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5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海产小杂鱼前处理设备短缺现状,开展小杂鱼机械去脏试验研究。利用去脏加工试验平台,选取深水红娘鱼(Lepidotrigla abyssalis)、叉斑狗母鱼(Synodus macrops)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作为小杂鱼典型代表,分别进行2种剖腹去脏布置方式、2种剖腹刀具构型、4种除脏轮构型以及剖腹刀具和除脏轮的转速转向变化、夹送带线速度与其不同的匹配组合对去脏效果和感官质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小杂鱼以剖腹去脏装置下置式并匹配以高转速无齿圆盘刀逆向剖腹和低转速仿形异构齿除脏轮逆向去脏加工方法比较合适;平肚型类的深水红娘鱼和侧扁型类的小黄鱼还可采用适当构型的三角形齿或梯形齿除脏轮进行逆向去脏加工方法;机械方法的生产率是手工方法的8~12倍,能够实现某些小杂鱼品种的鱼内脏100%除净率和近似零损伤鱼体的质量效果。海产小杂鱼机械去脏加工技术路线可以设计为:去头后的小杂鱼-定向与有序喂料-夹带定位与输送--圆盘刀旋切鱼腹-夹带定位与输送-鱼腹张开-除脏轮去除鱼内脏-夹带定位与输送-去脏后的鱼体输出漂洗。该研究可为小杂鱼机械去头去脏加工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确定美洲帘蛤临界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温度(5,2,0,-1,-2,-2.5,-3.0℃)对美洲帘蛤成活率和活体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洲帘蛤的临界温度-2.5℃左右,生态冰温区在0~-2.5℃,在l~-2.0℃下保活效果最好。经过30 d保活后,美洲帘蛤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下降了1.7%,9.51%和7.58%,灰分含量上升了0.64%。  相似文献   
63.
南极磷虾虾肉制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晓伟  沈建  蔡淑君 《海洋渔业》2013,35(1):102-107
以虾肉制取为目的,对南极磷虾进行了体长、体重、肉重及含肉量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南极磷虾脱壳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样本体长范围25.41~54.65 mm,其中优势体长范围35.01~45.00 mm,占总数的54.98%;(2)南极磷虾体样本重范围0.15~1.58 g,优势体重范围0.61~0.80 g,占总数的30.76%;(3)南极磷虾样本含肉率范围25.42%~49.28%,不同体长磷虾的含肉率差别不明显,优势体长的磷虾平均含肉率为38.08%。其中体长30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高,为40.23%。体长在25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低,为33.33%;(4)新鲜的南极磷虾剥壳较容易,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虾肉的品质逐渐下降。蒸煮后磷虾更易于手工剥壳,但机器剥壳的效果却变差。冷冻后的磷虾品质有一定的下降,且壳肉分离的难度增加。总体剥壳得肉率较鲜虾有一定下降,其中机器剥壳得肉率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木材进行脂化、醚化改性,以改善木材与塑料的相容性.采用氯化苄、邻苯二甲酸酐和马来酸酐对木粉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后木粉的微观结构、表面基团和热塑性.结果表明,3种改性剂都增加了改性后木粉的热塑性,其中氯化苄改性的木粉热塑性最好,能实现自身粘合并呈塑料化倾向.  相似文献   
65.
苄基化木粉与塑料界面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氯化苄对木粉进行改性,探讨了苄基化木粉的表面自由能、极性和热塑性,并测试了苄基化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静曲强度。结果表明,苄基化木粉自由能低、极性小,与塑料的相容性好、热塑性好,苄基化木塑复合材料的强度高。  相似文献   
66.
为探究超高压剥壳预处理工艺对鲜活小龙虾脱壳效果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组合不同压力(150、200、250、300 MPa)和保压时间(1、3、5、7 min)对鲜活小龙虾进行超高压脱壳预处理。脱壳效果评价指标选用脱壳时间和虾肉完整率。品质评价指标选用汁液流失率及可表示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Ca2+-ATPase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有助于小龙虾脱壳,小龙虾的脱壳时间随着压力的增大而缩短;除150 MPa、3 min处理组外,其他超高压处理组的虾仁完整率可达100%;适当的压力可以降低小龙虾的汁液流失率,200 MPa、1 min和300 MPa、5 min处理后的小龙虾虾肉汁液流失率,分别为7.25%和9.16%,两者均低于生鲜组。随着压力的增大,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下降,表面疏水性及羰基含量上升;300 MPa(1、3、5 min)处理后的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明显。综合分析脱壳效果及蛋白理化特性指标,本研究认为200 MPa、1 min处理能同时...  相似文献   
67.
为探明冲击式速冻机中送风孔板对鱼体冻结效率的影响,以小黄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研究了送风孔板的排布方式、送风孔板孔径和鱼体中心距上下送风孔板的距离对鱼体冻结效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送风孔板排布方式、送风孔板孔径及送风距离下鱼体的温度分布及中心温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上下送风孔板交错排布避免了两侧风的对冲损耗,使得冻结速率最高、冻结时间最短;送风孔板孔径的增加有效减小了第二阶段的鱼体冻结和第三阶段的鱼体降温时间;上下孔板距鱼体中心的距离越短,冻结时间越短。研究表明:筛选出适宜的送风孔板结构和参数,可为水产品冷冻提供新的工艺指导,为冲击式速冻机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8.
为探索超高压对牡蛎开壳效率及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超高压处理鲜活牡蛎,以手工开壳作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超高压条件对牡蛎开壳率、开壳大小以及得肉率考察压力对开壳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牡蛎肉的持水率、色差、肌原纤维蛋白含量、Ca2+-ATPase活力、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以及表面疏水性,探究超高压处理对牡蛎品质及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00 MPa条件下保压1 min能提高牡蛎的开壳效果,开壳最大为2.3 cm,得肉率最高为98.48%;随着压力的增加,牡蛎肉持水率先增大后降低,L*值逐渐增加,a*值和b*值逐渐减小,与手工开壳组相比,牡蛎外观偏黄。超高压开壳后的牡蛎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力降低,表面疏水性和羰基含量增加,表明超高压处理会使牡蛎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氧化。研究结果可为牡蛎在超高压开壳过程中肉和肌原纤维蛋白品质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
无线电波加热具有选择加热的特性,随着被解冻物料温度的升高,物料的介电特性随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热点部位吸收能量多,升温迅速,而相应的较冷部位吸收能量少,致使温度分布差异增大,物料品质大幅下降。提高加热均匀性是无线电波解冻中被最为关注的问题。文章以阿拉斯加狭鳕(Theragra chalcogramma)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同轴探针方法测定了狭鳕鱼糜的介电特性,得出了狭鳕鱼糜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随温度变化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无线电波解冻狭鳕鱼糜的物理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以有限元方法数值求解电磁波耗散及热传递耦合方程并通过实验测定对温度计算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介电特性的耦合方程可准确地模拟无线电波加热过程的温度变化,从而用于预测物料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70.
生命周期评价在木材产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木材产品的需求量激增,随之带动了木材产品的大量生产,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也使得国际上对于生命周期评价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对它的发展进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它能够更好的应用于木材产品的生产过程。本文简要的介绍LCA的定义、意义以及LCA发展,并对国内外LCA应用于木材产品生产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揭示LCA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健康发展,并为我国深入开展木材产品LCA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