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8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以番茄植株为供试材料,采用旱棚盆栽人工给水后自然耗水获得系列土壤水分梯度的方法,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番茄光合生理特性。通过光合参数与土壤水分回归分析,结合数学模型求解,研究了番茄苗期叶片光合效率的土壤水分阈值效应。结果表明: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光合参数具有明显的水分临界效应。PnTr、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先升高后下降,但是各指标水分临界值表现不同步,其中TrPn的水分饱和点分别为20.68%和18.18%,WUE最高点为15.83%,Ls最高点为10.74%。当土壤含水率低于10.74%,番茄茎和叶片SOD活性均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10.74%是番茄叶片光合结构损伤的临界点,也是干热河谷番茄苗期生长所允许的土壤水分最大亏缺程度。而土壤含水率15.83%~18.18%为番茄苗期高产高效水含量,此时番茄幼苗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高效生理用水特性,是确保干热河谷番茄高产高效节水管理的关键区间之一。  相似文献   
52.
\t\t\t\t\t目的\t\t\t\t\t研究干热河谷区旱季膜下滴灌灌溉下不同水肥处理对甜脆玉米生殖生长期光合、形态、产量的影响。\t\t\t\t\t\t\t\t\t\t\t\t\t方法\t\t\t\t\t以‘正甜68’为试验材料,设计裂区区组大田种植试验,其中水分处理共3个梯度:低(W1)55%~90%田间持水量;中(W2)70%~90%田间持水量;高(W3)每5 d浇1次,每次2 h(约2.270 5 m3)。施氮肥处理共4个梯度:F1:75 kg/hm2;F2:75 kg/hm2+叶面微肥;F3:150 kg/hm2;F4:150 kg/hm2+叶面微肥。水分和施肥交叉结合,共12个处理。分析不同水肥组合下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形态指标、产量等指标。\t\t\t\t\t\t\t\t\t\t\t\t\t\t\t\t\t\t结果\t\t\t\t\t不同水肥处理在生殖生长期以前光合及生长量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进入生殖生长后期则出现显著差异(P>0.05),光合速率最高值[35.06 μmol/(m2·s)]出现在高水分处理组。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灌溉水利用率最高值[4.203 2 kg/m3(鲜重)]出现在低水分处理组,而最低值[2.292 8 kg/m3(鲜重)]出现在高水分处理组;在产量方面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研究区高温、干旱、少雨,水分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玉米的灌溉水利用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升高,水分处理对玉米生理效应显著,肥料的处理属于次要因素,对玉米生理有一定的影响。\t\t\t\t  相似文献   
53.
元谋干热河谷肉山羊圈舍优化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舍设计是山羊养殖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已成为制约区域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与完善舍饲养羊工艺模式,满足区域发展及生态建设的双重需求,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分析了近10年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的气候特征,并对干热河谷气候环境条件下肉羊养殖场优化设计进行探讨及评价。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年平均温度21.9 ℃ ,年均降水量680.7 mm,年均蒸发量3 640.5 mm,主要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干湿季分明,常年高温干燥,盛行东南风,温差变化大,水热矛盾突出,因而干热河谷羊场优化设计的要点是依河谷走向选择地质稳定、便于生产管理的地段设置坐北朝南向的场区,工艺上注重防暑抗旱,平衡温湿及危害防控;同时,依据干热河谷气候环境特征优化设计的半开放-楼式高床羊舍,能有效降低圈舍温度,平衡舍内温湿度,提高区域饲养管理效率及促进草食畜饲养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4.
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元谋干热河谷区4种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模式“罗望子+裸地”相比,建立的4种模式均体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其中.“罗望子+木豆+柱花草”模式截持降雨。增加地表盖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蓄水保水能力,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最佳,其余3种模式均有明显的生态效益。根据需要.若重新对套入模式的主栽灌草层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重建后的优化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无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5.
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严重、光热资源充足是元谋干热河谷的突出特点,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是针对该区脆弱的环境条件,为保护和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区域经济提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式。本文总结了在该区建立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的高效配套技术,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干热河谷地区不同种植方式的罗望子人工林内0-10,10-20,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地中,1~0.5,0.5~0.25 mm这2个径级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最高,10~5 mm团聚体有机碳最低.不同种植方式的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差异较大,其中以罗望子+乡土草本,罗望子+百喜草2种种植方式的团聚体有机碳最高,罗望子+余甘子混交林内最低,但罗望子+乡土草本方式的团聚体有机碳高于罗望子+百喜草方式.光板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在3个土层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57.
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功能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干热河谷地区不同恢复措施下土壤功能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土壤入渗和理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乡土树种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林下,木豆(Cajanus cajan)+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模式的恢复效果最好,土壤团粒达60%~80%,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了5.01倍,其入渗率较对照区提高14.43倍,最大吸持贮水量可达633.0t/hm2,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土壤性质的改善也提高了罗望子的生产力水平。其他恢复模式的土壤功能较差,但优于对照模式,表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取决于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  相似文献   
58.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6种人工林为例,采用TRIME-PICO-IPH TDR测定雨季(6-10月)土壤水分,每个样地设3个重复,分析不同人工林内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罗望子纯林土壤含水量稳定,变异系数小,且含水量较其他人工林高。随着深度的增加,不同人工林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变小。根据土壤对降雨的蓄积、利用情况,将0-100cm的土壤剖面分为水分剧烈变化层、弱利用层,草本植物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微调节层。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元谋干热区退化山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3年的监测,分析总结了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对光能、水分、土地3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与单作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模式系统的总光能的利用率、总水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都比单作系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多层次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的建立,更有利于光、水、土地自然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0.
从根系生长状况、植物组织的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点等方面分析,罗望子适应干旱环境的机理,结果表明:罗望子在干旱的环境下,根系发达,利于从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满足其水分生理需要;组织内的束缚水含量大于自由水的含量,水分代谢减慢;干旱季节植物组织的脯氨酸含量提高,有助于细胞持水,防止脱水作用;通过调节气孔导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