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为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根中总香豆素的提取工艺,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作为分析手段,以化合物瑞香苷为标准化合物,绘制了瑞香狼毒根中总香豆素的标准曲线,作为总香豆素得率的评价标准。采用乙醇为提取溶剂,对冷浸、热回流、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比较发现,超声提取效果最好。因此用单因素法对超声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了选择,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香豆素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条件。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温度55℃、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15(g/mL)。选用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对AB-8型树脂纯化效果最好,50%乙醇洗脱液对香豆素的纯化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2.
为促进湖北省恩施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总结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恩施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建设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对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恩施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3.
1选育经过 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6号是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西综合试验站于1995年以I-10作母本、以NS51—5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5年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交实生籽,1996年进行实生苗培育,1997年选种圃进行单株选择建立株系,1998年进入鉴定圃,后经品系预备试验、品比试验、国家西南组区试、生产对比试验及品质、抗性鉴定,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薯2008002。  相似文献   
44.
魔芋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快繁原原种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魔芋种芋繁殖倍数、增加种芋数量是魔芋大规模发展的主要方向 ,通过 10个组织培养基配方培养魔芋试管苗的对比试验 ,选择出 2个较优配方 ,作为产业化应用的基础 ,同时摸索出了魔芋试管苗快繁成魔芋原原种种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5.
马铃薯品种区域比较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重要环节,为准确评价各参试品种的表现,筛选理想试点,利用一年多点(LSD法)模型、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模型评价了6个试点的区分性、代表性和生态区域分类,比较了10个品种产量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并比较3种模型在区域试验应用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产量在不同品种间、试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和试点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品系G8(华薯6号)、G6(08HB18-4)、G2(鄂马铃薯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表现好,可推广种植;XS(兴山)试点鉴别力和生态代表性均表现较好,是相对比较理想的试点;在模型方面,针对丰产性的评价一年多点模型更加有优势,品种稳定性、适应性以及试点评价方面,GGE双标图更有指导意义,但要综合多年数据才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AMMI和GGE的有重复模型并没有从原理和算法上区别于无重复模型,需要进一步开发完善,以用来指导育种试验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46.
试验以鄂马铃薯10号商品薯及架藏技术为研究对象,详细测定了该技术每个主要参数的处理结果。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架藏通风、保温、保湿效果好,该技术储藏的马铃薯商品薯的发芽率、失水率、烂熟率、病薯率分别比CK降低90.5%、11.2%、9.5%、5.2%,对储藏马铃薯保持较好的商品性效果良好,试验结果为马铃薯架藏技术在恩施州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
根据西南山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马铃薯储藏病害情况,从马铃薯储前预处理、储藏地点的选择、堆放方法、储藏管理共四个方面提出了西南山区马铃薯储藏技术。  相似文献   
48.
综述了湖北西部山区马铃薯种植现状、马铃薯贮藏现状,提出对湖北西部山区马铃薯贮藏量、贮藏设施及贮藏技术的需求,分析了湖北西部山区马铃薯贮藏期内的气温条件,指出湖北西部山区适宜马铃薯贮藏的区域及马铃薯贮藏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49.
为选育出抗病、优质、高产并适合于湖北及西南山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引进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引自马铃薯发源地安第斯山S.andigenum(安第斯栽培种)类型经多次轮回选择,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经系谱选择,筛选出高抗晚疫病、抗青枯病、抗病毒病,品质优、产量水平较高的一批优质资源,包括NS51-5、NS78-11-1等.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利用马铃薯野生种S.phureja(富利亚薯)、普通栽培种组成轮回选择杂交群体抗晚疫病杂交组合所获实生籽,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经系谱选择,筛选出高产、抗晚疫病393143-12等一批优质资源.以NS51-5作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和高压生境胁迫选择,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鄂马铃薯5号、6号、8号、9号”等系列新品种,其中,“鄂马铃薯5号、6号、8号”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鄂马铃薯9号”通过省品种审定.NS51-5优质资源,2001年被农业部科教司评为国家一级优异种质资源.“鄂马铃薯5号”2011年、2012年被定为国家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50.
目前,饲养家蚕形式大多是以各农户饲养为主,蚕农在定蚕种时,往往订种量偏多,结果,饲养至大蚕期,蚕儿就没有足够的桑叶喂了,造成蚕儿饥饿上蔟现象,影响到产量及经济收入。通过试验,让广大蚕农知道5龄期缺叶如何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