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07篇
综合类   984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495篇
园艺   263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介绍了紧耦合催化转化器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及要求,并与现行标准进行比较.根据介绍的试验方法,考察了制造的紧耦合催化转化器的机械性能.文中指出,对于紧耦合催化转化器,应当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试验表明,制造的紧耦合催化转化器,可以满足更加严格的机械性能要求,试验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紧耦合催化转化器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2.
土壤类型对辣椒根系和果实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自交系材料‘SJ11-3’、‘樟树港’和‘06g19-1-1-1’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潮土、黄棕土、稻田土和田园土4种不同类型土壤对种植辣椒的根系和果实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显微结构差异探讨土壤类型对辣椒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潮土所植辣椒木质部占根比例最小,皮层细胞最厚;田园土所植辣椒木质部占根比例最为适宜,皮层细胞最薄,形成层细胞与木质部分离程度最低;黄棕土所植辣椒形成层细胞与木质部分离明显。果实细胞壁加厚程度以田园土所植辣椒最为明显,稻田土次之;黄棕土所植辣椒靠内果皮薄壁细胞融合程度最高;稻田土所植辣椒维管束最多,黄棕土次之,潮土最少。结果表明,土壤类型的差异会对辣椒根系和果实的显微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土壤中,田园土所植辣椒根系生长最好,果肉薄壁细胞多,薄壁组织增厚明显,较其他类型土壤更适宜于辣椒生长及果实口感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3.
为揭示不同高分子材料对土壤-小麦氮磷的互作效应,在滴灌土壤中添加腐植酸、改性高分子和复合高分子3种材料,研究其对不同粒级土壤氮磷含量和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春小麦各器官氮磷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材料对不同粒级全氮含量影响较大。与对照(CK)相比,腐殖酸处理(H)显著增加了>20~40 cm土层中>2、>1~2、>0.25~1和≤0.053 mm粒级范围的全氮含量;改性高分子材料(P)和复合高分子材料(H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0~20 cm)中>2、>1~2和≤0.053 mm粒级范围和>2、>0.25~1和≤0.053 mm粒级范围的全氮含量。对不同粒级全磷含量的研究发现,H和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中>0.25~1和>2 mm粒级范围内的全磷含量,同时在>20~40 cm土层中,H和P处理均在>1~2、>0.053~0.25 mm粒级范围内的全磷含量与CK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不同粒级氮磷储量的研究表明,H处理主要增加了>0.25~1 mm粒级范围内的氮磷储量;P处理有利于提高>1~2、>0.25~1、>0.053~0.25和≤0.053 mm粒级范围内的全磷储量。高分子材料尽管不利于春小麦茎的氮磷积累量及干物质量的增加,却提高了其它器官氮磷积累量及干物质量,特别是在成熟期的籽粒中这种增加幅度更大。其中H和P处理中籽粒的氮磷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了25.6%、24.9%和40.9%、26.7%(P<0.05),同时籽粒产量提高了19.7%和12.6%(P<0.05)。冗余分析表明,>1~2和>0.25~1 mm粒级范围内的氮磷储量是春小麦增产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结果明确了高分子材料对土壤氮磷养分的作用机制,为当地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4.
为评价土法炼锌废渣堆场上自然着生的优势植物对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的控制效应及生态修复效果,以废渣堆场上已自然定居且生长茂盛的本土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和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 Franch.)为研究对象,以未经修复的空白废渣为对照,分析这2种优势植物对根际、非根际废渣内不同粒径团聚体中主要养分(氮、磷、有机质)和主要重金属(Cu、Pb、Zn、Cd)赋存形态及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法炼锌废渣堆场上自然着生的2种优势植物对根际与非根际不同粒径炼锌废渣的主要养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种类植物参与对根际与非根际废渣中有机质的贡献明显不同。养分在粒径<1 mm的团聚体废渣中分布含量较高,除大叶醉鱼草非根际废渣中的总氮含量低于对照废渣外,植物影响下的各粒径团聚体中的养分含量总体高于对照废渣。优势植物生长明显影响炼锌废渣中Cu、Pb、Zn、Cd等主要重金属在不同粒径废渣中的含量分布及赋存特征,Cu和Cd主要分布在粒径<0.25,0.25~0.5,0.5~1 mm团聚体中,Zn主要分布在粒径<0.25,2~5 mm团聚体中,Pb则在0.25~5 mm的4种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含量分别达最高;且其降低了各粒径废渣团聚体中Cu、Pb含量,对粒径>5 mm团聚体中的Cd含量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2种优势植物影响下的粒径<5 mm团聚体中的酸可溶解态Cu、Pb、Zn的比例明显降低,而残渣态Zn和酸可溶解态Cd的比例有所提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种优势植物对根际和非根际粒径<5 mm团聚体中的养分、Zn全量及酸可溶解态Cd含量贡献率高,但对粒径>5 mm团聚体中的养分影响不大。综上,自然定居且繁茂生长的土荆芥和大叶醉鱼草可显著改善铅锌冶炼废渣中的养分状况,同时可有效减小废渣中重金属Cu、Pb、Zn对环境生态的潜在风险,开展铅锌冶炼废渣堆场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相关工作时可优选这2种植物作为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945.
946.
草莓茎尖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初步建立了草莓茎尖染色体加倍的方法体系,得到了草莓野生种、种间杂种及品种共27个加倍株系和一些混倍林株系。2x、5x、8x试材分别以秋水仙素100-200mg/L、200-300mg/L、200-400mg/L处理20-30d加倍效果较好,浓度低于50mg/L时加倍不易成功。  相似文献   
947.
本文旨在研究高产奶牛饲喂膨化全脂大豆对奶牛组织PUFAs及CLA含量变化的影响。选取12头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及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进行饲养试验。在饲喂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天饲喂1 kg膨化全脂大豆,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12周。试验结束后屠宰奶牛并取肝脏、肾脏、乳腺3种组织中带有导管的部位,分别测定各组织PUFAs及CLA含量。结果表明:(1)添加膨化全脂大豆对奶牛肝脏、肾脏和乳腺等组织脂肪酸的合成转化产生不同的影响,日粮脂肪酸在组织内转化过程中可能受多种酶的作用;(2)乳腺C18∶1 trans-11在对照组为0.57%,而试验组为27.01%,差异极显著(P<0.01),乳腺是合成转化PUFAs及CLA主要组织,同时也是牛乳中PUFAs及CLA主要来源。奶牛日粮添加膨化全脂大豆能够显著改善牛乳品质;与肝脏、肾脏相比,乳腺具有更高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脏、肾脏、乳腺在对日粮脂肪酸合成与转化过程中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岩藻糖基转移酶8(fucosyltransferase 8,FUT8)基因g.74522417 C>T位点多态性及其对绵羊生长性状的影响,为绵羊分子育种筛选新的遗传标记。【方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Illumina OvineSNP 600K BeadChip及Illumina OvineSNP 50K BeadChip芯片检测技术对湖羊(n=992)和乌珠穆沁羊群体(n=333)FUT8基因g.74522417 C>T位点进行分型,并将其多态性与湖羊和乌珠穆沁羊的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FUT8基因g.74522417 C>T位点在乌珠穆沁羊和湖羊群体中均检测出3种基因型:CC、TC和TT。群体遗传分析表明,g.74522417 C>T位点在乌珠穆沁羊和湖羊群体中均处于中度多态(0.25T位点在乌珠穆沁羊和湖羊群体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UT8基因g.7452241...  相似文献   
949.
板桥白黄瓜是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区早地推广种植的传统农家品种,该品种来源于合水县板桥乡,所以取名为“板桥白黄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传人济宁地区,但未形成规模,问题是品种混杂退化严重, 2000年山东省济宁市农科所对该品种进行提纯复壮,2001-2003年在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特菜基地进行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板桥白黄瓜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耐寒、早性强、形状整齐且稳定、商品性好等特点,并于2004年进行大面积推广,目前济宁市任城区种植面积已超过2000hm~2。  相似文献   
950.
以10个不同基因型黄瓜(CucumissativusL.)子叶节外植体为材料,研究外植体内源激素水平、诱导分化阶段不同外源激素及配比对外植体分化率、不定芽数量和形态的影响,揭示影响不同基因型黄瓜离体再生活力的关键激素因素,并进一步优化黄瓜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时,10个材料的分化率差异显著,内源CTK水平与分化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44(培养0 d)和0.6110(培养14 d)。MS培养基添加外源1.5 mg·L-1 6-BA后,不同基因型的分化率从5.95%~20.45%提高到了42.39%~80.43%。不定芽形态观察发现:外植体再生过程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不定芽:Ⅰ型芽为正常芽,叶片舒展,茎秆明显;Ⅱ型芽为畸形芽,有叶片形态,但无明显的茎秆结构。不同基因型材料分化形成Ⅰ型和Ⅱ型不定芽的比例差异显著,Ⅰ型/Ⅱ型不定芽比值高的基因型最终再生苗率显著高于比值低的基因型。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材料中产生Ⅰ型/Ⅱ型外植体比例与其IAA/ABA比值的相关性最高(R2=0.4214),Ⅰ型/Ⅱ型不定芽比值与再生苗率呈显著正相关(R2=0.5623)。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