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6篇
园艺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江浙盆友多有边养坯边修剪者,谓能加速成型,然尽是些胡须片儿,好些老桩被剪死,新枝养到1cm粗竟要十年……谈修剪好处的多了,以致“适时修剪”成了某些人心目中的随意修剪。这里,笔者想唱点反调,以切磋于同好。  相似文献   
12.
13.
读曾宪烨先生的《双干大树型的造型探索》(本刊94·9期,下称“探索”)和仲济南先生的《几点改进建议》(本刊95·4期,下称“建议”)以及曾先生的《值得研究》(同上,下称“研究”)三文后,发现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这里提出来,与曾、仲二位先生及读者朋友探讨。一、法则与灵活性盆景艺术的实践离不开足以规范和指导创作的种种法则。但是,由于树木的千姿百态和造型的千变万化,故“法则”在某些场合中往往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若强调“法则”而忽略了艺术创作应有的灵活性,忽略了“法”与“无法”之间的辩证关系,那么,“法则”就可能成为约束我们创作思维的樊篱,  相似文献   
14.
“昭彰盆景形神,提领观众入胜”。作为中国盆景的闪光一点,题名的重要意义已为人所共识。潘仲连先生的《刘松年笔意》,贺淦兹先生的《风在吼》,赵庆泉先生的《小桥流水人家》,许介文先生的《欸乃一声山水绿》等等,不但作品形神光彩照人,题名亦炉火纯青,堪称一代风范。但是,我们的另一种现状是:相当一部份作品的题名(包括艺术创作水准)还在低起点上徘徊。这是中国盆景提高环节中不应忽视的一环。下面,让我们剖析几个作品(均见《中国花卉盆  相似文献   
15.
有些文章把春、秋说成是“采挖野生树桩的好时机”,这种提法不但笼统,而且部分有失偏颇。以笔者的实践与体会,比较合理的提法应是“冬挖最适宜”。一、春挖有不足:休眠结束,树液流动,生机萌发,树木的生命活动随着奢的步伐而迅速活跃。此时挖掘,树桩的生命节律就被打破,新陈代谢就会紊乱(仲、晚春  相似文献   
16.
面对赵庆泉同志的《樵归图》(本刊91年第8期),我虽然看不到银光闪烁的溪流,却听见了山泉的奔涌:虽然窥不清樵夫的面容,却感受到他满载后的欢欣。暮色苍茫之前,人去山将空与鸟归林欲满之下,茂林茏葱,山石神秘,青苔斑剥,小径通幽。这大江之滨的小山坡上,一派平和、安逸、宁静。静的气氛之中,樵人轻捷的脚步声犹如“蝉噪林愈静”中的蝉声;石桥下,潺潺不息的溪流于沟壑中拨动着娓娓琴弦,分明是一曲千古绝唱——“高山流水”!好一幅动静亲吻,“山光物态弄夕阳,隐隐飞桥隔烟野”的人间野趣图。创作手法上,作者以近景为主,加上透视,以樵  相似文献   
17.
18.
问:我从山上挖回几株野生雀梅,经蟠扎培养,绿叶滴翠。但最近突然每盆都死去一个枝片,实在可惜。这是否原是野生雀梅的关系?怎样预防? 河南许彬桐答:你说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回片”。出现的原因主要由于该枝片形成层萎缩,养分供给中断所致。但这种局部坏死现象却和野生雀梅无涉。笔者曾对数百棵野生雀梅进行调查,均无发现这  相似文献   
19.
看法与构想     
本刊94年第8期推出的《树桩造型探讨》是又一个好栏目,它集技艺、构思、鉴赏、评价于一体,颇富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对盆景爱好者的“提高”尤有帮助。这里,我想对“杜松造型”谈些看法和对“黑松造型”说些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