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8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1.
将我国大豆各地理生态型代表性地方品种256份,在南京春播进行11h短光照处理,以大豆品种南京春播自然光照与11h短光照下生育前期相差天数为生育前期短光照反应强度的指标,比较我国不同大豆地理生态型生育前期短光照反应及品种间变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知的小麦ALP type-B基因序列,采用反向PCR技术,从小麦品种鄂恩1号(En1)中克隆得到了ALP type-B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序列1664bp.通过PLACE和plantCARE等数据库对所克隆的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除具备启动子的基本元件如TATA-box、CAAT-box等外,还含有胚乳特异性表达的特有元件如Endosperm motif、GCN4-1ike motif (GLM)、RY motif和G-box等.用ALP type-B启动子置换质粒pBI121上的35S启动子,将其与gus基因连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小麦品种耐铝性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铝敏感性差异,以铝敏感品种Scout 66和耐铝材料Atlas 66为对照。分析了小麦主栽品种鄂麦12、鄂麦18、小偃6号和山农1355在不同铝离子浓度条件下根内铝离子的富集和根部有机酸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小麦主栽品种均对铝离子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其中鄂麦12和小偃6号在铝离子浓度为100μmol/L时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而鄂麦18和山农1355则在铝离子为150μmol/L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经铝胁迫后,未检测到4个小麦主栽品种及铝敏感品种Scout 66根尖有机酸分泌的现象,而耐铝小麦品种Atlas66经铝诱导后检测到有明显的苹果酸积累。这些结果说明小麦对铝的耐性与铝诱导的有机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ALPtype-B基因的调控机理及胚胎特异性表达特性,采用农杆菌转化技术,将含有ALPtype-B基因启动子的双元表达载体转化烟草。对阳性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检测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麦ALPtype-B基因启动子可驱动报告基因在烟草种子的胚乳中特异表达,在其他组织中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小麦外源品质基因1Dx5表达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基因小麦B72-8-11b中外源品质基因1Dx5表达量是内源相应基因表达量的6倍。利用小麦转基因品系为父本,常规品种鄂麦12、鄂麦18和日喀则8号分别为母本,配置3个杂交组合。采用SDS—PAGE技术,检测各组合亲本、F1、F2代的HMW-GS组成,研究转基因小麦B72-8-11b中外源品质基因1Dx5表达的遗传。结果表明:外源1Dx5基因有功能拷贝整合在1个位点,如同内源品质基因,遵从孟德尔遗传模式。这对育种选择策略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也表明了基因枪转化法能够使得外源基因有功能拷贝整合在1个位点并能稳定传递。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大豆熟期划分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美国大豆熟期组的划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该划分标准已成为国际通用标准在各国的使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小麦LMW-GS基因的分离与归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湖北省小麦栽培品种鄂麦18为材料,采用Glu-D3位点特异性的引物,以叶片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过PCR产物与克隆载体的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蓝白斑筛选以及菌落PCR鉴定,获得34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获得两个LMW-GS基因完整编码序列,在GenBank中的基因登记注册号为DQ822593和DQ822596,其中,DQ822593编码序列全长1 287 bp,DQ822596编码序列全长908 bp,所推导的蛋白质都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1~19个氨基酸为前导信号肽序列,前者属于LMW-GS中的Type Ⅰ类,后者属于TypeⅡ类,目前正在鉴定这两类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豆品种生态区域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在前人关于中国大豆栽培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各地256份大豆地方品种在南京分季播种、延长或缩短光照长度各处理条件下的生育期表现,结合供试材料的来源地地理与气候条件、播种季节类型、熟期组归属以及光温反应特性等因素,将我国大豆品种生态区划分为北方-熟制春作大豆品种生态区、黄淮海二熟制春夏作大豆品种生态区、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春夏作大豆品种生态区、中南多熟制春夏秋作大豆品种生态区、西南高原二熟制春夏作大豆品种生态区和华南热带多熟制四季大豆品种生态区等6大区,并在其中3个区内进一步划分亚区。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从湖北地方小麦品种大头黄(ZM11217)中克隆得到1个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LMM-ZM11217.该基因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编码区长度为870bp,编码288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LMW-ZM11217与Glu-A3和Glu-D3位点控制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最高相似性分别为82%和83%),而与Glu-B3位点控制的基因具有较低的相似性(最高相似性为74%).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小麦后代HMW-GS组成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要求外源基因稳定整合与表达,并且生物环境和自身遗传背景不被干扰[1].目前流行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需经历基因转移、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选择与繁殖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异.有些变异与外源基因导入有关.Bregitzer等(1998)应用基因枪法获得转基因大麦,认为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的延长是转化步骤引起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2].但有些变异与外源基因导入无关.Phan等(1996)把转基因水稻植株中基因组变异归因于组织培养[3].Barro等(2002)在田间评价转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时,没有发现因转化或组培引起表型变异[4].转基因植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多拷贝外源基因也会对自身遗传背景产生影响[5].表型变异的原因可能是特定生化过程或蛋白质发生了质或量上的变化,但很少见遗传转化对植物内源非靶蛋白质影响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