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8篇
  15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灌溉定额分配及水磷耦合对滴灌苜蓿 生长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分配及水磷耦合对滴灌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 设3种灌溉梯度,分别为:5 250 m3/hm2(W1)、6 000 m3/hm2(W2)、6 750 m3/hm2(W3),在灌水量为6 000 m3/hm2(W2)下,设3种灌溉定额分配模式:(1)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F1)、(2)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50%+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50%(F2)、(3)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F3)。在三种灌溉梯度下分别设3种施磷模式为:施P2O5 50 kg/hm2(P1)、100 kg/hm2(P2)、150 kg/hm2(P3)。【结果】 不同灌溉定额分配条件下,各茬次F2处理苜蓿植株达到最快生长速率的天数最少为17~18 d,F1处理苜蓿生物量的增长空间最大,且受灌溉定额分配的影响最小;不同水磷耦合条件下,各茬次W3P2处理苜蓿植株达到最快生长速率的天数最少为15~16 d,W1P3处理、W2P3处理、W3P3处理苜蓿生物量的增长空间最大,W3P3处理受水磷影响最小。【结论】 在苜蓿达到最大生长速率15~18 d时进行水肥管理效果最佳,且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以及适宜灌溉量(6 000 m3/hm2)与施磷量(P2O5 100 kg/hm2)的有效耦合,均有利于建植第二年滴灌苜蓿生长潜力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红枣分级技术主要依靠人工分级,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分级精度低。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红枣的自动分级,已成为较优的红枣分级方法。以南疆红枣外部品质特征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寻求红枣外部品质特征参数的采集以及分级方法。采用灰度化对红枣图像作预处理以及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红枣外部特征参数的采集,进而实现南疆红枣的纹理分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对今后逐步实现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外观品质综合分级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才女虫属复合体(Polydora Complex)是典型的底质摄食者,多数种类栖居于潮间带、海湾、河口等近岸水域。其中一些种类是贝类上常见的多毛类寄生虫,能够钻入贝类的壳内营寄生生活,阻碍宿主的生长发育,感染严重时会导致贝类的大量死亡,是严重危害贝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类之一。文章从才女虫属复合体的形态分类、分子系统发育、栖居习性、生殖方式、幼体发育等5个方面综述才女虫属复合体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干旱监测模型构建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复杂的大背景下,准确监测华北粮食主产区的旱情对区域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的遥感干旱监测方法多侧重于监测土壤或植被等单一干旱响应因子,反映综合信息的能力较差,为此该研究使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热带降水测量计划(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在综合考虑干旱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土壤水分胁迫、植被生长状态和气象降水盈亏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综合干旱监测模型,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监测出山东省近年来所经历的重大干旱过程与实际旱情一致,模型输出的旱情指标-综合干旱指数(synthesized drought index,SDI)与小麦的标准化作物单产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P0.05);在小麦和玉米的生长期,综合干旱指数与作物受灾面积的相关系数在-0.67~-0.85之间,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的相关系数在0.44~0.67之间,且通过了P0.01的极显著检验(3月份除外)。研究结果为综合评估区域干旱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评估人工灌丛植被重建对干旱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蒸散的影响,不仅能揭示植被变化与水文过程的耦合机理,又可为区域生态治理与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指导。该研究利用Landsat-8OLI/TIR遥感影像及气象数据等驱动SEBAL模型,反演宁夏盐池县的年内不同日期的陆表蒸散,结合目视解译选取的人工灌丛区与对照草地,评估了人工灌丛植被对陆表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1)SEBAL模型的蒸散反演精度与站点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可用于干旱半干旱区蒸散反演及空间特征研究;2)盐池县人工灌丛植被区日平均蒸散为1.20mm/d,高于对照草地1.17mm/d的日平均蒸散量,即干旱半干旱区人工种植灌木林增加了生态系统水分消耗,但不同季节和不同生物地理条件下的蒸散增强作用存在差异,蒸散增强在8月份最大,而3、4月份呈现负效应;3)人工灌丛的密度越大、植被盖度越高,对陆表蒸散的增强作用越强,特别在NDVI0.4的高盖度情况下蒸散增强作用更加明显。由此可知,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区开展以灌木树种为主的植被重建需在合理的生态水文阈值范围内开展,才能构建出稳定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 入春以来,我省各地蚕桑科技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胆探索,积极进行蚕技服务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为了加速蚕桑科技的应用,提高养蚕业的经济效益,省、地科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2〕65号文件印发了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外经贸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质检总局作出的《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这对促进农机工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停驶汽车的车轮如果长期处于回正不良状态,会导致车辆四轮定位、转向和悬架等系统的受力状况以及相应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及安全性。本文设计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系统、测距装置和预警装置三部分组成的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分析停车前车轮的偏转状况,把车轮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的不同偏转角度转换成测距仪的距离参数,反馈到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和车轮无偏转时的标准距离进行比对,判断车轮的状态,显示监测结果,并在必要时发出报警蜂鸣以提示驾驶者调整方向盘摆正车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完成车轮状态监测、报警的功能,能有效避免停驶车辆因车轮回正不良造成的后续行车安全危害,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该装置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车辆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调整频率以及转向轮轮胎的更换次数,有利于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和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鲁普·伯拉特和贝尔在60年代提出的。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以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建国50周年,展示50年来山西省农机化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推广农机化事业的成功经验,全面反映山西省农机化事业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威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山西省农机局组织出版了一部适合于宣传、交流、纪念、咨询和永久收藏的画册———《耕耘五十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成就回眸》。该画册为大16开本,分亲切关怀、领导重视、农机综述、耕耘之路、事业兴旺、硕果累累、世纪展望、地县掠影和企业采风等部分,共184面,由山西农机杂志社负责编辑出版。大型农机画册面世@灵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