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不同用量对棉花植株N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控释氮肥处理植株N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在苗期和蕾期小于普通氮肥,但花期以后超过后者,并维持较高水平,2009年的N素吸收量控释氮肥始终高于普通氮肥,同时,控释氮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率;在施氮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施肥深度、灌水条件和氨挥发监测方法对土壤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的影响,为评估田间原位监测试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区试验模拟大田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条件.[结果](1)在轻度盐演化土壤上,氨挥发速率和损失累积量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深施土壤10cm氨挥发降低到施氮量2;以下,可有效控制氮肥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持续时间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缩短.(2)施肥后延迟灌水情况下,初始含水量高的土壤比含水量低的土壤氨挥发损失大;在同等条件下,延迟灌水会增加氮肥氨挥发损失;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氨挥发损失降低;(3)3种氨气吸收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密闭法检测值远低于抽气法和通气法;在试验区域和试验条件下,抽气法和通气法监测结果较为接近.[结论]施肥深度和灌水条件是否与当地大田操作一致,是氨挥发测定值能否反映田间真实值的关键;三种监测方法对氨挥发田间原位监测是系统影响,密闭法结果偏低,抽气法是否反映田间真实值与抽气速率相关;通气法不需动力,可适用于田间多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13.
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新疆小麦、玉米化肥利用效率现状,进一步优化养分管理,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为新疆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8—2020年,在新疆主要粮食种植区开展72个田间试验(小麦40个、玉米32个),设置氮磷钾(NPK)、无氮(PK)、无磷(NK)、无钾(NP)4个处理,3次重复,分析新疆当前施肥条件下小麦、玉米的养分吸收,氮、磷、钾肥产量反应,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等特征。【结果】(1)新疆小麦氮(N)、磷(P2O5)、钾肥(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33.1、128.0和75.5 kg·hm-2,玉米氮、磷、钾肥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54.9、148.0和67.8 kg·hm-2。(2)小麦NPK处理平均产量为7 504 kg·hm-2,氮、磷、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2 206 kg·hm-2(500—3 795 kg·hm-2)、2 016 kg·hm-2(288—4 230 kg·hm-2)和1 362 kg·hm-2(105—2 910 kg·hm-2),施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45.0%、39.7%和23.0%;玉米NPK处理平均产量为13 715 kg·hm-2,氮、磷、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4 657 kg·hm-2(1 559—6 900 kg·hm-2)、1 942 kg·hm-2(473—4 699 kg·hm-2)和1 297 kg·hm-2(113—5 440 kg·hm-2),施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52.2%、21.2%和15.5%。玉米施氮肥的产量反应明显高于小麦。(3)NPK处理中,每形成100 kg小麦籽粒需氮(N)2.7 kg(1.7—4.0 kg)、磷(P2O5)0.8 kg(0.4-1.3 kg)、钾(K2O)2.1 kg(1.2—3.9 kg);每形成100 kg玉米籽粒需氮(N)2.1 kg(1.5-2.9 kg)、磷(P2O5)0.8 kg(0.4-1.2 kg)、钾(K2O)2.1 kg(0.7—3.4 kg)。(4)新疆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9.6、15.9和18.7 kg·kg-1,磷、钾肥显著高于氮肥;玉米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8.7、13.4和18.1 kg·kg-1,氮、钾肥显著高于磷肥。玉米氮肥的农学效率高于小麦,磷、钾肥的农学效率两种作物差异不大。(5)新疆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1.4%、21.8%和45.2%;玉米氮、磷、钾肥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6.9%、20.5%和49.6%。小麦、玉米的氮、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磷肥。【结论】当前新疆小麦、玉米产量水平较高,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已处于较高水平,氮、钾肥的利用率显著高于磷肥。小麦、玉米对缺氮最为敏感,其次对缺磷,缺钾的减产幅度最低。当前新疆小麦、玉米的氮肥施用量较合理,施钾量不足,小麦存在过量施磷。今后需加大小麦、玉米的钾肥投入,减少小麦的磷肥投入。  相似文献   
14.
新疆有机肥资源的区域差异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利用有机肥资源进行耕地质量建设,发展可持续农业,分析其区域分布特征,选择合理有效的利用模式.[方法]基于新疆有机肥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对各区域的秸秆、粪肥、绿肥、饼肥的区域优势度进行计算.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各区域之间有机肥区域优势度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的区域有机肥发展类型.[结果](1)新疆有机肥资源丰富,总量为7 708.47 × 104t.区域分异较大,喀什、阿克苏、伊犁、塔城和昌吉这五个地州占新疆有机肥总资源量的50;.克拉玛依市有机肥资源量最小,仅占总资源量的0.72;.(2)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全疆各地区分为秸秆、绿肥发展并重区、人畜禽粪肥发展重点区、绿肥发展重点区、秸秆和饼肥发展区.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对绿肥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是发展绿肥的优势区域;畜牧业发达的伊犁、克孜勒苏州(以下简称克州)、阿勒泰等地区,人畜禽粪肥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发展粪肥的优势;种植业发达的喀什、塔城和博尔塔拉州(以下简称博州)以及阿克苏和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则可作为秸秆发展的重点区域.[结论]新疆有机肥资源较丰富,但区域分异较大,利用率低;需要根据各地区有机肥现状和特点制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新疆棉花化肥利用效率现状对于指导棉花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具有重要意义。2018~ 2019年,在新疆棉区开展了 34个田间试验,试验设置氮磷钾(NPK)、无氮(PK)、无磷(NK)、无钾(NP)4个处理,研究新疆实际农业生产施肥条件下棉花氮、磷和钾肥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利用率等特征。新疆棉花施用氮、磷、钾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分别为 31.89%、17.82%、11.08%。NPK处理每形成 100 kg籽棉需要氮(N)5.29kg(3.26~ 6.51kg)、磷(P 2O5)1.01kg(0.61~ 1.52kg)、钾(K 2O)4.83kg(3.11~ 8.22kg)。棉花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4.95(1.46~10.28)、5.30(0.49~10.34)、7.44(0.96~20.15)kg·kg -1,表现为钾肥 >磷肥 >氮肥。棉花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 38.68%(25.53%~57.25%)、14.76%(2.43%~34.00%)、49.25%(30.04%~74.79%)。氮、磷肥利用效率均随施用量的增大而减小,钾肥利用效率与施钾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施磷对棉花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磷肥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高产棉花吸收磷养分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处理棉株对磷的吸收可以较好地用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来拟合。各处理磷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播种后的62~99 d内,这一时期棉花吸收磷的量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0%以上,所以此阶段应特别注重磷的供应。在吐絮期,棉铃中的磷素随施磷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增加,施磷对棉铃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但磷素在整个生育期各处理器官中差异不大。棉株对磷的吸收速率呈波动曲线,当生育期进行到花铃期时,各处理均达到吸收速率最高峰;此后棉株对磷的吸收速率逐渐降低。而在整个生育时期OPT(最佳处理)和OPT1处理磷素吸收速率差异不显著。合理施用磷肥,可以提高皮棉产量和磷肥利用率;春施磷肥更有利于提高磷肥表观利用率与纯收益,但磷肥施用过量会降低磷的利用效率和纯收益。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部分地区进行种植业化肥施用情况调查,分析了种植业施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新疆种植业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呈逐年减少趋势,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单位面积平均化肥施用量分别为546.7、525.9和482.6 kg/hm2,2016年、2017年分别较前一年减少3.8%和8.2%。设施农业、林果业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大,今后需在继续做好常规大田农作物科学施肥的基础上,加大林果业、设施农业上的科学施肥研究与推广,全面提高新疆种植业科学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化肥市场价格和销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新疆11个地州市的12家农资(化肥)经销店在2012~2019年间进行长期定点动态跟踪调查,按月采集化肥价格及销售量信息,综合分析新疆化肥市场价格和销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新疆化肥仍以传统的尿素、磷酸二铵为主,两者销售量在化肥中占比为74.61% ~83.03...  相似文献   
19.
施磷对棉花磷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炎  姚银坤  胡伟  高媛  汤明尧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1):2004-2011
【目的】 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海岛棉和陆地棉2个栽培种各主要生育阶段磷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分析棉花对磷素营养的利用特性和磷肥效应。【方法】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钾用量相同情况下,设置4个不同磷肥用量处理。【结果】 2个棉花栽培种全生育过程的磷积累趋势相似,磷积累量随增施磷肥用量而增加,吐絮成熟期,生殖器官的磷积累量远大于营养器官。从各生育期磷的积累量看,陆地棉对磷的吸收量要明显大于海岛棉。施磷对棉花增产,主要是增加了棉花单株铃数。海岛棉和陆地棉P2处理分别比P0处理增产11.16%和16%。由磷肥效应方程:海岛棉推荐施P2O5量为118.6 kg/hm2,陆地棉推荐施P2O5量为80 kg/hm2。海岛棉100 kg皮棉需要吸收P2O5平均为3.7 kg,陆地棉100 kg皮棉需要吸收P2O5平均为4.21 kg。【结论】 施磷可以增加棉花对磷的吸收和积累,合理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增加棉花产量。陆地棉磷的农学利用率、表观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都高于海岛棉,陆地棉较海岛棉对磷肥的吸收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0.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理论研究,讨论了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建设、评价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一是加强农用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二是结合绿色GDP研究成果,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加强动态分析方法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预测当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