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篇
农学   51篇
  17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3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试验研究了几种覆膜期限对云烟87主要农艺性状及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较不覆膜还苗快,且在生育前期长势更强;但全生育期覆膜并不利于烟株的生长,在整个生育后期,其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受到抑制;几种处理中,以覆膜35d后揭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2.
苎麻雄性不育材料的两种同工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雄性不育材料和正常可育材料功能叶为试验材料,对POD、SOD两种同工酶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正常可育材料比较,雄性不育材料的两种同工酶电泳结果均没有表现出特征谱带,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带的强弱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可育材料功能叶中两种同工酶的活性均强于不育材料。这种活性的差异可能导致植株代谢变化,引起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83.
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SSR聚类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28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分析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并进行SSR聚类分析,探讨四川地方玉米种质与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四川地方玉米种质均可被划分到常见的几大杂种优势群中去,少数地方玉米自交系可形成单独的类群,四川地方玉米种质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SSRs能较真  相似文献   
84.
卫星搭载获得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6年利用返回式实验卫星搭载玉米种子 ,从中选育出一份雄性不育突变体 ,对该不育材料通过多年、多代、多点的种植并结合与对照的同步观察、广泛测交鉴定 ,研究结果表明 ,不育材料花粉败育彻底 ,为无花粉型雄性不育 ,不育性状表现稳定 ,呈现出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的遗传特点 ,该不育材料对株高有一定的矮化作用 ,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出现与卫星搭载有关 ,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转基因玉米减少无性变异、提高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 1个玉米 (ZeamaysL .)优良自交系。对受体愈伤的制备 ,抗性愈伤的筛选分化和转基因植株的移栽等方面的研究 ,采用一系列的措施 ,有效地降低了转化植株的畸形率 ,提高了转化植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6.
空间条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6年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实验卫星搭载玉米种子,回收后田间种植观察,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处理当代只有少数性状表现出变异,处理后的自交一代,自交二代在株高、穗位高,生育期,育性等方面表现出分离;且遗传基础复杂群体比纯系材料更易出现变异,这预示着太空处理可望在株高,穗位高,生育期及育性等方面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87.
以9份北方选系和8份南方选系.按NCII设计组配72个杂交种,分别在北京和雅安两个日照长度环境下进行田问试验,比较分析我国南、北方玉米白交系问杂交种的单株产量以及各系单株产量配合力在两种日照条件下的表现.结果表明,两种日照条件下均有部分杂交种表现出较高的单株产量水平和对照杂种优势,.北方系×南方系"这一组配模式不仅可在南方玉米区利用,也可利用于北方玉米区玉米育种.多数自交系的产量配合力在两种日照长度环境下表现不一致,具有不稳定性;YA8210、18-599、7922等自交系有较高的、稳定的单株产量配合力表现;YA8201为具有新颖种质的热带种质自交系,有较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选取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玉米种质进行卫星搭载处理,根据搭载种子后代不同世代的变异特点对突变性状进行选择,及早进行双列杂交和配合力分析,确定太空诱变后代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采用太空诱变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和其他特异新材料。通过创新玉米育种技术与方法,培育适应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特殊生态、生产条件的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的玉米自交系,进而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玉米优良杂交种。从诱变处理后代选育出一批优异的遗传变异材料,丰富了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扩大遗传变异范围。通过实践,集成创新了一套玉米太空诱变育种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9.
玉米基因型与幼胚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比较,证实了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发生主要受遗传控制。并从53份玉米材料中筛选出了11个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较高的基因型,为基因工程等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初步探索了通过杂交方式转移胚性控制基因的可行性,获得了高诱导力杂交组合48-2×18(红)。  相似文献   
90.
选用遍布玉米全基因组的SSR引物,检测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态性,以此估算自交系间DNA分子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将119个自交系划分为14个类群,与自交系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的地方种质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能将其简单地划入任何杂交优势群。再从不同及相同类群中选取相互间遗传距离呈梯状分布,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种的9个亲本自交系,组配成36个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测定杂交种籽粒产量及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简单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虽然杂交种的平均单株籽粒产量及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自交系间分子遗传距离相关不显著,但亲本自交系间分子遗传距离通过父本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对平均单株籽粒产量的间接作用较大,平均单株籽粒产量与母本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父本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双亲自交系间分子遗传距离的多元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可以此预测杂交种75%的产量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