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绿茶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秋茶和春茶为原料,通过改变杀青机的微波辐射功率和转速,并辅助远红外照射的方法,探索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处理,对秋茶、春茶鲜叶杀青效果及干茶品质的影响。秋茶试验表明,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时,在高微波辐射强度,高转速情况下,杀青效果较好,杀青效果较好的杀青叶含水量在61%左右。春荼试验表明,微波+远红外辅助杀青时,在低微波辐射强度、低转速情况下,杀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6CW-6E型多管微波杀青干燥机杀青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后的6CW-6E型微波杀青干燥机为研究对象,贵州栽培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湄潭苔茶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材料,分别加工毛尖茶和扁形茶,探索该微波杀青机适合毛尖茶、扁形茶制作的最佳杀青参数。  相似文献   
23.
贵州茶产业发展机遇与危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近年来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的发展状况及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两个方面,论述了贵州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24.
试验以大宗茶采摘机采摘的特等茶青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次杀青工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杀青叶性状变化的结果分析,调整杀青技术参数,以探索适合机采特等茶青的杀青新技术。结果表明:该茶青通过连续2次杀青处理,就可达到杀青目的,且杀青叶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其性状保持稳定。相对于传统茶青,机采特等茶青的杀青温度要求较高,1次杀青筒壁温度为327~330℃,2次杀青筒壁温度为216~220℃。  相似文献   
25.
论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潜在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近年来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及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两个方面,论述了贵州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潜在危机,得出如果不正确处理贵州茶产业面临的潜在危机,在未来将会严重阻碍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科研院所(高校)、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各自具备优势的分析,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下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创新性提出以科研院所(高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为基础,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潜在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不仅仅是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科研院所(高校)、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优势互补型的新型“产研社”模式。  相似文献   
27.
适应生猪优势区域的沼气工程发展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依据农业部新发布的"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结合我国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四个生猪优势区域未来大型猪场发展趋势分析了相关沼气工程发展的潜力,同时讨论了我国猪场沼气工程的发展模式和适宜性.  相似文献   
28.
温度控制是提高扁形绿茶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明确贵州扁形绿茶加工工艺中关键温度的适用范围,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通过调控扁形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做形温度、脱毫温度及提香温度,分析了其对扁形茶感官品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的温度范围内,做形温度50℃-70℃,脱毫温度50℃-70℃,提香温度80℃-100℃,九个处理的扁形茶感官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本实验设计的温度范围内可以保证贵州扁形绿茶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29.
在茶叶清洁化生产中,微波杀青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6CW-6E微波杀青机改良前后的两套机组为研究对象,对比改良前后该型号微波杀青机对绿茶加工过程中杀青效果。  相似文献   
30.
通过设置揉捻机的两种转速,研究揉捻转速对"绿宝石"茶加工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慢揉处理,芽叶完整较好,细胞破碎率低,成品茶外形优于快揉处理,更能满足"绿宝石"茶的品质要求;"绿宝石"茶的成形与揉捻转速关系不大,成形的关键工艺是做形,慢揉处理成品茶制率高于快揉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