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9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407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360篇
  279篇
综合类   1879篇
农作物   409篇
水产渔业   208篇
畜牧兽医   670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优质雪茄烟叶是中式雪茄发展的基石。按照“边试验、边示范、边生产、边推广、边应用”的工作思路,立足楚雄烟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优势,依据研发成果,并结合元谋优质雪茄烟叶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总结提出楚雄元谋优质雪茄烟叶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雪茄烟叶适龄壮苗培育、滴灌水肥一体移栽、田间生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适熟采收和精准晾制管理技术措施,为高质量推进楚雄元谋特色优质雪茄烟叶规模化开发和均质化生产及提质增效赋能。  相似文献   
962.
马驽巴贝斯虫病由驽巴贝斯虫(Babesiaca—balli)经媒介蜱传播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病原为驽巴贝斯虫,传播媒介为森林革蜱(Dermacentorsilvarum)和草原革蜱(D.nuttalli)o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的马属动物中流行着一种以高热、贫血、黄疸、心肺机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的疫病,70—80年代,  相似文献   
963.
互助县巴扎乡羊泰勒焦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助县巴扎乡羊泰勒焦虫病调查柴阳春,马毓寿,符文英,汪源泉(互助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王文勇,王文福(巴扎乡兽医站)我县巴扎乡是全县绵山羊生产基地之一。该乡自1980年以来,羊泰勒焦虫病(俗称“热那病”)就呈不同程度流行,对当地养羊业危害较大。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964.
采用胶体金试纸条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两种方法检测牛奶中残留的四环素类药物。结果表明: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限为四环素40μg/L、强力霉素40μg/L、金霉素40μg/L、土霉素80μg/L;LC-MS/MS法在牛奶中四环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的检测限为50μg/L。采用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检测,检测结果一致。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相比,胶体金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观的特点,可作为筛选法对样品进行定性筛查,LC-MS/MS法进行阳性样品的确证和精确定量。  相似文献   
965.
寄生虫的抗原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寄生虫的抗原变异情况和消除抗原变异对免疫预防影响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评述,许多种类寄生虫绝大部分表面怕变异频繁,从而逃避了宿主动物的免疫作用,变异最频繁的是各种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锥虫,其次是寄生于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几种疟原虫,再其次是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的巴贝斯虫,还有几种属鞭毛虫纲、孢子虫纲和蠕虫的寄生虫,一般认为导致抗原变异的作用机制是表达抗原的基因发生了改变,正在表达的基因停止表达,而同时另一个基因却活化了,对于某些寄生虫抗原变异的规律虽已有揭示,但尚未揭示清全部主要规律,另一些种类寄生虫的抗原变异规律尚不清楚,基因活化的调控亦不甚清楚。抗原变异逃避了宿主动物的免疫,人们已提出了多种克服了的方法与设想,有些已在实验试验中出现端倪,但尚未形成临床上实用的技术,文章对它们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6.
1 加强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现实需要 1.1加强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2008年9月,“牛奶——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震怒了国务院,震惊了中国,影响了全世界。由此引发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热议,畜禽产品质量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曾经的“苏丹红事件”和“瘦肉精事件”,给人们造成极大的恐慌,市民不敢吃肉、百姓不敢吃蛋,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损害。今天的“三聚氰胺”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  相似文献   
967.
为了寻找防治有机肉鸡球虫病效方法,使用大蒜、驱球散等中草药进行肉鸡球虫病防治试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大蒜和驱球散联合使用治疗鸡球虫病,治愈率达到96.7%,超过了复方磺胺二甲基嘧啶钠可溶性粉的93.3%的治愈率。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在网上平养条件下,大蒜与驱球散联合使用保护率为98%,超过了地克珠利95%的保护率;药物保护作用的大小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网上平养的保护率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的保护率。我们认为,中草药只要组方合理,并辅以合适饲养环境,完全可以替代西药来防治鸡球虫病。  相似文献   
968.
团头鲂对3种致病菌外膜蛋白(OMP)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中提取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作为免疫原,注射接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采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方法,比较了3种致病菌OMP对团头鲂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OMP对团头鲂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鱼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鱼相比,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对吞噬原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明显上升。说明在3种致病菌的OMP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969.
为筛选出致病力强、抗原性优良、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2,SS2)制苗用菌株。以6株临床分离SS2强毒株为受试菌株(编号为HF1、XC1、HF2、HF3、BZ1、BB1),通过改良寇氏法测定菌株半数致死量(LD50),利用ELISA检测新西兰大白兔和昆明鼠血清的抗体效价测定反应原性,昆明鼠及斑马鱼免疫攻毒试验测定免疫原性,同时连续传代培养受试菌株,检测第10代、20代和30代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血清抗体效价和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BB1、BZ1、XC1、HF1、HF2和HF3对昆明鼠的LD50分别为3.72×109、3.31×108、1.58×109、1.00×109、5.01×108和3.24×108 CFU·mL-1;对斑马鱼的LD50分别为3.31×103、0.93×102、6.03×103、3.39×104、0.62×102和2.34×103 CFU·mL-1。ELISA抗体效价测定和免疫攻毒试验结果显示,HF2、HF3和BZ1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均优于HF1、XC1、BB1。HF2、HF3、BZ1在第10代均出现致病力减弱,其中BZ1传至20代、30代时仍呈现下降趋势,而HF2和HF3则趋于稳定。灭活全菌体HF2、HF3的血清抗体效价均由第10代1∶51 200下降至第30代的1∶12 800,而BZ1则由1∶12 800下降至1∶6 400。HF2、HF3、BZ1对昆明鼠和斑马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0%、80%~60%、80%~40%和66.7%~60%、80%~60%、60%~53.3%。结果表明,HF2和HF3具备毒力强、抗原性好、遗传稳定的特性,可作为SS2制苗用菌株。  相似文献   
970.
汪艳霞 《种子科技》2023,(12):124-126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后的管理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枞阳县从组织管理、基础设施、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技术服务、监督管理、产业化经营7个方面强化基地管理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思考,以期为各地原料基地创建后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