.74 %(覆膜)、0.54 %~1.02 %(露地);覆膜栽培不仅具有增大玉米籽粒容重的作用,而且能使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增加 0.32 %~2.69 %,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分别降低 0.29 %~1.63 %、0.17 %~0.72 %;施肥对玉米籽粒容重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6.
甘肃省高产农区农业自然环境资源时空组合特点及其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的分布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偏低且垂直和水平差异显著;水资源贫乏;土地质量普遍偏低.光合潜力河西区可达16 468.5 kg/hm2,陇南和陇东次之,陇中较其他各地差;光温潜力河西区为10 452.0 kg/hm2,陇南为7 671.0 kg/hm2,河西和陇中地区光热同步,光温潜力达光合潜力的66.62%和65.95%,陇东和陇南地区为57.49%和53.06%;在河西绿洲灌区,光温水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均最高,分别占光温潜力和光温水潜力的88.0%和95.7%以上;陇中、陇东和陇南区较低,光温水土潜力仅达光温水潜力的60%~67.4%.  相似文献   
157.
为了解秸秆不同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常规小麦秸秆覆盖量10 500 kg/hm2为对照,在会宁县旱川地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 000 kg/hm2时有利于提高小麦苗期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小麦生育进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 000 kg/hm2时,处理小麦生育期较对照延迟5 d;保苗数和成穗数分别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30.90%~35.47%和13.49%~18.18%;籽粒折合产量最高,为3 900.0 kg/hm2,较对照显著增产,增产率为9.22%。是会宁县旱川地微垄沟播春小麦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量。  相似文献   
158.
栽培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进一步明确我国西北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2008—2009年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7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陇东地区旱地玉米根系时空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玉米根系长度和根干重均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加,且随土层的加深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模式0~150 cm土层玉米根系长度显著大于半膜双垄沟播、常规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模式(P<0.05);120~150 cm土层根长百分比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撮苗种植模式最大,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模式次之,露地种植模式最小;根干重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且垄沟>垄中,全膜双垄沟播>常规覆膜>半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撮苗种植;与半膜双垄沟播、常规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模式相比,全膜双垄沟播等行距种植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7.72%、22.01%和47.0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41%、18.54%和43.57%,是陇东地区旱作玉米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59.
为寻求地膜覆盖后旧膜再次利用的有效方式,探讨旧膜再利用后旱地胡麻的增产机理,在大田环境下,比较了旧膜直播(T1)、旧膜覆土直播(T2)、旧膜秸秆双重覆盖播种(T3)、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T4)、秋后整地覆新膜春天播种(T5)及露地播种(T6,CK)6种处理方式对旱地胡麻生育进程中土壤水分、叶面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地膜覆盖作物收获后旧膜继续留至翌年,仍具有一定的保墒和增温效应,光合面积和光合同化产物的积累量增加。不同旧膜再利用方式的保墒效果主要表现在胡麻现蕾期前,保证了胡麻全苗、壮苗,叶面积对旧膜再利用方式的响应基本与之一致,各处理均高于CK,且以T4处理均在枞形期及现蕾期效果最优,而开花期以T5处理居高。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前期T4处理较高,而生育后期T5处理居高。T4和T5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干物质分配量和分配比例及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CK,降低了干物质在主茎+分枝+果壳中的分配比例,T1、T2、T3介于T4和T5之间。籽粒产量各处理均显著高于CK,T4最高,达1 509.52 kg.hm 2,其余依次为T5、T1、T2、T3和T6,分别为1 370.77 kg.hm 2、1 171.84 kg.hm 2、1 158.47 kg.hm 2、1 011.36 kg.hm 2和620.52 kg.hm 2;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应各处理分别比CK增加153.63%(T4)、129.82%(T5)、97.49%(T1)、85.71%(T2)和64.41%(T3)。说明春天揭旧膜覆新膜播种方式是兼顾保水高产的最优胡麻耕作方式,适宜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0.
氮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施氮量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增施氮肥,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增长幅度不同,覆膜栽培优于露地栽培,中单2提高1008~1240kg/hm^(覆膜)、436~453kg/hm^(露地),户单4增长1551~1989kg/hm^(覆膜)、663~685kg/hm^(露地),豫玉22号增加1364~1376kg/hm^(覆膜)、67~90kg/hm^(露地);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O.67%~0.76%(覆膜)、0.42%~0.66%(露地),但淀粉含量减少0.96%~1.71%(覆膜)、0—0.1%(露地);覆膜栽培不仅能提高玉米单产(688~2559kg/hm^),而且具有增大籽粒容重(4.7~26.7g/L),增加玉米籽粒淀粉含量(0.48%~2.86%),降低单位籽粒中蛋白质(0.3%~l_84%)的作用。春覆膜栽培在提高单产的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玉米主要品质的产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