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林业   355篇
农学   181篇
基础科学   317篇
  248篇
综合类   1638篇
农作物   391篇
水产渔业   192篇
畜牧兽医   492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鱼糜制品中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分别采用普通酚-氯仿抽提法和试剂盒(柱吸附法)提取DNA的两种方法加以比较,以确定最适提取鱼糜制品DNA的方法.将鱼肉和鱼糜制品作为原料,用两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A260与A280的吸光值,计算比率估计核酸的纯度,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片段在凝胶中的位置;并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PCR扩增产物鉴定所提取的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152.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20种主要灌木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 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小花滇紫草、三花莸、白刺花、多花胡枝子、马鞍羊蹄甲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维持岷江干旱河谷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宽度值不同,说明对不同的资源利用能力不尽相同,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生态适应性亦不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pH全N土壤水分速效K速效P.由此看出,物种对速效P和速效K的利用能力低于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同属种群间的重叠值较低.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但并非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其重叠值也就小.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可用于指导岷江干旱河谷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53.
近年来,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地膜覆盖、有机肥施用、灌溉和包膜控释肥料使 用等农田管理措施导致微塑料在农田土壤中持续累积。微塑料在土壤中经过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作 用发生迁移和转化,可能影响土壤碳周转,进而影响土壤碳储存和含碳气体排放。因此,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行总结和整理,系统地梳理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微塑料通过提供碳源影响土壤植物呼吸, 改变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碳排放和碳转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塑料 是长碳链分子结构,进入农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转化及土壤团聚体、孔隙度和含水量等理化属性造成影响; (2)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对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分解和碳周转作用不同;(3)微塑料通过影响植物生长、改变相关功 能基因丰度、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影响土壤碳转换过程。基于分析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碳转化过程,为评 估微塑料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本文针对目前霍山黄大茶现有机械加工技术的不足,工艺流程不规范,闷黄不足,导致加工的茶叶成品苦涩味过重的问题,笔者根据霍山黄大茶的品质特点及加工技术标准,在茶叶加工工艺过程中对机械设备选择、闷黄工艺流程进行重新布局调整,形成了一套霍山黄大茶机械加工技术.研究结果,在湿热条件下进行闷黄,使多酚类物质发生非酶促氧化,使糖类和...  相似文献   
155.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芒果采收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旺盛、采收难度大,采后运输、贮藏过程中易遭受真菌的侵染,成为限制芒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防治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国内外学者对芒果采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对炭疽病、蒂腐病和曲霉病3种芒果采后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症状、危害、病原菌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并对芒果采后病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展望,为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6.
斑点叉尾鮰对3种致病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鮰对3种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对斑点叉尾鮰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灭活菌苗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受免鱼产生了对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凝集抗体和交叉凝集抗体,与未接种菌苗的对照鱼相比,受免鱼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活菌攻毒的结果也证明了受免斑点叉尾鮰对C.columnaris,A.hydrophila和E.ictaluri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免疫保护率(RPS)。  相似文献   
157.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安则天下安,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和经济安全的底线。乡村振兴必须从乡村产业发展入手,而乡村产业的发展又必须以农业为基础,粮食产业是安徽省无为市农业生产的基本产业,更是农业产业的核心。主要阐述了无为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初期的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并根据系统性的调研情况分析当前无为市粮食产业发展仍存在粮价不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难度大、经营能力弱以及劳动力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且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细化惠农补贴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和加强投入品管控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8.
本研究立足历史与问题导向,研究创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村庄规划内容,归纳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结合新时代的多重要求,通过对村庄规划的科学认知,阐述了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分析了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提出了村庄规划发展的保障措施。首先,村庄规划从传统的单一导向规划转向分类指引规划;其次,村庄规划工作重点从居民点规划转变为全域空间管控;最后,从单一规划向多规合一的思维转变且村庄规划还要预留弹性空间。乡村规划师要深刻认识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内涵,以村民为主体,统筹城乡各种资源,分析研判村庄的优劣势,进行全要素规划,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相似文献   
159.
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 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 104·hm-2,穗粒数 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相似文献   
160.
选取近年来在陇中半干旱区种植表现较好的10个小麦品种(系),对其产量、WUE、抗旱指数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以评价各品种(系)的抗旱性及最佳种植区域。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各参试品种(系)的株高均增加。陇中4号和陇中1号的倒伏面积较大,分别达32.6%、40.7%。产量以中麦175在灌水量3 000 m~3/hm~2处理下最高,为5 531.0 kg/hm~2。经分析鉴定,抗旱指数3级的品种(系)有陇中5号、CA13012、200833-3和200917-2。综合产量、WUE、抗旱指数及倒伏面积,适合降水量350~550 mm区域种植的品种(系)为陇中4号、陇中5号、CA12003、陇育10号、200707-2-2,适合降水量350~650 mm区域种植的品种(系)为CA13012、200833-3、200917-2,适合降水量在450~650 mm区域种植的品种(系)为中麦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